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教育,醫療和住房支出也是農民一筆不小的負擔。“盡管農村蓋房造價低,但蓋棟新房怎么也得5萬元;看病更不用說了,要是有人得了重病,就會拖垮一家人。”肥城市儀陽鄉村民趙玉蘭說。據了解,大多數農民對新型農村醫療合作持肯定態度,認為減輕了看病負擔,但也有反映實行“新農合”后,某些醫院更傾向于用好藥、貴藥,醫療負擔反增。
記者手記:據山東省衛生廳數據,今年1季度山東省次均住院費用2587.01元,次均門診費用42.3元,分別比上年上漲了8.23%和5.88%,而濰坊、臨沂、菏澤3市次均住院費用比上年上漲30%以上。山東大學衛生經濟研究所所長于保榮認為,相對于城市居民,農村地區社會保障制度十分薄弱,教育、醫療、養老等問題困擾著農民。各地應按照統籌城鄉的要求,盡快建立健全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農村居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切實減輕農民負擔,提高其即期消費水平。
-生活節約,需要因勢利導
農民向來勤儉節約,挖掘農村地區消費潛力,應深入了解農民的消費習慣。
濟南市董家鎮張而村的徐文友依靠種草莓大棚謀生,他家有兩個大棚,年收入約4萬元。“賺點錢都得省著花,哪敢浪費啊!”徐文友說,“像我們家,兩口子一年到頭很少買新衣,衣服穿不爛肯定不會換掉。”由于收入少、負擔重,農民過得很“省”。在臨沂市費縣一戶農村老太太家里,記者看到家里的饅頭都干癟成了“石頭”,還不舍得扔。
“這個還能吃嗎?”記者問。
“怕什么,蒸一蒸一樣吃。”老太太說。
“您別吃壞身體啊,萬一得了病,不得花更多的錢?”
老太太只是笑,說糧食來得不容易。
在山東,農村居民2007年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622元,其中食品支出1369元,占37.8%。這種消費結構,加上農民固有的節約觀念,使其消費需求很難拉動。肥城市安站鎮海濤手機大賣場經理王海濤說,“農民買手機不是為了趕時髦,而是注重實際,只要能及時和家人保持聯系、收發短信就行了。”據他介紹,七八百元的手機在農村最暢銷。
記者手記:以“家電下鄉”為例,山東很多農村家庭早在數年前就已購置了彩電、冰箱等,這幾類“補貼”產品并非農民急需,再加上他們很少“喜新厭舊”,消費拉動有限。兗州市九彩家電商廈經理劉鳳林認為,如果想靠家電下鄉刺激農村消費,就必須擴大補貼的品種并提高檔次。其實,農民生活再節約,也要消費,關鍵看怎么因勢利導。
-改善環境,便利也得安全
以前,肥城市安莊鎮南夏輝村李大姐每隔半個月去鎮上集貿市場或雜貨店購買一些日用品。而今她都是去村里的連鎖超市。“集市大多是個體戶,信譽不如超市,商品質量也沒保證,跑來跑去還累人。”李大姐說,家門口有了超市,買東西既方便又放心,而且不貴。
山東省經貿委市場體系建設處負責人王洪平認為,農民傾向于在村里連鎖超市消費,除了省時、省力,更重要的是通過連鎖這一誠信平臺的建設,有效杜絕假冒偽劣流通,保證商品質量安全,使農民免遭價格欺詐。
但在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泥溝鎮,農民似乎還在延續著“油鹽醬醋找個體,日常用品趕大集,大件商品跑縣里”。記者走進一家小賣店,只見貨品擺得到處都是,很多甚至蒙著一層塵土。店主說,這一帶的醬油、醋都是散賣的,一斤0.5元。記者看見這種醋在包裝袋上沒商標,更沒標注生產日期,只有“食醋”兩個模糊的字,以及一行廠址。
記者手記:農村商業網點建設得如何,不僅關系到農民購物是否便利,更關系到他們能否買到安全放心的商品。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孫玉棟認為,目前部分農村地區的商業流通組織落后,流通成本過高,商業經營能力弱小、設施落后,假冒偽劣時有發生,不能滿足農民日益提升的消費需求。政府應進一步加快農村市場流通體系建設,為擴大農村消費提供便利,為改善農民消費環境提供保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