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該對“綠色保險”心懷猶豫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9日 02:24 光明網-光明日報
不該對“綠色保險”心懷猶豫 2007年,國家環保總局與中國保監會曾經聯合進行了一次針對“綠色保險”的聯合調研。調查發現,企業對綠色保險似乎并不積極。國家環保總局政策法規司環境政策處處長原慶丹說:“過去,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很大程度是在忽視環境成本的狀態下獲得的。企業已經‘享受’慣了這種環境‘無成本’或者環境‘低成本’的‘美餐’,現在要求他們為環境成本負責,為污染事故負責,他們一時之間可能不太樂意接受。調查也發現,大型企業認為自己資金雄厚,有能力負擔風險;許多小型企業本來就是在完全不管環境責任的狀態下才獲得市場競爭力的,讓他們上綠色保險,可能就運營不下去了,肯定不歡迎;中型的管理規范的企業,對綠色保險也會有一些認同。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綠色保險在當前仍舊缺乏‘市場需求’。如何讓綠色保險獲得企業的追捧?這是推進綠色保險應當需要解決的問題。” 中國保監會財險部副主任董波認為,企業除了應當看到承擔環境責任是大勢所趨之外,更應當看到綠色保險給企業帶來的益處。前不久,河北一家小工廠從山西購買了66噸的煤焦油,全部裝在一輛本來只能裝36噸的貨車上,結果車在路上翻了,煤焦油全部傾倒在河中。為了不讓河水被污染,當地政府出動大量人力物力,筑了三十幾條壩,調用大量的棉被來吸附煤焦油,花了幾千萬元才把污染控制下來。這個例子非常生動地提醒企業,如果沒有上綠色保險,企業不太可能有能力承擔環境污染的高額賠償。他說:“有人說,如果發生重大特大型污染事故,保險公司會不會賠不起?我想,可以這么說,這個世界上只有買不起的保險,沒有賠不起的保險,因為保險公司還可以通過再保險業務,把風險分擔到國際上更多的保險公司上。這樣,利用整個社會的能力,來幫助企業化解環境污染風險。” 國家環保總局政策法規司副司長別濤認為,在當前相關立法尚未特別有利于企業積極購買綠色保險的狀態下,可結合已經有的一些政策來幫助企業強化其環境意識,比如結合環保“三同時”要求,比如結合環境影響評價程序,比如結合排污許可證制度等。他認為,綠色保險有一個好處,就是由于保險公司的介入,社會上多了一層對企業的環保監管手段,因為企業要是不按照環保的要求生產,保險公司可以有許多辦法來“對付”企業。 綠色保險體系預計在2015年前全部建成 潘岳介紹,環保部門將會同保監會在“十一五”期間,初步建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在重點行業和區域開展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試點示范工作,初步建立重點行業基于環境風險程度投保企業或設施目錄以及污染損害賠償標準。到2015年,基本完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并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基本健全風險評估、損失評估、責任認定、事故處理、資金賠付等各項機制。 據了解,當前,在操作層面,環境污染責任險將從四個方面開始逐步實施。 一是確定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法律地位,在國家和各省市自治區環保法律法規中增加“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條款,條件成熟的時候還將出臺“環境責任保險”專門法規。 二是明確現階段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承保標的以突發、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直接損失為主。試點工作先期選擇環境危害大、最易發生污染事故和損失容易確定的行業、企業和地區,尤其是以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使用危險化學品企業,易發生污染事故的石油化工企業、危險廢物處置企業等,特別是近年來發生重大污染事故的企業、行業重點考慮,其他類型的企業和行業也可自愿試行。具體試點方案由環保部門和保險監管部門提出。 三是環保部門、保險監管部門和保險機構三方面各司其職。環保部門提出企業投保目錄以及損害賠償標準;保險公司開發環境責任險產品,合理確定責任范圍,分類厘定費率。保險監管部門制定行業規范,進行市場監管。 四是環保部門與保險監管部門將建立環境事故勘查與責任認定機制、規范的理賠程序和信息公開制度。發生污染事故的企業、相關保險公司、環保部門應根據國家有關法規,公開污染事故的有關信息。在條件完善時,要探索第三方進行責任認定的機制。(本報北京2月18日電)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