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江瑋 天津報道
當外國資本因為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而開始更多地轉向東南亞國家時,格力并沒有匆忙選擇到勞動力成本低的地方去做投資。
“我想我們并不會因為勞動成本的變化而急急忙忙選擇去一個新的地方。”9月10日,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在天津出席夏季達沃斯論壇期間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她也是今年夏季達沃斯論壇5位導師之一。
對于成本增長問題,董明珠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一個好的企業不是靠低成本、低勞動力來實現企業的成長。“用中國廉價的勞動力來支撐企業的發展本身就是不可取的,我覺得應該依靠自己的技術。”
國際化戰略
對于什么是好的技術,董明珠認為,它需要解決人們普遍關心的兩個問題:環境保護和消費成本。“好的企業是怎么考慮再生資源的有效結合,這個可能是企業發展更加關心的問題。”董明珠說。
在她看來,勞動力成本增長是必須的。改革開放30多年來物質生活發生了變化,環境也在發生變化,生活條件比以前好轉,但同時物價也在上漲,合理正常的消費需要得到滿足。董明珠說,如果格力電器的員工年薪能夠拿到十萬,一些工人在老家的親人可能因為這樣的收入增長帶來很多改變,這是企業家需要思考的問題。
“在面臨成本增長的同時,我們并不是匆忙選擇到低勞動力成本的地方去做投資,而更多的是把在一線的工人從一個普通的工人轉化成為一個技術工人,把人均效率提高上來。”董明珠說。
此前,曾在越南設立生產基地的格力在去年已經退出了越南合資公司。對于撤出越南工廠的問題,董明珠解釋說,在越南投資以后,格力感覺到當地投資環境和合作對象都不是他們認為可信任的,所以做出撤資這一選擇。“但是,這不等于影響我們的銷售,因為我們打的是自己的品牌……反過來,在越南我們的產品銷量還有所增長。”董明珠說。
董明珠此前表示,以前格力電器國際化傾向選擇人工成本較低的地區,未來主要考慮選擇有硬性市場需求并且法制健全的國家。對于格力的國際化戰略,董明珠慣于強調的是“先有市場,后有工廠”的審慎觀點。
格力海外投資的第一站是巴西。格力早在1997年進入巴西市場,并在2001年在當地設廠。2006年,格力電器在海外的第二個生產基地在巴基斯坦建成投產。2011年,格力電器美國分公司在加州成立。
“真正好的國際化是自己的技術在引導世界行業的領導地位,‘走出去’的是技術、品質,那才是真正的國際化,并不是簡單建立工廠就是國際化。”董明珠說。在她看來,中國企業“走出去”,并不僅僅因為到海外市場賺一筆錢,也會為當地帶來經濟效益。
她還談及中國的投資環境。根據格力在海外投資的經驗,董明珠說,中國對于外資企業是“一個最好的投資地方”。“中國的投資環境要比國外投資環境好很多,中國對外資企業的優惠,我認為可以講是比任何國家都做得好。”
在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董明珠提出要有“吃虧精神”。“在‘中國制造’中有一部分企業不爭氣,為了打市場用價格競爭,低價要不就是吃虧,要不就是偷工減料。大部分人選擇的是偷工減料而不選擇吃虧。自然而然名聲就不好聽了。我們格力空調就認為要有吃虧精神,即使打價格戰也要保證質量。”
她對此深有感受。曾經有中東經銷商對她說,能不能到泰國進行生產?董明珠問他為什么,對方回答說,“泰國制造”就好賣,但是“中國制造”要講無數遍才能說服消費者。她還舉了另外一個例子,來自安哥拉的一個經銷商,在銷售了十幾萬臺格力空調之后沒有遇到返修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格力的價格上漲,他也會繼續選擇格力。”董明珠說。
電商戰略
面對電商大戰,格力表現得相對淡定。董明珠一直到去年年底才第一次明確提出格力的電商戰略。
去年12月,董明珠與小米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微博]有一個10億元的賭局。五年之內,如果小米的營業額擊敗格力,董明珠將輸給雷軍10億元。
在今年5月最新公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格力電器方面表示,公司也很關注電商發展的趨勢;但同時指出,盡管這幾年電商銷售增長很快,可是在空調行業的整體占比還很低。
“大家覺得傳統產業跟互聯網是相互矛盾的關系,但實際上我不這樣認為。”董明珠說。在她看來,傳統產業在互聯網時代,最大的改變就是效率和服務方式發生了變化,讓企業更快速地面對市場和服務。
“互聯網能不能代替空調吹風呢?這是不可能的。互聯網對我們來講就是一種工具。”董明珠說。她認為,電商并不能替代線下大賣場的銷售。
“好多人問為什么不跟天貓[微博]不跟馬云[微博]合作,我們不是不合作,如果我們一旦實施這個策略,我們真的能保證消費者利益嗎?如果這點做不到不如不去做。”董明珠說。她強調,有利于消費者的事情一定要做,要做則一定要做好。
“我們會有很完善的規劃,如何貼近市場,讓消費者感受到服務到位,這是唯一要思考的,而不是湊熱鬧。要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贏得這個市場。”董明珠說。
今年夏季達沃斯論壇的主題是“推動創新,創造價值”。在董明珠看來,創新并不僅是技術創新;技術最終是一個結果,創新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包含了企業的文化、制度、管理和人才。如果在這些方面能夠實現很好的創新,最終會有一個好的收獲,取得技術的突破。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