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辰 王小妝
“對我們來講,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發展上。政府和社會給了我們一個很大的空間,我們應該考慮怎么把這個空間利用好。在企業發展的同時,為社會多做貢獻。”全國人大代表、重慶移動總經理沈長富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
農村基礎通訊:我們已經做了很多工作
十七大報告在原來“四化”的基礎加了一個信息化,這次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到了信息化。我們在農村信息化方面花了些心思。和政府不同,企業的投入是要有回報的,所以我們的信息一定要讓農民非常喜歡,喜歡了,他自己愿意掏錢出來使用這個信息。
當然回報不只包括利潤,還有口碑的回報、信譽的回報,包括盡了社會責任的愉悅感,還有品牌形象的提升。做了好事又優化了企業形象,不比單純的形象宣傳要好嗎?
基于這種考慮,我們動了很多腦筋。應該說我們在這方面花的錢都花在點子上。
比方說,農村信息化首先要滿足農村的基礎通訊,重慶還有近萬個自然村沒有通訊信號,我們今年和明年就要把這一萬個自然村做好。今年分給我們重慶移動的是6000個村,我們要把這6000個村徹底覆蓋。
目前,中國移動全國做了12000個村,其中重慶是4200個,占34.2%。
還得讓農民能憑借信息來改變命運
還得讓農民能憑借信息來改變命運,這也有利于和諧社會和城鄉統籌。這是我們的一個比較遠的目標,不過目前也做了很多工作。
我們瞄準了農村兩個用戶群,一個是農村專業合作社和其他經濟組織,隨著土地的集約化經營、流轉,農村的大規模生產組織遲早會出現,這是我們的一個方向。
我們一定要給用戶提供一個信息比較全面、操作起來也非常方便的信息系統。比方說農業信息的查詢、科技信息的查詢,以及產品物流等等。
這個事太大,我們已經投了幾個億進去。一般企業說得多,真正投進去的很少很少。
第二個,農民個人也有信息需求。
面對我們的低端目標用戶,我們就給他一個很便宜的產品終端,幾百塊錢就可以搞掂,但是他又能上網還可以查詢,完全可以做到和前面講的這個功能差不了多少,只是沒有那么豐富,沒有那么賞心悅目。
為農民建設一個中國特色的電子勞務市場
我們還在做另外一件事情。你看東部沿海需要勞動力,西部輸出勞動力,這中間存在一個信息不對稱,造成很多農民為了求職走上一條艱辛道路。解決這種信息不對稱,政府在努力,企業也要做。而且我們企業有自己的優勢。
我們準備做這樣一個中間平臺,為勞務輸出服務——老百姓只要打一個電話就可以解決工作問題。
目前處于實驗階段,初步的實驗結果,平均下來,四個打電話的農民,有一個可以找到工作。今后通過強化業務受理方式、優化業務流程,不斷地提高工作效率,我們可以穩定到四個農民打電話、一個農民找到工作,或者,反過來說,就是一個農民打四次電話就可以找到一個工作。那也可以令人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