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改委官員:國資戰略轉向政府職能轉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2日 02:01 第一財經日報
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司長孔涇源日前表示,中國在經濟領域中的下一步改革任務仍然是加大國有企業,尤其是壟斷企業的改革力度,最重要的是實現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通過資本市場,將國有資本從生產領域轉移到公共服務領域。 作為宏觀經濟規劃部門主管經濟體制改革相關工作的官員,這一表態,不僅是繼續強調今后經濟領域深化改革的方向,也從戰術層面為國有資本的轉向提出辦法,即國資可借助資本市場實現戰略轉向公共服務。顯然,借助股市不過是手段,目標當然為國有資本的戰略轉向。 從近些年黨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當中可以看出,對于國有經濟在戰略上的布局,中央有著十分清晰的思路,即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除了一些關乎國計民生的領域之外,國有企業逐漸退出競爭領域是大勢所趨。談及國有經濟的功能性定位,則強調要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 去年底,國務院國資委首次明確七大行業將由國有經濟控制,并提出到2010年培育出30至50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人們本以為,隨著戰略性行業的明確定義,國有資本有進有退的步伐將會加快,但遺憾的是,至今為止,大量國有資本依舊集中在競爭性領域,既與民爭利,也因傳統管理運營方式的種種弊端,效率難如人意。這是傳統的計劃經濟留下的難題,也是當前一些改革舉措徘徊不前的表現。 事實上,將國有資本從生產領域轉移到公共服務,國有資本的性質并未發生改變,只不過形態發生了變更——從經營性形態向非經營性形態的轉換。這種形態的轉換十分重要,不僅有助于實現經濟體制的轉軌,也有助于實現政府職能的轉軌。這當然是中國選擇改革之路后的一個必然結果。當資本的形態發生改變之后,政府的職能也跟隨轉換。政府逐漸從管企業過渡到管社會,從管生產經營到管公共服務,正是行政體制改革所追求的目標。可以說,如果政府的精力仍大量放在國有資本的生產性經營上,轉變政府職能的任務也就顯得更為艱難。 若從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角度看,由于資產形態的變化,其價值不再單以賬面的利潤來計算。即使是完全依照經濟視角觀照,由于產權變革所釋放出的制度效應,將對生產力的解放大有裨益。民間經濟的蓬勃成長,從全局來看,受益的必然是國家整體。 因此,國有資本必須加快轉移的步伐。而借助資本市場實現轉移,其好處正如孔涇源司長所稱,“一舉數得”—— “一方面創新市場主體,一方面將市場份額讓出來,讓民營經濟發展起來,另外一方面,國有資本轉移到公共服務領域中。”在目前政府公共服務的數量與質量尚待提高的情況下,國有資本的戰略轉向,將為改善公共服務準備較為充足的“糧草”。 目前的問題在于,盡管國資改革的方向明確,戰術上亦有操作性,但由于改革的深化,必然牽涉到既得利益的調整,或明或暗的阻力不難看見。正如國有股權劃撥社保基金一事,因為各方利益協調沒有妥善解決而遲遲難以推進一樣,國有資本的戰略轉向,也往往由于難以打破既有利益格局,而常常停留于理想的規劃狀態,或是改革途中反復不少。 這方面的例子并不少。如當初國資委主導主輔分離、輔業改制等改革過程中,百余家央企中竟有10多家主業被確定為房地產業務。不用說,房地產行業盡管是支柱性行業,但畢竟遠離“國民經濟命脈”,國有中央企業的著力點放于此處,與改革大的方向并不吻合。其實,即便是定位于戰略性行業的軍工、電網電力、石油石化等七大行業,也并不意味著鐵板一塊,在一些非核心的子公司或相關產業,亦可引入多元化資本,而將國有資產更多轉移到公共服務領域。 我們注意到,對于國有資本的戰略轉向,盡管總體而言各方面已有共識,但還有雜音存在。有人就以各種理由刻意推延國有資本戰略調整的進程。中國啟動改革已有30年的經驗,類似現象在此過程中可謂較為常見。這當然都是改革與發展中的困難,但改革之路走到今天,國有企業,尤其是壟斷企業的改革力度確實必須加大,這既是政府履行對公眾的承諾,也是政府自身職能建設的必需。 相關報道: 歡迎訂閱《第一財經日報》!訂閱電話: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廣州) 各地郵局訂閱電話:11185 郵發代號:3-21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