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孫健芳
民工“荒”還是“不荒”,誰又在發慌?
今年開春之后,珠三角存在“民工荒”成為爭議的焦點,一派觀點認為,中國用工問題正面臨著“劉易斯拐點”(即勞動力過剩向短缺的轉折點),“民工荒”是真實現象;另一派針對的觀點是,民工荒是結構現象,東莞市副市長江凌以自身的感受來回答我們的疑惑。
用工還稱不上“荒”
經濟觀察網:目前對珠三角一帶民工荒的問題,現在有很多說法,一種說法是結構性的問題,另外一種問題是目前用工荒將會成為未來幾年的現實問題,請問實際情況是?
江凌:對珠三角包括東莞在內的用工的問題,媒體這一段常說的是用工荒,我認為,用“用工荒”來描述目前珠三角的用工狀況,不是很貼切的,也不太切合實際情況。為什么呢?實際上現在整個珠三角地區并不是沒有工可用,而以用原來的待遇來繼續招工碰到比較大的困難,如果說企業適當提高待遇的話,是不會招不到工的。
而且,按照我們國家的情況,每年春節以后,民工返回工作崗位以后的一月內是招工的旺季,現在還過早地對用工的情況做一個判斷。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通過3月份將近一個月的集中招工,現在情況已經有根本的好轉,春節剛開始大概求人倍率(即招一個工人有多少人來應聘)最高峰的是1:3,即招三個工人只有一個人來應聘,現在大體上已經到1:1.2左右,也就說我招1.2個人就有1個人來應聘,基本上達到平衡。
經濟觀察網:那么今年的“用工荒”短期原因是什么造成的?
江凌:今年,包括東莞在內整個珠三角地區,用工的缺口相對比較大,招工比往年相對困難,主要是三個因素造成的。
一個就是去年在招工旺季的時候,當時金融危機的影響還沒有到底,很多企業對市場前景不樂觀,所以基本上沒有補充招工,很多民工回到家鄉就沒有回來,之后隨著企業訂單的好轉,去年第三和第四季度有一些少量的補充招工,但因為南下的民工不多,企業遠遠沒有把當年應補充的招工量補足。一般來說,春節以后都有總用工量的10%到15%的補充性招工,但今年因為特殊情況需求更多一些。
第二個因素,今年開春以后,由于企業之間員工的正常流動,也造成了10%到15%左右的正常缺口。
第三個因素是今年企業的訂單普遍增加,也新增了企業的用工需要。
這三個因素加在一起,使得我們今年用工的需求總量加大,用工的缺口相對比往年的情況更突出一些。
有20萬招工缺口
經濟觀察網:那么,東莞市今年總體招工需求有多大?
江凌:我們在3月初的時候做了一個統計,東莞地區,整個制造業的用工需求,不包括服務行業,是60萬,如果扣除掉企業之間的正常的流動,因為每年有10%左右用工總量的正常流動,如果按照制造業就業的有400多萬勞工計算,剔除掉40來萬,大概有20萬左右是使新增的缺口,所以如果對東莞來說,我們總共有20萬的用工缺口,所以我們感覺到還稱不上荒,因為我們總的用工量是400萬,20萬也就是5%左右,而我們每年都有3%到5%的用工缺口,今年這個缺口相對增加了一些。
經濟觀察網:如果要解決我們招工難,你認為如何著手解決?
江凌:東莞、整個珠三角地區今年出現用工困難,根本的原因是我們產業水平較低造成的,東莞的企業,特別是制造企業,絕大部分還是勞動密集型的企業,要從根本上解決我們這種用工緊缺的問題,還是要調整的我們產業結構,提升我們的產業水平,珠三角地區要繼續靠廉價的勞動力來維持增長,這種時代已經結束,對企業來說,繼續靠過去的低待遇的方式來用工的時代也已經結束。所以,下一步要更多地通過推動產業結構的調整,來提升我們產業的總體水平,就是在不大量增加地方勞動力的情況下能夠維持經濟的增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