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污 長三角謀劃聯動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3日 08:52 中國經營報
作者:何勇 在2008年春節來臨之際,一場50年不遇的大雪讓區域聯動應急成為南中國的迫切話題。 日前,在上海、江蘇、浙江等地召開的兩會中,長三角環境合作與發展的焦點齊聚環境治理。去年太湖流域大面積爆發的藍藻讓長三角的環境合作迫在眉睫。 “環境治理必須走出‘高速公路警察各管一段’的舊思路,形成流域一盤棋的治污格局。政府、企業、行業等要超越各自的局部利益。”上海社科院城市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鴻勝說,地方聯動治污已是當務之急。 江蘇呼吁聯動“治污” “今年省財政投入治理太湖資金20億元以上,太湖流域各市、縣新增財力的10%到20%專項用于太湖治理。”面對污染越來越嚴重的太湖,1月25日,江蘇省代省長羅志軍在200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太湖水環境治理是江蘇環境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 江蘇省政協委員朱曉東教授告訴記者,“20億、10%到20%”是政府治污的具體指標。其中具體措施包括:加大節能減排攻堅力度,堅持結構調整、技術進步、加強管理“三管齊下”,深入推進節能減排;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扎實推進長江、淮河等重點流域和南水北調沿線地區水污染防治工作。 1月28日上午,江蘇省兩會上,無錫代表團圍繞“治理太湖,保護環境”展開專題審議時,“鐵腕、高標準、嚴格、協同”成為江蘇人大代表、江蘇省委常委、無錫市市委書記楊衛澤經常掛在嘴邊上的詞。 楊衛澤表示,太湖水環境問題,一定要采取“鐵腕”措施治污,另一方面要有更高標準、更嚴格的立法和執法。 “同時還一定要‘協同’,環太湖兩省一市、參與治理太湖的各個部門、從事科研的各個學科都要協同努力,形成整體合力,做到步調一致。”楊衛澤說,要盡快完善太湖流域綜合管理體制,形成流域與區域一體化、部門管理一體化、上中下游一體化的太湖湖泊管理機制。引導和保護公眾參與太湖治理的積極性,不斷增強太湖治理的公眾參與性。 環保成為區域焦點 江蘇的呼吁并不孤單。 針對2007年5月底以來發生的太湖藍藻爆發事件,上海市政協課題組專家曾在去年6月中旬赴江浙兩省進行實地調研。上海市政協撰寫的調研報告中說,目前的流域管理體制不能有效地解決流域性問題,癥結就在于,各地方行政管理難以有效銜接,流域機構缺少利益相關方的參與,同時也缺乏統一的流域水環境監測體系和預警應急機制。 顯然,太湖治污絕非一城、一地之力所能及,流域協作治污刻不容緩。 在上海市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上海市市長韓正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推動長江三角洲地區聯動發展、推動長江流域協調發展”將是上海積極實施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更好地服務長江三角洲地區、服務長江流域、服務全國的重要落腳點。 1月16日,浙江省省長呂祖善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同樣強調,在環保方面需要深化與滬蘇的合作。“圍繞基礎設施、科技創新、市場準入、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深化與滬蘇合作”、“擴大江河源頭地區生態保護財政專項補助試點,逐步完善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呂祖善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如是指出。 針對目前太湖流域水環境監測多頭管理的現狀,上海區域專家建議,建立水環境監測與信息共享平臺,對流域省界河流、湖泊等主要斷面實施聯合監測,同時,上下游不同行政區域之間要建立水污染防治信息的互通機制,除了互通存量水污染企業的現狀、環評信息,水污染防治措施外,特別是一旦發生邊界水質異常或上游發生大面積水污染時,上游方應及時主動向下游方通報。在今年上海兩會上,民盟上海市委建議,當前可以在江浙滬三地建立生態利益共享和補償的機制。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