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國內財經 > 全面拯救樓市方案出臺 > 正文
-新快報記者 張瀟
在1998年下半年,隨著《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也稱23號文)的下達,轟轟烈烈的房改正式開始,住房改變了單位分房的年代,商品化、社會化、貨幣化的住房走上中國的歷史舞臺。從1998年到2008年,整整十年過去了,一套套在那個年代由公房轉變為私房的房改房,不僅見證了一種制度的變遷,更承載了許許多多家庭的喜怒哀樂。
1.6萬元+幾十年工齡=一套房
“工齡”、“級別”等在現在看似和住房完全無關的詞語,在那個時代的住房制度之下卻發揮著比錢更有效的作用。
每天早上7點鐘不到,家住黃華路公安廳大院的劉老師就已經起床,開始忙活了。雖然早飯不用自己做,但73歲的劉老師還是閑不住,總要在房間里收拾一下,擦擦桌子、抹抹窗臺——這套已經住了23年的84.277平方米的三室一廳,是她當年和先生一起用1.6萬元和幾十年的工齡折算買下來的房改房。在這里,她看著自己的兩個兒子長大、結婚,直到搬走獨立生活;也是在這里,她和老伴一起經歷著柴米油鹽,直到他先走一步。這個單位福利分房的時代,被1998年的房改打斷。房改,恐怕在“80后”、“90后”的記憶中是一個陌生的詞語,其實它就是住房制度改革的簡稱,核心內容就是讓(城鎮)居民個人從住房基本免費,到按一定比例掏錢買房,最終的目標是實現住房商品化。在劉老師的講述中,“工齡”、“級別”是提到次數最多的字眼。這些現在看似和住房完全無關的詞語,在那個時代的住房制度之下卻發揮著比錢更有效的作用。“我們這種房子原本是給處級干部居住的,而那時我先生還是科級干部。后來因為處級干部的住房標準提高了,我們才能分到這套房子,當時別人已經在這里住了五年。”劉老師翻出自己的房產證,上面詳細記載著這套房子所有權的變遷。
“1993年12月,我們第一次繳納了8000多元錢,把這套房子買了下來,拿到房產證。后來因為中央對廣州的房改房制度有意見,又把房產證收了回去,直到1998年7月份我們又補了一次差價后才重新拿到房產證,大概補了7000元。這樣算下來,買下這套房子一共用了不到1.6萬元。”1.6萬元買下84.27平方米的房子,即使是在1993年也算是一個便宜的價格。“這是因為我們的工齡很長。”劉老師解釋說,當初個人購買單位福利分房的流程主要是,先由單位進行房屋的面積測定,計算單價,然后購買人計算自己的工齡,按照一定的比例折扣,最后得出來的才是真正需要支付的價格。一般家庭購買,夫妻雙方的工齡都可以加在一起計算。“我們兩口子都是十四五歲就參軍了,后來轉業分配到地方,因此軍齡也計算到工齡里面,這樣折算下來就能抵消相當大一部分的購房款。”
于是,盡管這套老房子因為孩子們長大、成家而顯得頗為擁擠,卻也因此得以完整記錄下了這個家庭20多年來的歡喜憂愁。對于當年的福利分房制度,劉老師沒有抱怨也沒有過多慶幸。“當時那種福利分房制度,其實是國家對于我們這代人幾十年來的低工資收入的一種補償。解放初期,我們過的是供給制,后來轉業到地方,工資比一般職工多一些,但每個月也只有50多元。在那種情況下,如果不是福利分房制度,我們肯定一輩子都買不起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