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鐘偉 編輯/《中國外匯》記者孫艷芳
2011年,筆者曾經寫過一篇小文,叫做《轉型不是過大年》,大意是,我們習慣了寬松的財政貨幣政策,習慣了快速經濟增長,會覺得GDP增速是10%還是7%和我們無關,會以為統計局的各種宏觀經濟數據只是數據,卻不影響我們的生活,會把中國經濟增長的轉型痛苦看得過于輕描淡寫。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可能為約7.7%的增長搭配約3%的通脹,企業和居民已感受到轉型的痛苦,但轉型最痛苦的艱難時刻尚未到來。
中國經濟遭遇的不僅是周期問題,更是結構問題。遭遇轉型痛苦的企業盈利下滑之后,呼吁政府放松調控的聲音漸起。試想一下,即便再出臺經濟刺激政策,付出了沉重的財政貨幣代價之后,中國經濟的創新活力和核心競爭力就明顯改善了嗎,還是在短暫的刺激熱潮后再度降溫?因此,短期的反周期政策不能一而再,結構調整的痛苦經歷無法回避。既然是結構調整,必然會經過去庫存、去產能、技術進步和新產業集群四步曲。當下,寄希望于宏觀調控有大轉向是不現實的。
中國經濟的結構轉型剛剛開始,而不是行將結束。從中國經濟上兩輪的結構調整來看,1989~1992年間,中國經濟增長一度低至4%,但通脹仍在3%以上,這種局面一直到“南方講話”之后才逐步好轉。而1998~2002年間,中國經濟增速“七上八下”,但同時伴隨通貨緊縮,期間國企整體轉型和脫困,金融體制改革令人關注。從目前看,中國經濟可能在今后幾年延續約7%的增長和2%的通脹搭配,優于上兩輪的結構調整。回顧國有企業三年整體脫困攻堅戰,當時提出了衡量“整體脫困”的三大指標是,企業虧損面從40%降至20%以下、凈利潤率從約4%提升到超過5%、資產產出率從50%提高到70%。從工業投資增速和盈利狀況看,當下企業微觀績效仍在惡化中,估計企業虧損面略超20%,凈利潤率約5.3%,資產產出率可能僅有約20%。從這些指標對比來看,目前中國的結構調整進程可能僅完成1/4,更痛苦的兼并破產時刻遠未到來。
不能指望房地產再挑大梁。回顧過去10年,房地產對中國經濟增速的影響明顯增大。在房地產比較火爆的年份,其對GDP增速的貢獻超過了2個百分點,目前則降至約0.5個百分點。因此也有不少預期認為,為了刺激經濟增長,對房地產的調控也許會放松甚至轉向。這樣的期待可能同樣不盡理性。從絕對庫存看,目前在建商品房面積可能接近40億平米,超過了過去3年的銷售面積之和;從相對庫存看,目前銷竣比仍在1.15以下的低位,庫存消化速度遲緩;從保障房建設看,剛性需求的相當部分將由保障房供應來滿足。因此,房地產調控政策和行業運行均將相對平穩。
銀行業將日益艱難。2003年以來,中國銀行業通過股改上市經歷了夢幻一般的8年,財務回報和資產質量均處于全球極佳水平。但隨著經濟周期下行和結構調整,銀行業面臨的挑戰將極其嚴峻。就資本補充壓力而言,2013年開始的新監管辦法將給銀行業帶來每年至少數千億元的增資壓力,同時資本補充渠道卻日益匱乏。就資產質量而言,在經濟下行周期,即便每年資產不良率反彈0.3~0.5個百分點,不良資產也將每年新增至少兩三千億元,這尚未考慮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的頑疾。就利率市場化而言,其勢必大幅動搖嚴重依賴利差收入。但金融創新能力尚且不足的中國銀行業,從輿論批評到改革壓力,各種風險紛至沓來。未來三五年,中國銀行業的前景如何令人關注。
盡管從2012的短周期看,也許中國GDP增長已漸趨穩定,通脹威脅也逐步消除,但宏觀無恙并不能掩蓋微觀困境,包括金融機構在內的企業生存環境仍然艱難。從至少3年的中周期看,結構調整帶來的兼并重組甚至破產浪潮還在后頭,尖鋒時刻尚未真正到來。
作者系《中國外匯》副主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