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季建業的學術之路:博士論文被指抄襲欲20萬擺平

2013年10月22日 03:50  北京青年報 
季建業 季建業 法學博士季建業在南京有“推土機”市長之稱,市民稱六朝古都被他“開膛破肚”。攝影/本報記者 薛雷   法學博士季建業在南京有“推土機”市長之稱,市民稱六朝古都被他“開膛破肚”。攝影/本報記者 薛雷

  導讀:2011年1月9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法學樓725會議室,該校法學博士后研究者季建業的出站報告順利通過評審,包括其合作導師在內的5名評審,均是當今法學界的大腕兒。會后,春風得意的季建業瞇著笑眼,與評審們合影。

  現場記錄顯示,專家一致認為,“出站報告的視野廣闊、觀點新穎、資料翔實、論證得當、語言流暢、寫作規范,所提對策建議具有針對性、創新性和可行性,對于農民基本權利保障和農地保護實踐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實踐價值。”

  兩年之后的本月17日早晨,中央紀委監察部官方網站發布消息,證實這名擁有法學背景的省部級高官,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調查。季成為十八大后第十位落馬的省部級高官。伴隨其政治光環的褪淡,博士論文涉嫌“抄襲”、學位與官員身份的曖昧等問題卻如陰影開始顯形。從黨校干部班的學員到法學博士、做名校博士后,官員如此旺盛的“學術追求”,引發公眾遐想。這似乎也成為不少官員落馬后的一個既定規律。有學者對此一針見血:季的學術之路不是個例,權力入侵學術領域在當下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而由此造成的學術腐敗等一系列問題早該值得我們反思。

  身居高位不誤讀博

  季建業在仕途上曾是一名高調的官員,在學術上亦是如此。

  其履歷顯示,早在昆山市任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時,季建業就開始了他的“學術”追求之路。1996年至1998年,季在蘇州大學行政管理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習。據該校負責研究生工作的某負責人介紹,“課程進修班”只是提供給學生研究生的課程,畢業后并不授予學位。不過一年之后,季就正式進入蘇州大學法學院,成了一名正式的在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憲法學。

  昨天蘇州大學以“(季建業被雙規)還未定性”為由謝絕了北京青年報記者的采訪。但北青報記者通過接觸法學院(現稱王健法學院)研究生工作辦公室一負責人了解到,該學院的在職研究生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授課方式。“不管哪一種,在職研究生的課程都和普通全日制研究生一樣,不會有任何壓縮,”“而且都要參加同樣的入學考試,不會給在職研究生打任何折扣。”該負責人說。

  在季建業就讀在職研究生的三年(1999-2002年)里,其職務不斷提升,先后任昆山市委副書記、市長、市委書記;在其就讀的最后一年(2001-2002年),季調任揚州,成為代市長,正式躋身正局級官員行列。2003年開始,季建業繼續在蘇州大學攻讀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專業的在職博士生,師從楊海坤教授。昨天當北青報記者致電楊海坤教授,希望了解季當年在他門下的學習情況,楊答“無可奉告”,隨即掛斷了電話。

  法學院黨委書記胡亞球向北青報記者回憶,季“很勤奮”。“我曾經在圖書館里四次碰到季建業,看到他在查資料。”胡亞球說。不過他也提到,在職博士生的課很少,就是“象征性”的。

  記者在法學院研究生工作辦公室了解到,在職博士生的課程設置和普通博士生沒有任何區別,僅僅是跟上課程就已經很不輕松。北青報記者拿到的一份法學院2013級博士研究生的課程表顯示,博士生們在這一年的基礎課學習中,僅在周末和周一有空閑。據介紹,完成博士生第一學年的學習,不管是不是在職的,都需要到校上課。這個學年過后,才由自己的博導自行安排。

  記者在網上搜索,季建業讀在職博士生的第一學年(2003年9月至2004年6月),剛好是他任揚州市委副書記、市長的第二個年頭。此時的揚州處于城建大發展時期。2003年3月,季在江蘇媒體上大談揚州市的飛速發展,實施“沿江開發大戰略”。“這個時候他是否有精力一邊讀博一邊主政正處于飛速發展的揚州確實有些疑問。”一位與季有過接觸的老師說。

