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2013年3月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報告》顯示,新建住宅價格環比2月下跌的16個城市中,溫州以3.65%的跌幅居于首位。伴隨著各地“新國五條”細則紛紛出臺,“跌跌不休”的溫州樓市是否將成為國內更多城市,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的未來寫照?
溫州樓市曾因房價上漲速度快,一度被稱為全國樓市的“風向標”。眼下,溫州樓市正因為連續領跌全國而受到行業的關注。2012年,溫州是全國幾大城市中房價降幅最大的城市,2013年溫州樓市下跌的趨勢仍在延續。
南方日報記者 牛思遠 實習生 張曦
現狀
溫州樓市三年多縮水至少35%
溫州天浩置業總經理陳鴻告訴南方日報記者,雖然溫州樓市的跌幅被一些媒體稱為“腰斬”略顯夸張,但其現狀確實“慘烈”。
“2009年的時候,某樓盤成交價曾高達每平方米6萬,如今已跌至4萬。整個溫州房市至少縮水了35%。”陳鴻稱,溫州樓市曾一度陷入瘋狂的境地,“以2010年10月份為例,一個新開盤的樓盤有300個名額,卻引來了五六千的買客。不僅出現了通宵排隊搶房排號的局面,甚至一些投資者在搶到號后直接現場拍賣10萬、20萬,當場成交!”
溫州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提供的市場監測數據表明,在2006年到2011年的6年時間里,市區新房銷售均價從8045元/平方米,一路上漲至34674元/平方米,上漲了驚人的4.2倍。即使是在遭遇金融危機的2008年,全國包括北京、上海等在內的大多數城市房價滯漲或者微跌,但溫州卻一枝獨秀,年均價達到15477元/平方米,漲幅為驚人的58.1%
溫州二十一世紀不動產運營總監黃慧華表示,從2009年開始,在各種因素影響下,溫州房價上漲幅度非常明顯,到2011年上半年到達頂峰。“當時的價格甚至超過了國內的一線城市,單價高于8萬元/平方米的豪宅也不在少數。”
隨著國家多次出臺樓市宏觀調控政策,炒房熱潮開始降溫,“炒房團”也開始撤離,房價隨之下降。浙江省溫州市物價局近期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溫州市住宅交易價格明顯下降,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14.3%,全年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25886元/平方米,同比下降24%。
在溫州的二手房市場上,曾代表溫州市場最高價格水平的綠城鹿城廣場,2010年巔峰時二手房價格已經接近10萬元/平方米,如今在二手房交易網站上的最新掛牌價格則只要4.5萬-5萬元/平方米。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3年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溫州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以10.8%的同比跌幅位居全國首位。2013年2月份,溫州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降幅達8%,持續領跌全國。而中指院昨日剛剛發布的百城房價指數報告則顯示,3月份溫州的新建住宅價格仍然下跌,并以3.65%的跌幅繼續位居降價城市首位。
探因
今年供應量為去年銷量的2.4倍
眼下,溫州樓市的“跌跌不休”似乎還遠未結束。溫州市物價局監測預警分局最新公布數據顯示,2013年溫州市區將有19個項目上市,再加上目前80萬平方米的庫存,市場供應可能達到160萬平方米,該供應量是2012年市區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量的2.4倍,是近幾年樓市銷售最高峰2009年銷售量的1.5倍,預計需要約29個月去庫存。
“投資泡沫破滅是導致溫州樓市下跌的最主要原因。”陳鴻認為,溫州樓市出現下跌,直接原因是民間借貸趨緊。“全民炒房,徹底打破了溫州樓市的供需平衡。”
陳鴻表示,一方面,民間借貸風波使得溫州樓市投資者的資金鏈斷裂,按揭斷供,推動溫州房價迅速下跌,成交量急劇萎縮;另一方面,限購、限貸和房產稅等的調控政策“重拳”,也進一步抑制了市場上的投資性需求。
中原地產項目部總經理黃韜也指出,溫州民間融資發達,相當部分高利貸資金流進房地產開發領域,或直接投資投機性購房。
“溫州的樓市在過度炒作之后價位過高,明顯違背市場規律,因此下跌空間很大。”黃韜說,溫州的樓市投資者偏好短線投資,當地剛性需求不足,導致了市場庫存嚴重,供過于求。同時,由于房地產市場與經濟環境關系密切,溫州出口導向型的民營經濟在2011年歐債危機升級后受外需大幅萎縮影響,當地經濟蕭條,也是樓市低迷的原因之一。
不過,黃韜認為,在2006-2007年房價上漲的階段,溫州曾一度成為全國樓市的“風向標”,但從2011年起,這種“風向標”的作用已不明顯。“當前的溫州樓市是極端個案,不能代表整體樓市的發展前景。”
三四線城市面臨供大于求風險
■觀察
4月1日,中國指數研究院[微博]發布了《2013年3月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報告》。報告顯示,3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9998元/平方米,環比2月上漲1.06%,漲幅比上月擴大0.23個百分點,其中84個城市環比上漲。
南方日報記者從中國指數研究院了解到,盡管3月全國100個城市中,有16個城市出現了新房均價的環比下跌,23個城市出現同比下跌,但環比和同比下跌城市的數量比上月分別減少26個和18個。
這份報告顯示,房價自2012年6月止跌后已經連續第10個月環比上漲。而此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數據也顯示,上漲的城市達到66個,房價連續9個月環比上漲。
“在‘新國五條’細則出臺的市場背景下,由于政策尚未在各地落地,政策‘末班車’的效應導致一二手房市場短期內爆發沖量,以規避政策對于市場的影響,從而出現‘日光盤’與銷售量回升的現象。”同策房產咨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說。
張宏偉表示,目前國內樓市走高的數據有其特殊性,而像溫州與鄂爾多斯的情況都屬于極少數,不能代表三四線城市的整體發展態勢。但三四線城市確實存在過度開發、監管環節薄弱等問題,“當地往往不顧實際需求,幾十萬平方米的房產項目一弄便是幾十個。”
陳鴻也認為,溫州現象由于其特殊性,只是個案,不會引發傳導效應。目前國內三四線城市房價總體穩中上揚,保持3%-4%的態勢。但陳鴻也坦言,國內三四線城市的樓市已經呈現出供大于求的局面,風險較大。
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2009年以來,我國部分三四線城市住宅市場供應規模增長較快,營口、南通、煙臺、佛山等地的土地供應總量位居全國前列。由于土地供應量過高,在售住宅項目規模龐大,這些城市的消化時間在6年以上。相比之下,北京現有土地存量消耗時間不足兩年半,上海和廣州則分別不足一年半和一年。
張宏偉表示,從全國來看,三四線城市目前上漲動力不大,供大于求,一線城市由于剛性需求穩步上升,二線城市則成為目前最有潛力地區,“像恒大等房地產企業前些年曾大舉進軍三四線市場,但最近已回歸二線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