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和香港 誰能成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7日 04:26 金融時報
邱兆祥 國際金融中心,近年來已成了亞洲不少大城市為之努力追求的目標。亞洲不少大城市都對建立國際金融中心表現出了很高的積極性,都用不同程度的聲音喊出了要打造國際金融中心的口號。 所謂國際金融中心,簡單地說,就是國際資金的集散中心。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國際經濟競爭的根本,就在于對國際金融主導權的掌握,在于對全球資本控制權、支配權的爭奪,擁有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對于一個國家的長遠發展和金融安全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包括亞洲在內的當今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毫無例外地努力爭取把本國、本地區某一大都市培育成為區域或國際的金融中心,使之能在促進本地區或國家的經濟發展和資源配置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從國內正在角逐國際金融中心的大城市來看,綜合條件最好的當推上海,上海也以“種子選手”的姿態贏得了建立國際金融中心的首選資格。上海要重塑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已回歸且已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那么,上海和香港究竟誰能成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呢?這是近年來我國經濟金融界許多人關注的一個熱門話題。 一、上海重塑國際金融中心 早在20世紀30年代,上海曾是西太平行地區金融機構最密集的地方,形成了舉世聞名的國際金融中心,在遠東首屈一指。上海之所以能成為中國大陸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首選的“種子選手”,這不僅僅是因為上海在歷史上曾經是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而主要是由它自身具有的基本條件所決定的。從金融中心形成所需要的地理位置、經濟實力和金融發展等最基本的要素看,上海在國內諸多大城市中最有條件、最有資格建設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首先,上海擁有地理區位優越的良好條件。上海位于太平洋的西岸,與東京、香港、新加坡相鄰或處于同一時區,也能與國際金融中心倫敦、紐約構建連續24小時的接力營業交易。上海又位于遠東的中心點,鄰近的是全球經濟最具活力的東亞地區。與國內諸多大城市相比,上海構建國際金融中心享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和交通便利的條件。 第二,上海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的優勢。作為全國最大的城市,上海仍不失為全國的經濟中心,具備了匯聚國內商貿并輻射全國乃至海外的作用。國內主要城市橫向比較,上海在GDP排名、國內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外貿出口總額等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上海經濟的蓬勃發展積蓄了深厚的經濟實力,這本身就為其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奠定了堅實的根基。 第三,從金融業來看,經過多年的努力,上海在金融設施、交易規模、機構數量、金融產品創新和金融人才培養等方面均取得了矚目的發展成就。 早在1992年,上海有關部門就確定了將該市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的戰略目標。十多年來,上海重點圍繞國際金融中心的戰略目標,著力建設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體系。如今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框架雛形已基本形成。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金融業已成為上海六大支柱產業之一,且形成了多元化的國際金融機構體系,是中國大陸內外資金融機構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2)全國的貨幣、證券、黃金、期貨、外匯五大金融交易市場都已落戶在上海;(3)上海已成為中國大陸金融產品最為豐富、最為集中的地方;(4)金融監管和風險防范能力逐步加強,金融發展環境不斷改善;(5)在服務于全國經濟特別是長三角及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中發揮著日益顯著的積極促進作用。從國外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形成過程看,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大都先是該國的國內金融中心然后再進一步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上海現已是境內最大的金融城市,是內地當之無愧的金融中心。上海盡管在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過程中取得了階段性的進步,但與一些已建成的全球性甚至地區性的國際金融中心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國際金融中心的主體是市場,而上海目前的主要缺陷是金融的市場化程度還較低,產品比較單一,創新能力還不足,服務功能也較弱。上海要實現建立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還要走很長的路程。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