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12日電 (記者 魏晞)中國央行12日發布2013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6月末,中國廣義貨幣(M2)余額105.4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4%,比上月末低1.8%。
這是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自今年三月首破百萬億關口后,連續第四個月進入“百萬億俱樂部”,也穩居全球之首。
數據還顯示,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5.08萬億元,人民幣存款增加9.09萬億元,國家外匯儲備余額3.50萬億美元。2013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為10.1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38萬億元。
本月,市場對央行這組統計數據廣為期待:在經歷了6月初的一場所謂“錢荒”之后,人們希望了解,央行“盤活存量”、“未來不再依靠信貸增長刺激經濟”是否會有具體數據體現;更重要的是,這組數據也關系著對中國經濟走勢的研判和解讀。
值得關注的是,6月末,中國貨幣供應量增速有明顯減緩:在經歷連續五個月15%以上貨幣“擴容”、特別是今年四月達到幾乎“觸頂”的16.1%同比增幅后,6月末中國廣義貨幣余額增幅回落至14%。
但更應引起注意的是,在這組數據中,6月末狹義貨幣(M1)余額同比增幅比上月末低2.2個百分點,與廣義貨幣相比,“減速”更快。
對此,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學家范劍平[微博]認為,6月末狹義貨幣增速低于廣義貨幣增速,釋放了“經濟收縮”信號。
范劍平提醒說,這樣的數據顯示,經濟下滑的貨幣基礎已經形成,年內中國經濟活力或偏弱。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分析師周景彤也注意到了這一變化。他對中新社記者表示,狹義貨幣供應量比廣義貨幣“減速”更快,這意味著真正在全社會流通的貨幣比重在下降,可以推知,中國經濟的活力在下降。
周景彤表示,央行的數據顯示,中國實體經濟6月份比5月份更不活躍,經濟景氣在進一步下降,這和近期其他數據的情況是相匹配的,比如進出口數據。
7月9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廣西主持召開部分省區經濟形勢座談會時表示,宏觀調控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使經濟運行處于合理區間,經濟增長率、就業水平等不滑出“下限”。對此分析認為,這是中國一個最新的重要政策信號,即在近期經濟數據不算樂觀的背景下,中國不會坐視經濟增長率滑出“下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