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吳程濤、段鑄、安卓
編者按
曾經是中國最活躍的經濟群落,如今卻面臨著“前路茫茫”的尷尬,珠三角的制造企業怎么了?
政策導向、成本因素以及行業環境等,都在迫使珠三角的企業做出一個方向性的選擇。要么像候鳥一樣遷徙,要么像烈鳥一樣堅守,多數的珠三角企業目前都處于這樣的彷徨中。本期專題,通過記者對珠三角一線制造企業的深入調查與分析,我們發現:受政策環境和成本因素的影響,珠三角的制造企業不僅在地理位置上正進行著外遷,而且在資金上,也進行著緊鑼密鼓的產業轉移。這些跡象表明:珠三角的制造業經濟目前正處在了一個拐點上——前方可能柳暗花明,也可能萬馬齊喑。
白天的東莞廠房林立,車來車往。但到了晚上,以往一片明亮的工業區中,開始出現不規則的“黑色方塊”。這些“黑色方塊”就是已經關閉的工廠。
近期出臺的《2007年東莞市經濟運行情況》顯示:連續公布了三年的“制造業投資總額”已悄然“隱退”。此外,2007年東莞工業總產值6650億元,雖然增長18.4%,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連續10年增長的“更新改造”投資,更是首次出現了6.4%的負增長。
東莞工業在減速。根據東莞市工商局企業注冊信息表統計, 在2007年8月1日~2008年1月25日近半年間,東莞共注冊了90家房地產投資或開發(不含中介和經紀)公司,平均月增15家,每兩天就有一家房產投資公司誕生。而在這些新增的房投公司中,我們可以隱約觸摸到制造業資本的痕跡。例如在一批東莞新注冊的房產投資公司中,其經營范圍在涉及房地產投資的同時,還兼營制造業。
種種跡象表明,制造業資本正在向樓市移動,一個新的經濟跡象正在珠三角悄然發生。
“東莞”之變
據《2007年東莞經濟運行情況》顯示,去年東莞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841.11億元,比上年增長19.2%,其中更新改造67.46億元,下降6.4%,而在此前的10年間,東莞市更新改造投資除2004年外(增長6.5%),其余9年均保持了兩位數的高速增長。
由于“更新改造”統計范圍包括了企業對原有設施進行技術改造、增建生產車間等投資,因此,“更新改造”增幅下降,直接引發了東莞企業界對東莞制造業增長后勁的擔憂。
據東莞市工商局企業注銷數據統計,2008年1月1日~1月25日,東莞共有365家制造類工商注銷。另據東莞市工商局透露:東莞“三來一補”企業呈加速萎縮狀態,2007年年注銷達440戶,累計登記在冊7417戶,較2006年減少9.61%。
香港中小企業總會名譽會長、東莞潤田服裝工藝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洪啟輝告訴記者:由于珠三角地區還有眾多的中、小民營企業在為大型加工貿易企業配套,因此加工貿易企業的萎縮,將直接影響下游民營企業的生存。
與制造業萎縮相對應的是,東莞房地產投資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
據《2007年東莞經濟運行情況》,去年東莞房地產開發持續增長,投資額達209.42億元,增長27.5%,占全社會投資總額的29.90%,這是自2004年以來,房地產投資占東莞全社會投資總額的最高比例。2004年~2006年,房地產投資占東莞全社會投資總額的比例分別為21.54%、24.18% 和23.26%。
雖然這一數據仍不能充分說明東莞制造業資本大量流向了房地產,但是東莞企業結構正在發生的變化卻值得關注。“外界總是想在‘用途’上統計制造業資本移動到各個行業的比例,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投資渠道太多了,我們只能在來源上進行控制。”一直關注珠三角制造業資本轉移的香港經濟學家郎咸平強調說,“我們只能去分析制造業的環境,如果他們現在生產不賺錢,或者投資股市和房地產賺得比制造業還多,那為什么資本還要留在制造業?”
如果將東莞2007年度民營企業納稅大戶與2003年對比,則會發現曾引領東莞納稅龍頭的制造業,正在逐步退出納稅前10強。在2003年,東莞共有4家制造生產企業進入納稅前10強,其中房地產開發上榜企業僅占2家,其余4家分別為貿易公司、民營酒店和兩家房地產咨詢公司。而到了2007年,在東莞市的民營企業納稅大戶前10名中,僅剩一家制造業企業,其余9家全部來自房地產開發企業,東莞市光大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甚至名列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