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國內財經 > 2008年10月經濟運行數據公布 > 正文
美國金融危機的寒潮不僅襲擊了全球實體經濟,而且在繼續冰凍各國企業、民眾消費的信心。中國也不例外———繼10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大幅跳水之后,同期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也失去了繼續堅挺的支撐力。
昨日就此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判斷,本輪物價上漲已接近尾聲。專家們還認為,考慮到國際經濟環境因素、以及國內需求進一步放緩之實,通縮的陰云正在不斷加厚,因此,“保增長”顯得尤為迫切。
CPI反彈的動力幾近殆盡
國家統計局昨日上午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的CPI同比漲幅僅為4.0%,較之9月份的4.6%同比回落了0.6%,環比回落了0.3%。
對比歷史數據不難發現,自今年2月份爬上8.7%的歷史高位后,CPI便在官方嚴厲調控政策的“打壓”下開始步入下行的通道———雖然4月份(8.5%)較之3月份(8.3%)略有回彈,但自此以后,CPI反彈的動力幾近殆盡,并開始了長達半年之久的下挫態勢。
根據昨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城市物價上漲了3.7%,農村上漲了4.6%。與9月份的各組對應數據相比,在剛剛過去的10月份,城市、農村物價指數均下降了0.7%。
導致物價再度回落的一個重要指標,是食品價格的明顯下滑。數據顯示,10月份食品類價格同比上漲8.5%,與9月份的同比漲幅(9.7%)拉開了一道深坎。此外,非食品價格上漲1.6%;消費品價格上漲4.9%,服務項目價格上漲0.9%。
與知名宏觀經濟學者沈明高的觀點頗為接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的張立群研究員也認為,導致上述指標明顯回落的核心因素,是市場供求關系已經發生了變化,即供大于求的局面正在繼續坐大。
具體來看,10月份,衣著類價格同比下降1.3%,其中,服裝價格下降了1.6%。專家們分析說,在外需放慢、美元繼續偏軟的背景下,紡織服裝類產品無法保持此前的定價優勢,只能轉向內銷,而國內需求一直不溫不火,進而逼迫該類商品價格走低。
食品類價格方面,專家們分析認為,豬肉價格同比下降1.2%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價格周期”的影響。“豬肉、糧食的供給在增加、但需求同時減少了,價格自然起不來。”不過,沈明高同時判斷,未來受國家提高糧食收購價格的影響,糧價有可能在一定區間內反彈。
與之相關的是,商務部發布的最新監測數據表明:我國食用農產品價格已連續4周回落。商務部認為,在食品總供給和總需求的矛盾緩解后,來自國際市場的價格傳導壓力有所減弱等因素,還將促使居民消費價格保持低位。
物價快速回落強化通縮預期
事實上,對于CPI此番出現的這個“大跳水”,專業研究人士和市場層面近日已有強烈的預期。此前,中金公司預計10月份CPI漲幅將回落至3.8%-4.2%,興業銀行預計10月份CPI漲幅在4.2%-4.4%之間。而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也曾放出口風稱“第四季度CPI將進一步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