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國內財經 > 2008年10月經濟運行數據公布 > 正文
讓各方更加堅信10月份CPI繼續回落的另一個參照理由,是國家統計局前日(10日)發布的10月份PPI數據———今年10月份,全國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的同比增幅僅為6.6%,這一刻度與今年2月份(6.6%)持平。
“綜觀國內外經濟形勢,我們的PPI下降到負增長都有可能,因為PPI前期價格指數相對比較高,由于需求上不去,價格下降趨勢很難止住。PPI下降水平可能比CPI水平還要低,而且每個月下降的幅度都會很大。”與中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經濟增長室主任劉霞輝的看法比較接近,沈明高也判斷,未來PPI和CPI仍有下降的空間,但下降的速度有可能放緩。
“今年四季度,我國CPI單月漲幅會繼續回落,全年累計漲幅將在6.5%左右。”劉霞輝判斷,全球性經濟衰退還可能進一步拉低大宗商品價格,但與此同時,消費信心恐難企穩。
“CPI和PPI的雙雙回落,說明通貨緊縮可能來得比預想的要快。通縮風險在加大。”上海證券宏觀分析師胡月曉的這個看法與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部總監李晶頗為一致。在李晶看來,“中國通貨膨脹的下降趨勢還將持續。”
胡月曉和李晶都認為,如果維持目前的物價水平不變,到明年4月,國內物價增幅就可能將為負值;而如果保持目前的趨勢不變,最快到明年2月就會出現負增長。
那么,國家今日已經開啟的“保增長”列車能否牽引國內經濟逃離通縮的陰云呢?對此疑慮,沈明高的觀點是:國家出臺的刺激經濟計劃在短期對國內需求有一定的拉動作用,有可能穩定部分行業的價格;以燃油稅為主要內容的能源價格的改革如果能夠適時出臺,也可能對遏制通縮有一定的支持。
但總體上看,受訪的專業觀察人士還是相對比較悲觀。他們認為,雖然目前政府相關經濟復蘇計劃已經開啟,但是距離大量投資、提升居民消費需求仍有較大的差距;同時考慮到經濟政策效應的滯后性,即便所有的經濟刺激政策立即實施,具體的經濟反饋效應也至少要到下一季度才能顯現。
央行拓展流動性擴大降息空間
“PPI的下降和國際上大宗產品的價格下降有直接關系,而糧食、食品的價格也直接促成了CPI的下降,隨著翹尾因素影響的逐步消失,11、12月份CPI數值將繼續下降。”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進而判斷,明年宏觀調控的任務必將從反通脹轉為反通縮。
顯而易見的是,10月份CPI和PPI的雙雙大幅回落,不僅僅強化了市場對通縮的判斷,同時也再一次抬升了對更為“寬松”、“積極”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的預期。
在昨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另外一位專家指出,PPI、CPI的下滑速度甚至“有點偏快”,“來得有些出乎意料”。在他看來,通脹的陰影已經消逝,但通縮的陰云重新罩上了中國經濟的天空,加上眼下全球經濟嚴重不景氣,因此,政府近期已經出臺的一系列“保增長”的積極政策被寄予厚望。
盡管央行行長周小川本周一在圣保羅國際清算銀行會議的間隙表示“可能會在晚些時候下調基準利率”,但是這一表態并未壓制市場對短期內再度降息的高漲預期。睿信投資董事長李振寧在受訪時就判斷,央行近期仍有較大的降息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