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4月8日消息(記者丁華艷)據經濟之聲報道,國家統計局9號將公布3月份CPI數據,由于食品價格持續回落,機構預測3月CPI同比增速將有所回落,但當前豬肉價格的暴跌給數月后的肉價飆升埋下隱患,從而給下半年CPI指數上升帶來一定影響。
市場對3月CPI將出現回落已有比較高的預期。進入3月份以來,由于春節結束后節日需求回落、進入春季氣溫回暖蔬菜供應增加等因素影響,食品價格持續回落。商務部監測數據顯示,迄今全國36個大中城市食用農產品價格已連續第六周下降,其中,在CPI中占比比較大的豬肉價格,六周累計回落10%。多家機構認為,3月CPI同比增速預計將回落到2.5%以下。
當前的豬肉價格低迷,給未來豬肉價格飆升,埋下了比較大的隱患。由于當前豬肉價格暴跌,造成養殖戶虧損,可能會出現大規模的母豬淘汰現象,按歷史經驗,母豬存欄量與6個月后的生豬出欄量密切相關。因此很有可能,今年9月份以后豬肉價格會大幅上漲。
在我國,豬肉價格在CPI中的權重較大。目前CPI構成中,食品價格的權重為30.49%,而豬肉價格在食品中所占比重達到了8%~10%。因此,豬肉價格與CPI的相關性非常高,豬肉價格上漲很容易推升CPI。
按照《緩解生豬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調控預案》的規定,國家有關部門3月13日發布了預警信息,目前已經在全國20多個省份同時啟動凍豬肉收儲工作,這次收儲將按照“略高于市場價格”的原則確定收儲底價。
國家發改委表示,從目前情況看,當前我國生豬產能偏高,市場供大于求的狀況仍將持續一段時間。建議生豬養殖戶根據市場價格變動情況,合理補欄,以避免大的虧損。
下一步,國家有關部門將繼續密切關注生豬生產和市場價格變動,及時評估收儲效果,盡快恢復生豬市場供求平衡。
國家啟動凍豬肉收儲,目的就是緩解生豬養殖的虧損局面。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院研究員李國祥認為,如果生豬出廠價格與玉米批發價格的比值,也就是豬糧比達不到6:1,國家調控的干預措施不會停止。
但是,豬肉價格周期性變化影響物價指數的問題,由來已久,到底怎樣才能打破“豬周期”呢?李國祥建議:
李國祥:一個是國家要不斷加強和改善調控,現在調控有缺陷。最近我深入觀察中國的豬肉價格波動,周期性是一個方面,但是季節性波動特點非常明顯。舉個例子,2012年春節前定點屠宰了2200萬噸生豬,但是春節一過,就跌到了1400萬噸,如果調控的時候,只考慮肉糧比,而不考慮生豬出欄跟消費相適應的話,那么就可能出現每一年到節假日、旺季的時候,豬肉價格就漲。所以說,我們只根據周期來調控,而不考慮季節性的消費周期的變化來調控,就會存在很大的缺陷。
第二,就是要發展產業,特別是建立現代化的農業生產經營體系。從豬的繁育,到商品豬的飼養,一直到運銷、加工、屠宰,要把整個產業鏈形成緊密的聯系,發展訂單生產,或者合同生產。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打破這個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