  在讀博士兼任校董

  事實上,在季建業拿到蘇州大學在職博士的學位證時(2006年),他在蘇州大學內還有另一個身份——校董。根據蘇州大學網站的記載,該校2003年開始籌備在多地建立校友會,其中校領導們考察的第一站,就是季建業主政的揚州。2003年12月,市長季建業作為“校友代表”接待了蘇大的領導和老師,介紹了揚州近幾年的建設發展,隨后經“醞釀、協商”,季建業成為了“揚州校友會籌備組”的首位成員。

  2004年5月,蘇州大學召開董事大會,季建業成為“校董事會副董事長”。據記載,蘇州大學揚州地區校友會在2004年9月26日成立,當天季建業才當上該校友會的會長,換句話說,季還沒進入蘇大的地方校友會時,就已先進入了學校董事會。

  蘇州大學董事會成立于2002年12月,由支持蘇州大學建設與發展的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社會團體代表等各界人士組成。據學校網站介紹,董事會的成立為“吸引社會資源支持學校辦學”構建了一個廣闊的平臺。

  《蘇州大學董事會章程》規定了董事們的義務:為蘇大的建設和發展提供資金、物質或其他方面的支持;為蘇大提供各種信息,促進學校與董事單位及社會的廣泛接觸和聯系。同時,章程還規定了校董們享有一些權利,如“對董事直系二代子女報考蘇大的,在政策范圍內予以照顧錄取,在蘇大自主權限內給予優惠;對董事推薦考生,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為董事來蘇州公務提供交通、食宿等方面的方便;為海外董事回國考察、探親、旅游等,提供方便和照顧”。

  季建業參與了學校與社會資源的整合過程。2006年5月20日,蘇州大學部分校董來到揚州考察,洽談招商引資項目。時任揚州市市委書記的季建業“委托”揚州市常務副市長王榮平介紹了揚州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并“熱忱歡迎董事們來揚州投資創業”、“在服務地方經濟建設中實現合作雙贏”。

  2007年,校方與社會資源的合作見到了實效。2007年底,蘇州大學與“蘇州金螳螂建筑裝飾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在原蘇州大學城市科學學院的基礎上,共建“蘇州大學金螳螂城市建設學院”。2008年9月,學院正式更名為“蘇州大學金螳螂建筑與城市環境學院”,即蘇大人嘴里簡稱的“金螳螂學院”。

  值得注意的是,“金螳螂建筑裝飾股份有限公司”正在成為近期坊間熱議的一個對象。在媒體此前的報道中,“金螳螂”和季建業來往甚密,甚至構成了此次季建業下馬的一個主要原因。北青報記者通過向南京當地某資深媒體人求證得知,季建業和“金螳螂”董事長朱興良早在1993年就相識。彼時“金螳螂”還未發家,而季建業的從政范圍還在蘇州市下屬的吳縣。

  耀眼的博士后頭銜

  2006年6月14日下午,季建業在人大明德法學樓601徐建國際學術會議廳獲得了他平生的第一個學術頭銜——人大憲政與行政法治中心客座研究員。當天他在這里發表了題為“農民權利保障與新農村建設”的演講。2009年,季建業出任南京市代市長,躋身副部。8月,《人大校友季建業博士任職南京市代市長》一文出現在人大法學院網站上。3年后,季在這里完成博士后研究的出站評審。

  在季建業落馬后,不少人質疑季作為官員的學術水平及校方的評審程序。

  對此,當年評審之一的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中國憲法研究所所長胡錦光教授稱:“從(季)回答流利的情況來看,他對問題比較熟悉,應該有過研究的。”胡教授解釋,博士后非學位,對博士后的學術考核以出站報告評審為基準。出站報告不是博士論文一樣的東西,評審也并非嚴肅的答辯,而是討論式的,專家提問,研究者來解答。5名老師中,除其合作導師外,其他都是受邀請來當評審。跟博士階段不同的是,答辯后并不需要投票決定是否通過,只是判定是否合格。

  當時,學校對在職人員做博士后研究并沒有限制,對官員也沒有特殊規定,只要在職都可以。博士畢業以后兩年之內可以申請,但校方有完整的申請程序。由于每年名額有限,院方會組織委員會審查、投票,任何申請者都要按照這個程序走。不過近兩年,人民大學對博士后入站提高門檻,要求必須是脫產學習。

