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珠三角地區隨即鬧“用工荒”,作為中山工業重鎮小欖節后用工缺口高達1.5萬。一邊是堆積的訂單讓不少企業提前到初八初九開工,另一邊卻是人員短缺使得企業開工不足。
原因1:經濟回暖,企業訂單增多
在經歷長達一年多的疲軟之后,廣東外貿進出口在去年年底強勁反彈。相關統計數據表明,廣東出口增幅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以制造業為主的小欖鎮也不例外,多數企業的訂單在去年底開始增多,其中以制鞋、內衣、五金等行業為主,用工缺口量不斷加大。
在訂單回升、季節性用工難、勞動力求職人數下降等多種因素的作用下,小欖再現“用工荒”。小欖汽車運輸有限公司副主任余偉進稱,去年返鄉過春節的民工基本已返回小欖。企業出現用工荒主要是因為企業訂單增多,原有的員工人數不足支撐企業正常運轉。
支招:提高工資感情留人
小欖鎮勞動服務有限公司業務經理楊先生稱,小欖鎮工人工資其實并不低,但與長三角等地方企業相比則存在一定差距。珠三角整體工資水平比長三角低,加上求職者當地出臺相關優惠創業政策,或者就業機會,在報酬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很多人就選擇留在家鄉了。這也體現了求職者趨于理性的選擇。
楊經理表示,企業方應儲備一定的人才,不能訂單一少,馬上就裁。適當增加老員工的福利,利用感情分留住老員工。據了解,為讓老員工節后按時返崗,大部分企業都采取開工紅來吸引員工返崗。潔雅制衣廠負責人羅先生向記者介紹,農歷正月十一上班的第一天,準備了2萬多元紅包發給工廠里50多名員工。
原因2:二代外來工流動性強
求職群體的變化也是催生這一輪“民工荒”的原因之一。菊城人才市場負責人陳彩英稱,在目前普工當中,80%以上都是80后、90后的年輕人,與上一代背著竹簍來打工不同,這一代是拎著拉桿箱進城的,除了工資福利外,他們對工作環境、發展前途有著比父輩更多的訴求,也不甘心只從事生產一線的辛苦工作。
這一類工人流動性很強,很多不愿當生產工人,他們雖然也來廣東找工作,卻未必可緩解普工缺口。
支招:培養企業文化給其發展空間
陳彩英表示,70后的外來工因為大多數有了家庭,選擇工作的標準離不開薪酬,但針對80后、90后這兩個群體的人,加薪并不是唯一的手段,有時候相差兩三百塊錢他們都可以接受,甚至小部分人為了追求自由,是工作幾個月再休息幾個月,然后再重新找工作這樣循環。所以,環境是否好、工作是否開心,這些反而成了他們選擇工廠的重要條件。
“隨著80后、90后逐漸成為求職者的主力軍,這一代新外來工對未來的追求發生變化,很多不愿當生產工人。企業要做的不僅僅是提高工資,培養企業文化等軟條件同樣不可忽視。他們更多的是需要培養的空間和計劃。”
“今年節后缺工量其實不算大”
業內人士認為,節后新一輪“缺工”不會對小欖鎮總體經濟產生大的影響,主要對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產生節后短期沖擊。
菊城人才市場負責人陳彩英認為,今年節后約1.5萬人的缺工量其實不算大,很大程度是因為外來工結構性因素影響。訂單增加的多數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對用工量需求量很大,使普工的短缺更為明顯。
“從過去的經驗來看,一般節后一個月左右缺工現象即可得到緩解。相信隨著節后多場招聘會的推出,以及外來工繼續回流,還是可以比較好地促進企業招工用工。”崔汝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