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觀調控中隱藏的風險(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9日 16:50 《新財經》
事實上,當前中國房地產市場亦正處于臨界點。觀望已經由2007年“信貸真空”的暫時觀望轉入由“信心真空”所引起的中期觀望,由觀望而出現調整的形勢呼之欲出(香港房市的拐點真正出現在1997年,但從1954年到1997年間香港房市出現過5次調整)。由于房地產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20%~30%,樓市一旦出現調整,對中國經濟會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此外,由于股市與樓市都有“財富效應”,其負面影響足以讓中國經濟出現逆轉,而信心與預期將再度成為經濟逆轉的信號。 第三個相似性,就是表面上仍然嚴峻的物價壓力,會成為社會及政策關注的焦點,容易使政府在制定政策時出現迷惑,難以靈活調整。1997年,CPI高達6%,使得全社會尤其是政府將關注的焦點鎖定于物價,即便在亞洲金融危機的陰影下,政府仍作出了繼續從緊的決定。從緊政策信號釋放的結果,猶如最后一根稻草壓垮駱駝一般,令全市場的信心和預期逆轉,最終一輪良好的增長勢頭失去,經濟陷入到長達數年的通貨緊縮之中。 2007年,消費物價指數增長高達4.8%,并在2008年2月持續攀升至8.7%的高位。物價的高企以及屢創新高有很多原因。例如,農產品價格的生產周期及國際市場的傳導;上年物價上升的滯后影響在2008年上半年的釋放等,但人們不會顧及這些。“貪婪的人性”只會驅使人們期望物價盡快回落,為此會不惜一切。這樣一種心理很容易誤導政府繼續實施并強化諸如“從緊的貨幣政策”。 1997年,如果政府能夠及時撥轉馬頭,1998年之后的中國經濟也許不會陷入通貨緊縮的痛苦。然而,十個月的機會之窗彈指而過,政策的調整遲滯到1998年下半年才出現。當前,中國經濟仍面臨機會之窗,但如果再持續一個月,從緊的政策完全有可能導致中國經濟重蹈1998年的覆轍,讓經濟失去這一輪高速增長的勢頭。 需要密切關注的是物價,因為那是中國老百姓財富的出口,出口越來越高,老百姓會不堪承受。但相比于物價,老百姓財富的進口更重要,所謂“有賺不怕花”嘛!如果物價高一些,但收入的增長更高,老百姓還是能夠承受的。最怕的是,房價跌,股價跌,老百姓的財產性收入都下跌了,而就業率的下降,工資性收入的增長開始放緩,物價卻并未降低多少,這個時候,問題會更加嚴峻。 最嚴重的一種情形是,政府用減少5元錢收入的辦法來換取1元錢支出的降低,那樣做是只顧一頭、得不償失的宏觀調控。當前,如果以物價為調控重點,令股市、樓市及經濟增長全面下降,就會造成類似的悲劇性后果。 顯然,中國經濟當前正處于一個新的十字路口。假如中國經濟能夠調控得好、把握得好,則仍有極大的機會保持高速增長,從而在美國經濟下滑時,加快成為世界經濟領袖的進程,這可以說是一次戰略性的機遇。但是,如果把握不好,未來的經濟也有可能失去高速增長的勢頭,掉頭向下。 當前,最需要警惕的是重蹈“1998年覆轍”,那就是政策的應對缺乏靈活性,反應滯后,僵化的政策最終斷送了一輪中國經濟增長的行情,讓經濟陷入泥潭。從這個角度講,溫總理提出“隱藏的風險”的說法,提出要關注外部經濟變化,提出宏觀調控政策要有靈活性,實在是恰到時候,恰到好處! (趙 曉 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特約研究員)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