  由于季建業的合作導師莫于川教授正在美國,北青報記者未能與其取得聯系。但據另一名當時的在場人員介紹,院方提前一天就給評審老師送了出站報告。當天評審會持續了3個小時,先是陳述,接著專家提問,季回答流暢。他個人認為:“如果對農村農民問題不了解的話,講不了這么長的時間。”

  胡錦光教授表示,此前沒有讀過季建業的學術論著。季曾送過他的博士論文出版物給他,但由于他本人對三農沒有研究,所以沒有讀過。

  昨日上午,相關網站已經撤下關于季建業出站評審會時的所有照片包括與專家合影,但文字介紹還在。至中午,相關網頁已經無法打開。

  另一條看似不相關的信息是,2011年9月,人民大學法學院與南京市政府聯合開展了“南京城市綜合管理立法研究”,該項目由國務院法制辦確定為當年的重點研究項目,并由南京市確立為該市的重大研究課題。

  相關的信息是南京市市長季建業為課題組長之一,且 “課題組在南京期間,還專門召開了季建業博士后證書頒發儀式。韓大元院長受中國人民大學紀寶成校長的專門委托,在儀式上向季建業頒發了博士后證書”。

  20萬欲平抄襲風波

  季建業學術上最惹爭議的是其博士論文被指抄襲一事。

  三農問題研究者張英洪沒想到,因為季建業的落馬,他的一篇舉報對方博士論文抄襲的文章,在沉寂了6年之后又被網友翻出。

  10月18日晚6時,在北京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一間堆滿書的辦公室里,張英洪接受了北青報記者的采訪。

  當初出于“火大”而進行的學術維權經歷,如今再次提及,張英洪說覺得“不算什么了”。當年,張英洪供職于湖南社科院,主要研究農民權益問題。2007年初,在數據庫中看到有自己研究方向相關的博士論文,他便點進去閱讀,意外發現文中大段大段的內容,與自己此前公開發表文章相同,卻沒有標明出處。論文作者為蘇州大學博士季建業。

  “看到他抄襲,我就發火了,寫了質疑的文章發布到學術批評網上。”2007年2月4日,張英洪網上發文《評蘇州大學季建業博士論文〈農民權利論〉的抄襲問題》,提出季建業至少有6處涉嫌抄襲,其中一處約600字的段落,行文幾乎完全相同,卻沒有注明出處,參考文獻中也未提及。證據是張英洪與周作翰合作發表在《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第一期上的文章《論當代中國農民的政治權利》。

  “后來才發現他有官職,我又補充了一下。”季建業時任揚州市委書記,張英洪善意指出:“他關注農民權利,這應該是好事,應該是他治下的農民群眾的幸運,但愿他治理的揚州農民的權利能有所保障。我只是希望他在學術上規范些,并無他意。”張英洪稱,沒過多久,季建業就派人跟他聯系溝通,“跟我的聯系是某高校法學院的一個老師,他先給我打電話,后來還發郵件。”對方解釋稱可能是工作人員整理論文的時候,疏忽了,忘記注明出處。

  “抄襲我這個不是很嚴重,就是學術上的不規范吧。”張英洪稱自己不愿“落井下石”,他現在更傾向于如此定義當初的事件。2008年季建業博士論文出版時,部分引用文字已經增作了注明,盡管不算完整。

  指正季建業抄襲的,還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一名副教授,他在微博中稱季建業博士論文當時抄襲了自己論文3000多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名老師透露,發現自己碩士階段的論文被抄襲后,他就此問題給季建業發特快專遞。當時季曾提出要給他一個20萬元的科研項目作為補償,他未接受。后季的工作人員及某大學的一名老師到上海找到他,解釋情況,最后他放棄追究。

  “官員哪有時間寫論文、做學術?”圈內人士推斷,季建業的博士論文為“槍手”所做。坊間甚至有傳聞:“論文是揚州大學一名教授幫他寫的,答辯前一小時才送到,他本人沒有參加答辯,但此后成為農民問題專家。”知情人稱,這個傳聞也出現在蘇州紀委圈子里。蘇州紀委內部QQ群聊天記錄截圖顯示,有人稱“老季”論文實為替寫。但昨天季的博導楊海坤教授對此未做出回應。

