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2日電 由中國制造邁向中國“智造”,科技創新是關鍵。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要以創新支撐和引領經濟結構優化升級,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促進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推動中國產業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躍升。
兩會讓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成績和挑戰成為海內外關注熱點。從高科技產品使用和開發到前沿科學研究,新華社記者與海外業內人士暢談了中國“智造”起飛的現狀與未來。
記者:您知道自己使用的產品是中國研發的嗎?您的體驗如何?
美國洛杉磯,公共大巴1號線市中心車站,正在測試的比亞迪電動大巴在加州暖陽中平緩進站。
女乘客帕蒂:我完全不知道這是一輛中國制造的電動大巴。我感覺坐在上面很舒適。不過這輛車有點窄,如果乘客帶很多包就不太方便。實用車型如更寬大,那就更完美了。
大巴司機史密斯:我喜歡駕駛這種車,和其他車相比,開比亞迪電動大巴的感受很不一樣,開起來感覺十分舒暢、輕松,更安靜和整潔。駕駛空間也十分舒適,轉彎半徑好了很多,感覺人車更為一體,駕駛更自如,這是我最喜歡的部分。
瑞典斯德哥爾摩,少有擁堵,通往號稱“無線硅谷”的基斯塔科技園的高速公路卻有些例外。高峰時間緩慢車流道路旁,是甲骨文、IBM、中興、華為等高科技企業路標。
中興通訊瑞典分公司瑞典籍雇員西萬德:我使用的是中興手機,對此我很自豪。這是我們幾個月前在北歐市場推出的最新型號,它的配置、性能和細節都很好,具備我需要的所有功能,我還用它控制家里所有的音響設備,這部手機是我每天都離不開的工具。
記者:中國研發的產品與歐美同類產品相比有什么特點?差距又在哪里?有什么不適應國際競爭的地方?
美國加州蘭卡斯特市,太陽能發電量超過全市用電量的耗電“凈零”城市。比亞迪北美總部就坐落于此,市內一條街道被命名為“比亞迪大道”。
比亞迪北美總部銷售負責人巴倫登·賴利:中國新技術很好,但我唯一擔心的是設計還不夠出色,不足以讓國際用戶廣泛接受,當然這需要時間積累。日本產品在早期的設計也不漂亮。中國產品需要設計得更漂亮、更酷,雖然中國傳統藝術特點也非常出色,但中國產品如果進入國際市場就必須符合國際用戶的審美觀,必須讓他們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基斯塔科技園內的中興研發中心,西萬德有著北歐人典型的內向靦腆,可是說到中興的產品卻侃侃而談。
西萬德:中興智能手機廣泛使用國際上的高質量配件,雖在中國設計和生產,同樣擁有北歐市場其他高端智能手機的特性。相對于其他廠商中興產品更有價格優勢。
中興在入門級智能手機市場很成功,但目前還無法與其他高端一線品牌的智能手機競爭。要想向更高端的手機市場進發,還必須提高產品的性能和口碑,并提高品牌在消費者中的知名度。
記者:中國科研團隊發表論文的數量增長快嗎?從原創性、前瞻性等標準衡量,這些論文的質量如何?
美國華盛頓,積雪消融,仍有絲絲寒意,《科學》雜志編輯部在初春大雪后第一天恢復工作。
《科學》雜志高級新聞官皮諾爾:用“中國”作關鍵詞在《科學》雜志網站搜索,2010年來自中國的作者發表論文數約為70篇,2013年則有104篇。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搜索方法不是完全科學,但由于我們不記錄作者的國籍,對于中國研究人員發表的成果數量,這是我們所能夠提供的最佳答案。
英國倫敦,天氣不錯,桃花、玉蘭花開,先一步迎接春天的到來。
《自然》雜志執行主編坎貝爾:近年來中國科研人員在《自然》及其子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量快速增長。2008年到2012年,有中國科研人員參與的論文數量占《自然》雜志論文數量的比例從1.5%增至2.5%,在全部《自然》系列刊物里從1.5%增至4.2%。
2013年1月,中國科學院超過日本東京大學,成為亞太地區對《自然》系列刊物貢獻量最大的科研機構,這一增長勢頭還在持續。《自然》雜志編輯部對論文的選擇標準重在其科學發現的原創性和突出意義,以及是否能引發跨學科讀者的廣泛興趣。因此,中國科研人員在《自然》系列刊物發表論文快速增長說明,達到嚴格標準的中國科研成果正越來越多。
記者:近年來,中國科研投資增長很快。和美國、英國相比,中國科研產出的效率高嗎?差距在哪里?從您的經驗看,中國科研體制改革還要注重哪些方面?
美國華盛頓,雪過天晴后是人們對櫻花季節的期待。
皮諾爾:政府對科學的支持非常有助于加快科學的進步。美國科學促進會首席執行官、《科學》雜志執行社長萊什納曾說過“充足的研發支持是創新的根本”,中國領導人清醒地認識到政府對科學的支持增加與驅動經濟繁榮的發現之間的聯系。
英國倫敦,克里南街4號,《自然》出版集團隱匿在安靜的老街里。
坎貝爾:科研成果產出效率是個復雜問題,一個國家在《自然》系列刊物的論文發表數量不足以全面檢驗其科研成果產出效率,但將這一數字與該國科研人員數量相比,可在某種程度上反映這一問題。從這個角度看,中國和美英等傳統科研強國仍有差距,與澳大利亞、新加坡等科研成果總量較小的亞太國家相比,也尚有不足。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科研體制,各國都在尋找投資方利益和科研產出價值之間的最佳平衡。與其他國家一樣,中國仍需繼續獎勵高質量科研成果,同時致力于發揮科研的撬動作用,讓這些成果最終能在更大范圍內惠及全社會。
記者點評:中國制造曾是推動全球增長最活躍的力量之一。當全球經濟艱難復蘇、深刻調整時,中國經濟也步入“轉型換擋”關鍵期,僅靠低成本已經無法讓中國制造成為可持續增長的一個源動力,只有科技創新才能使中國制造化蛹為蝶,向著中國創造、中國“智造”華麗轉身。(執筆記者:李宓,采訪記者:林小春、劉石磊、郭爽、付一鳴、和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