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和香港 誰能成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 (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7日 04:26 金融時報
二、香港打造“亞洲的華爾街” 香港由于受地小人多等自身條件的限制,只能將服務業作為經濟發展的主體,而金融業作為高端的服務業就成了發展目標的必然選擇。金融業如今已是香港當之無愧的首要支柱產業。香港具有先進的金融基礎設施和完善的法律、會計體系以及貨幣可自由兌換和低稅率的簡單稅制,更擁有優秀的法律、會計、審計人才。香港的金融市場成熟,擁有完整的金融體系,興旺的證券市場,活躍的外匯交易市場以及國際化的銀行業,無論用哪項有關國際金融中心的指標來衡量,都已是名副其實的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金融最早是以銀行業聞名天下,早在20世紀初,香港便位列全球“十大國際銀行中心”之一。而香港作為亞太金融中心的崛起,始于上世紀70年代末,香港解凍銀行牌照,使得外資銀行大量涌入。90年代后,隨著香港銀行業管制的大幅放松,放寬外資銀行進入設立分支機構或擴展分支網絡的限制,使香港成了國際銀行網點最集中的地區。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后,大量內地企業選擇到香港上市,促使香港資本市場實現了突破性的發展,并成為促使香港金融中心地位晉級的重要原因。在1997年6月底,港交所上市的內地公司(包括H、紅籌及非H股民營企業)僅83家,而到2007年5月25日這一數字達到373家,占香港上市公司的30%左右。這些企業的市值約占港股市值的五成,成交則約占六成。2006年,內地企業在港集資達歷史高峰,香港新股集資規模升至3332億港元,首次躍居全球第二,超過了紐約,逼近倫敦。大量優質新股的上市,吸引了海外資金持續流入香港,港股成交空前暢旺。據中銀香港一位金融專家的分析,從長遠看,香港股市集資功能的提升,將推動香港金融中心的發展由銀行主導轉向股市與資產管理為主導。該專家認為,香港的這種轉型正是金融中心地位提升的重要體現。 香港回歸十多年來,經歷了風雨,走過了艱難。盡管香港經濟遭受了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但在內地和香港的共同協作努力下,依托中國內地經濟實力的迅速增長,香港經濟依然保持了健康發展的勢頭。2006年,香港GDP為1887.6億美元,人均生產總值達到創紀錄的27466美元,列世界第7位。十多年來,香港經濟發展最引人注目的成就,莫過于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崛起。據倫敦市法團于2007年3月公布的有關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的評價報告,香港以684分排名全球第三,僅次于倫敦及紐約,居亞洲金融中心龍頭之位。該報告指出,香港在所有主要領域均表現卓越,特別是監管方面,而監管則是衡量市場競爭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該報告在結論中指出,香港是爭奪成為“名副其實”的頂尖全球金融中心的競賽中不容忽視的競爭對手。日本經濟委員會聯同多個經濟研究機構于2007年發表的報告稱,香港回歸十年發展勢頭強勁,潛在競爭力2006年在世界50個主要經濟體中名列第一,在具體指標中,金融和國際化兩項拔得頭籌。 香港具有開放條件下成熟的市場經濟體制,是當今世界經濟中最為活躍、最具競爭力的自由經濟體之一。香港在人力、法律、會計等方面都已全面實現了與國際接軌,便于為來自全球的投資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香港發展包括金融業在內的高端服務業有自己的較強的比較優勢。因此,打造更具規模、更高層次的金融中心,才是香港發展的硬道理。港交所主席夏佳理談及香港金融業的發展目標時曾經說道:“香港有條件成為與紐約、倫敦比肩的全球金融中心,但這需要爭取。”這位港交所負責人的上述講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界爭取將香港打造成為“亞洲華爾街”的目標追求。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