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農歷牛年到來的時候,發愁“錢從哪來”的地方政府終于收到了來自中央政府總額或可高達2000億元的“財政大禮包”。
由于財政部已經獲準代發地方政府債券,在準備送交全國人大審議的2009年度財政預算報告當中,地方財政預算將出現2000億元的“赤字”,這是中國建國以來首度允許地方財政預算出現赤字。
這2000億元的“地方財政赤字”將主要通過代發地方政府債券的形式“彌補”,牛年春節過后,財政部代發的地方政府債券將通過國債渠道發行,并在銀行間市場以“地方政府債券(代發)”的名義予以流動。“大投資刺激內需”的年代,很多既有規則將在牛年被打破。
“地方赤字”開閘
有代發地方債獲準在先(見本報1月5日A1版《中央代發地方債 最早2月開閘》),地方政府的財政預算終于被允許出現赤字。接近財政部的消息人士告訴記者,目前財政部已經完成了2009年財政預算的“草稿”,這份方案將于2009年3月份送交全國人大審議。
“據我所知,這份財政預算方案中,將包括2000億元的地方財政預算赤字。”這位消息人士告訴記者,在此之前,按照《預算法》的規定,地方政府不允許出現赤字,亦不允許發行債券,這一次允許地方政府出現預算赤字,實屬突破。
2008年底,中央政府出臺了為期三年的經濟刺激計劃,投資規模高達4萬億元,隨后,地方政府紛紛出臺自己的配套投資計劃,至2009年1月,地方政府公布配套投資計劃總額已經高達18萬億元,幾乎3倍于2008年中國全年財政收入,這些配套投資的資金來源,地方政府一直未對外界做詳細說明。
山東省發改委的一位官員告訴記者,目前該省對于配套投資的來源,除了中央立項的重點項目由中央財政投資,并優先安排地方銀行信貸投入之外,省政府還尚未有明確說法。目前,中央在地方建設重點項目的配套工程將由地方政府負責投入,除信貸外,地方財政也要予以投入,按照1∶3的比例解決,除此之外,地方財政還要對自己上馬的項目投入資金。
然而,地方財政的底氣卻“普遍不足”。這位官員以山東省的情況為例,這個財政收入全國名列前茅的東部大省,其歷年預算與支出基本保持平衡,一般沒有盈余。在政府一再減稅刺激經濟的情況下,來年財政收入的增長速度已經明顯降低,如果“量入為出”,這些大項目上馬的財政投資,壓力很大。
“幾經權衡之后,財政部認為在嚴格控制額度的前提下,允許地方財政預算適度出現赤字,可以解決這一問題,也可以配合刺激經濟發展、拉動內需的中央經濟工作總體思路,這是首次允許地方財政預算出現赤字的原因。當然,這還要等到3月人大通過審議批準。”一位接近財政部的專家向記者表示。
主要靠發債“彌補”
實際上,如果沒有財政部獲準為地方政府代發債券,2000億元的地方財政預算赤字規模將“很難出爐”,因為按照目前財政部的設計,這2000億元的地方財政預算赤字將主要通過由財政部代發的地方政府債券來“彌補”。
“財政部想不出還有什么其他的渠道能夠彌補這部分赤字。”前述接近財政部的消息人士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2009年1月12~15日,地方政府已經上報了本省發債的規模申請,在此之前,國務院已經對各地方的發債規模、承受力進行了測算,到1月20日,國務院已經下達了分地區代發地方政府債券額度。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2000億元地方財政的“赤字預算”方才出爐。據了解,國務院批準的代發地方政府債券的額度,與此基本相當。按照財政部的思路,這部分赤字主要會通過發行地方債券“彌補”,先確定償還的渠道,再出臺地方財政預算赤字總規模,被視為“安全之舉”。
2008年12月29日,財政部召集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計劃單列市的財政部門主要負責人到北京開會,探討地方發債事宜,與會官員告訴記者,在這次會議上,財政部傳達了由財政部代發地方政府債券的總體精神,并且傳達了三份文件。
這三份文件分別是,《國務院代理發行地方債券的通知》、《財政部代理發行地方債券暫行辦法》以及《財政部關于地方政府債券預算管理問題的通知》。“當時會議上說是看大家有什么意見,現在是定下來了,沒有什么改變和調整。”一位與會官員告訴記者。
按照如是框架,財政部將通過國債渠道,代為發行地方政府債券,地方政府在還本付息日到來時,將本息資金匯至財政部專戶,由財政部代為償還。而在第三份文件當中,明確了對被核準的代發地方政府債券,要納入地方財政預算的赤字管理,事實上,地方財政赤字的“伏筆”在當時就已經打下。
“目前只有省、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可以有代發地方政府債券的待遇。”上述接近財政部的專家告訴記者,從這個角度而言,也只有省、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可以有“赤字預算”,其他級別的城市,仍然不允許預算出現赤字。
嚴管地方負債
“我了解的情況,現在還沒有因此而修改《預算法》的計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地方債務課題組的一位專家告訴記者。因為《預算法》28條雖然規定地方財政不列赤字,但也規定了“法律、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