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一財網9月26日報道,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培林剛剛在“國際城市論壇2013年年會”上透露,經濟學家于光遠26日晨去世。
于光遠,男,生于1915年7月5日,上海市人。1936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物理系。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遴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1977年至1986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顧問。1978年兼任馬列所第一任所長。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2006年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新中國成立后曾任中共中央宣傳部科學處和理論宣傳處處長。1964年至1982年任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1975年任國務院政策研究室負責人之一、國家計委經濟研究所第一任所長。曾任第十二屆、十三屆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于光遠代表著作有:《綏德、米脂土地問題初步研究》(與柴樹藩、彭平合著,1942年、延安)、《經濟建設常識讀本》,(人民出版社,1954年5月)、《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探索·1—7卷》(人民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1980—2001年)、《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8年8月)、《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1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主體論札記》(中國財政經濟出版,1992年8月)、《我親歷的那次歷史轉折》(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2008年再版)等。1993年起,開始出版隨筆散文,有《古稀手記》、《窗外的石榴花》、《碎思錄》、《文革中的我》等。主要譯著:《自然辯證法》(恩格斯著)。
于光遠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我國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中的許多重大理論問題都是他率先或較早提出的。
如上世紀五十年代,他在中國率先發起對社會主義經濟的政治經濟學研究,并將這一學科定名為“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他是較早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問題的學者之一;他也是較早主張在中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學者之一;他曾親自參與了鄧小平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的講話《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文件起草;2008年在紀念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他被評選為“改革開放30周年風云人物30年30人”之一。
此外,于光遠還對我國諸多交叉學科的建立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如自然辯證法、國土經濟學、生產力經濟學、技術經濟與數量經濟學、未來學、休閑學等。在偽科學甚囂塵上時,他旗幟鮮明地堅決反對,對制止偽科學的泛濫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