  論著與執政方式相左

  通過不斷增高的學歷、增厚的期刊論文,季建業的“學者型官員”形象得以定位。在公開場合季的頭銜除了官職又多了一重學者身份。公開資料顯示,2006年以后季以研究員的身份多次出席研討會,發表各類論文。有多篇以個人名義在當地黨報以及中央媒體刊發。

  在中國知網,搜索作者季建業,與之相關的期刊、報紙文章能有100多條,內容涵蓋農村法制、南京物流、城市發展、群眾建設等政治、經濟、法制領域。據不完全梳理發現,其僅在期刊上發表的學術論文至少有60來篇,載體如《求是》、《學海》、《群眾》、《法學家》等,機構一欄以江蘇省揚州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居多,最近的一篇發表于今年2月底的《港口經濟》中,距離5月份網傳其“被調查”僅隔兩個多月。這是一位在學術上“多產”的官員,但其文中的觀點與實際的執政理念似乎相去甚遠。在2009年7月發表于《中國黨政干部論壇》的《揚州古城保護的實踐與體會》中,季建業提及“只有保護好古城歷史遺存、建筑風貌和文化符號、民俗風情,才能延續歷史文脈,傳承古代文明,弘揚傳統文化”,“ 古城作為市民生活的空間、經濟發展的載體”……這與其在南京執政時將六朝古都“開膛破肚”、砍伐梧桐樹等形成鮮明對此。

  此外,在2011年發表的《把維護群眾利益作為核心問題來抓》一文中季提到,“利益問題,是群眾的根本問題”,要關注群眾物質利益、尊重群眾物質利益、維護群眾物質利益。”但據媒體報道,他的大拆大建之舉,一直招致民怨。

  “他是行政官員,我不愿意說他是三農專家,像黨國英、于建嶸等這些人才是三農問題專家。”有學者表示,季建業是法學博士、農民權益研究者,更應該有法制觀念,在政策中落實農民權益。但其主政期間大拆大建、片面追求政績的一系列政策,并未體現他的憲政與行政法治知識背景。季不但不能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城市化,相反,還損害了市民的權益,并造成很多財產損失。

  搜索顯示,季建業的論文還涉嫌一稿兩用。《農村土地產權制度的創新舉措——對江蘇省揚州市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的調查與思考》一文2008年6月15日發表于《法學家》雜志,單位為中國人民大學憲政與行政法治研究中心,而同年8月20日,同名文章還出現在《中國合作經濟》中,單位為中共江蘇省揚州市委。

  “像季建業這樣的官博不是個例,權力和資本入侵學術領域,在當下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被抄襲論文的張英洪說。

  文/本報記者薛雷孫靜

  制圖/黎石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猜你喜歡

看過本文的人還看過

  • 新聞網購7日無理由退貨將增加限制 運費自付
  • 體育世預賽附加賽-葡萄牙VS瑞典 法烏大戰
  • 娛樂李天一案女方律師:建議李方主動測骨齡
  • 財經人社部:望參保者自愿延長養老保險繳費
  • 科技央視曝三星手機存設計缺陷 維修漫天要價
  • 博客副教授:北京馬拉松選手隨地撒尿的苦衷
  • 讀書探秘:雍正即位太后烏雅氏暴斃之謎
  • 教育內地生香港死亡遭污蔑被罵蝗蟲 國考報名
  • 姚樹潔:中國繼續充當世界發展引擎
  • 張捷:從糧食角度理解當年柬埔寨災難
  • 葉檀:指責星巴克暴利是愚蠢行為
  • 陳虎:央企副總年薪千萬依據何在
  • 趙偉:上海自貿區比當年深圳特區難做
  • 鐘炬:南沙新區有望成為改革排頭兵
  • 馬光遠:諾獎得主希勒不懂中國房價?
  • 張庭賓:中國樓市泡沫最晚2015年破滅
  • 周彥武:殺光中國人 殺光債主
  • 葉檀:造假者成為股市的緊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