企業債“綠色通道”開通重大在建續建項目即報即審
穩增長驅動,企業債審批放松、規模猛增!發改委對重大在建續建等綠色通道類項目將即報即審、簡化程序、盡快發行。此前鐵道部今年第四期鐵路債業已突破40%的凈資產紅線,破格放行。中債網顯示,截至8月底,今年企業債發行量3875 .78億元,超過去年全年的規模。業界預計今年企業債發行規模將超過7000億元。
“經濟下行壓力大,因此放松審批,穩增長。”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分析,國務院鼓勵直接融資服務實體經濟,但股市不利、銀行風控較嚴,包括地方政府投資在內的眾多項目因此涌向企業債。
綠色通道類項目即報即審
鐵道部8月22日發行今年第四期200億鐵路建設債,突破發債總額不得超過凈資產40%的紅線。盡管如此,發改委仍破格放行,并核準鐵道部今年企業債額度為1500億元,創歷年最高紀錄。
這只是冰山一角。最新消息是,發改委已將今年企業債申報分為綠色通道、重點支持和正常審批三類。綠色通道類項目將即報即審、簡化程序、盡快發行;重點支持類項目將分類排隊、加快審核。進入綠色通道類的產業項目有保障性安居工程;重大在建續建項目,重點結構調整項目等。重點支持類項目包括中小企業集合債、基礎設施項目等。
南都記者從中債網查詢到,截至8月底,今年共發行企業債256只,發行量3875 .78億元,超過去年全年的規模。業界預計,今年企業債發行規模將超過7000億元。去年企業債共發行195只,發行量2485.48億元。
擴大直接融資是趨勢
“經濟下行壓力大,因此放松加快審批,穩增長。”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接受南都記者采訪分析,審批的企業債主要是城投債和產業債,都是跟穩增長相關的大項。
此外,劉尚希指出,長期以來我國債券市場不發達,有必要擴大企業債的規模。今年以來,國務院鼓勵直接融資服務實體經濟,債券發行三大監管主體即人民銀行(主管中票和短債)、證監會(主管公司債)和發改委(主管企業債)競先推出相關舉措。但受企業需求及風控影響,銀行融資較為低迷,股市又一再走低,重擔便落在企業債身上。
“平臺貸銀監會抓得很緊,從銀行渠道融資沒那么便利,地方政府肯定有呼聲,反映到發改委,從而影響了決策。”某股份制銀行廣州分行副行長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認為,擴大直接融資是趨勢,此前通過銀行渠道發行的中票和短券占大頭,公司債很少,企業債居中,而今年放松了審批尺度,故增長加速。
“應是政府有意擴大比重,并非企業需求回升。”該副行長分析,比如原來企業有1萬億元的發債需求,發改委滿足100億元;現在9000億的需求,發改委滿足200億元。他認為,發改委前期批了很多項目,對企業債的審批尺度比銀行平臺貸要松。
風險或仍轉嫁銀行
今年發了那么多企業債,大部分也都賣出了。中債網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今年企業債凈認購總量達3881 .50億元,除去年發行而今年認購部分,與發行量3875.78億元相差不大。
“當前背景下哪里去找更好的投資品呢?”劉尚希分析,企業債的風險主要由認購的投資者承擔。發企業債的多是大企業,且企業破產時債券有優先索償權,故易獲得投資者青睞。
至于其中的城投債也就是平臺債,雖然審批可能比平臺貸松,但“多數人相信政府不會違約,”銀行人士說,如果企業和老百姓都買的話,鑒于社會影響,平臺債對地方政府的還債約束力應該比銀行的平臺貸強。
然而,南都記者梳理中債網數據發現,今年來3881 .50億元的凈認購量中,商業銀行占1499.00億元;其次證券公司735.90億元,基金900 .36億元。個人投資者認購量為零。
“銀行為合理安排資金池而購買。但如果違約,也會被牽連。”前述副行長表示。劉尚希認為,發行企業債的風控機制仍需加強。
南都記者 辛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