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周雪松 張孔娟 實 習 生 陳春娣
-深圳樓市困局(二)-
“目前我們的銷售處于停滯狀態,如果樓市一直這樣持續下去,任何企業都可能有問題。”10月26日,碧水龍庭相關人士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銷售難是深圳房地產開發商遭遇的最大困難。在深圳,房企資金鏈普遍緊張,期待政府救市心切。
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試驗田”,這里的樓市同深圳特區一樣,具有榜樣的力量。發軔于深圳的樓市降價潮,從南到北,逐漸蔓延到了包括北京和上海在內的其他城市。
樓市多米諾骨牌效應
用浪琴半島開發商的話說,深圳樓市是“房價上漲太快,下降也太快”。在兩三年的時間內,深圳樓市如同坐過山車,經歷了無限風光的巔峰時刻,也不得不忍受泡沫破滅后異常難熬的低迷歲月。
“在深圳,去年一套房子,往往有十來個人搶。”浪琴半島營銷負責人謝永忠回憶說。在與浪琴半島比鄰的渤海岸,去年房價曾漲到每平方米3.9萬元,隨著樓市迅速降溫,如今該項目房價已降到每平方米1.9萬-2萬元左右,但購房者還是不入伙,有三分之二的房屋正等待買家。
在“最嚴峻的時刻”開盤,由于周邊項目都在降價,浪琴半島不得不采取低價入市的策略,開盤以后還得應對周邊樓盤打折降價的沖擊,加入降價促銷隊伍。據悉,浪琴半島最初單價4萬多元的房子,現在3萬元左右就能買到,購房者還可以獲贈露臺等促銷大禮。
深圳的很多開發商都不得不加入降價促銷大軍。“沒有現金流,必須降價賣樓。”樓市就像排成長龍的多米諾骨牌,一旦第一張牌倒下,其他牌就可能跟著倒下。雖然有開發商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坦言,深圳樓市目前出現的跟風降價行為“肯定有問題”,但也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不降價肯定完了”,一位開發商說。
在深圳,談起內地樓市操盤手或職業經理人,經常會聽到“是從深圳出去的”。當今,很多知名全國性房地產公司總部也都在深圳,如萬科、金地、華僑城等等。
萬科作為樓市降價的“帶頭大哥”,其榜樣的力量也不可忽視。“深圳的房價上漲,一定程度上是萬科炒起來的。萬科過度地放大了它的品牌價值。”一位開發商向中國經濟時報抱怨。在深圳,以前同地段同品質的房子,萬科總要比別的開發商蓋的房子貴1500元左右。而自從萬科率先在全國掀起降價浪潮后,很多開發商都緊隨其后打起了價格戰。
樓市大起大落誰之過?
有開發商認為,深圳房價最新一輪暴漲源自“國六條”。2006年5月,針對房價過快上漲等,國務院出臺了穩定樓市的“國六條”。
“國六條”出臺后,在別的地方多少都打了一些折扣,唯獨在深圳是不折不扣地執行。一不愿透露姓名的開發商表示,當時深圳涉及200個項目修改規劃,推遲入市至少一年,直接造成樓市的供應量減少,加上“國六條”出臺后消費者的購買力在觀望了一段時期后集中釋放,導致房價迅速上漲。
另外,接受記者采訪的多位開發商均認為,土地政策也是導致房價暴漲的主要原因之一。有開發商直言,在現有的土地財政政策下,“政府是最大的開發商”。深圳開發商普遍認為,“地王”的出現對房價的上漲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由于政府通過“招拍掛”方式轉讓土地,希望土地能賣出好價錢,必然抬高房價和導致“面粉貴過面包”現象的出現。
去年上半年,天健集團在福田保稅區拍得的“地王”,樓面地價每平方米高達1.06萬元,業界人士分析,加上其他成本,這塊土地上蓋出的房子每平方米要賣到2萬元才有錢賺,而現在該“地王”旁邊的房子才賣1.5萬元-1.6萬元/平方米。據悉,天健集團拍得上述土地后至今不敢動工。很多去年買地的深圳開發商都不得不放緩開發節奏,或推遲開發,進入觀望狀態。
碧水龍庭開發商深圳榕江實業董事長助理郝媛媛告訴記者,深圳房價大幅下降,說明當前剛性需求不是太大,去年樓市比較火暴,房價上漲較快,主要是靠投資、投機及改善型住房需求拉動,去年“第二套房政策”、“限外令”等調控政策的出臺,上述需求受到打壓,房價迅速下降。
深圳市國土房管局房地產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到,深圳前兩年投資需求過旺,目前購房者集體觀望,主要是受美國金融危機等外部不利因素影響。“若房價進一步下降,適應百姓收入水平,市場很快便會活躍。”王峰說。
而對此,開發商的看法似乎并不樂觀。“如果金融危機進一步惡化,情況可能會更加糟糕。”一位開發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