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海口4月21日電 (記者 關向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近日指出:我國已進入“不分好蛋糕就做不大蛋糕”的關鍵階段;轉變發展方式關鍵在于解決好 “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果斷地放棄GDP增長主義。
他指出,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在于政府轉型,發展方式轉變必然伴隨著政府發展理念的深刻變革,這其中需要討論四個方面的問題。
1.“經濟增長”還是“經濟發展”?增長和發展、增長方式和發展方式有不同的內涵。增長更側重于資源配置的效率,發展除了增長這一要素外,至少還包括另外四個要素,即“結構、分配、就業和環境”。以增長代替發展,希望“在增長中解決所有發展的問題”,從現實的情況來看,強化了結構失衡、分配失衡、環境破壞等一系列的突出矛盾與問題。因此,轉變發展方式關鍵在于解決好 “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果斷地放棄GDP增長主義。
2.“國富優先”還是“民富優先”?在私人產品嚴重短缺、多數社會成員處于貧困的階段,實行國富優先發展十分必要,因為它可以使國家有能力解決社會的貧困狀態。但在總體上解決了溫飽問題、公共產品短缺成為突出矛盾的發展型新階段,要從國富發展優先轉向民富發展優先,這是解決內生增長動力與社會公平的重要途徑,由此,才能實現民富國強的目標。
3.“做大蛋糕”還是“分好蛋糕”?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做大蛋糕”將是中長期經濟發展的目標。當前,“做大蛋糕”的約束條件發生了重要變化。30年前,“做大蛋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要素短缺問題,尤其是資本短缺。當前,“做大蛋糕”仍然有資本等生產要素的需求。從現實看,從中長期趨勢看,從社會因素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看,能否“分好蛋糕”成為“做大蛋糕”的主要約束條件。這是因為,不“分好蛋糕”,不僅使“做大的蛋糕”可能成為一塊“無效”的蛋糕,而且將直接造成繼續“做大蛋糕”的動力不足。從這個意義上說, “做大蛋糕”十分重要,“分好蛋糕”同樣重要。遲福林認為,我國已進入“不分好蛋糕就做不大蛋糕”的關鍵階段。從社會公共需求變化的情況看,當前需要盡快建立和完善“分好蛋糕”的體制機制,這包括行政體制、財稅體制、社會福利體制等。其中,關鍵取決于“十二五”時期能夠有效地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能否實質性地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4.國有資本:“盈利性”還是“公益性”?“國進民退”成為當前社會各方面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但遲福林認為,只要目標明確,應當“國進”、“民進”并舉。在遲福林看來,國有企業不是不要盈利性,盈利性是一個企業的基本屬性。但對國有企業來說,需要把盈利性建立在公益性的基礎上,在盈利的基礎上促進國民福祉的最大化。就是說,國有資本可以通過股份制的形式配置于經濟的關鍵領域和重要行業,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杠桿作用,也可以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配置于社會公益領域,在實現公益性目標的前提下,實現保值增值。
遲福林4月18日當選為新成立的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的業務主管單位是國家行政學院,會長由國家行政學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魏禮群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