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智 北京報道
近段時間,全國多地高溫來襲,干旱幾乎蔓延了整個長三角地區,農作物受到嚴重影響,杭州部分區縣的地里,還未收獲的蔬菜被高溫炙烤,奄奄一息。在幾千公里外的成都,蔬菜則在持續的強降雨中,被打得七零八落,不少菜地被淹,農民損失嚴重。
“進入7月,由于氣候原因,蔬菜價格上漲幅度加大,加劇了市場對通脹的擔憂。”浙商證券宏觀分析師郭磊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事實上,在機構的普遍預計中,7月CPI將達到2.8%,接近3%的國際警戒線。
不過,8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總水平同比上漲2.7%,環比持平。1-7月,CPI比去年同期上漲2.4%。分析人士指出,數據低于預期,意味著下半年的通脹壓力不大,因此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不會因此有變化,目前來看政策無調整的必要。
物價好于預期
國家統計局8月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CPI總水平同比上漲2.7%,與6月漲幅持平;其中,城市上漲2.6%,農村上漲2.9%;食品價格上漲5.0%,非食品價格上漲1.6%;消費品價格上漲2.7%,服務價格上漲2.7%。
“7月CPI數據符合預期,物價基本穩定,環比回升主要是天氣異常、蔬菜和豬肉上漲所致。”國務院參事室特邀研究員姚景源表示。
從分類數據看,食品價格環比持平,非食品價格略有上漲。食品中,豬肉和蔬菜價格上漲相對較多,鮮果價格下降較多。
“食品因素因為在CPI中權重較大,因此更容易影響到CPI的統計結果。”郭磊表示。
事實上,進入伏期后,全國蔬菜價格在高溫天氣影響下持續上漲,除少數夏季時令蔬菜外,多數蔬菜價格出現季節性上漲。在一些地區,多場暴雨不僅給菜農采摘帶來困難,而且導致部分地區蔬菜受損嚴重,隨后緊接著持續高溫,在田蔬菜有爛根、烤干現象。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月下旬50個城市主要食品平均價格變動情況顯示,在監測的27種食品價格中,上漲的高達20種。商務部監測的數據則顯示,受持續高溫天氣影響,7月下旬,18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比前一周上漲3.4%,豬肉價格比前一周上漲2%。全國菜籃子產品批發價格指數連續四周上漲,其中,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中21種價格上漲。
“豬肉和蔬菜價格上漲與今年7月的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有很大關系。7月豬肉價格環比漲幅1.7%;蔬菜價格環比上漲2.2%。以上兩項合計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11個百分點。不過,鮮瓜果大量上市,價格環比降幅為6.5%,影響CPI環比下降約0.14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撰文表示。
“從同比數據看,7月份CPI同比漲幅中的翹尾因素雖然比6月份減少了0.1個百分點,但由于CPI環比上漲0.1%,新漲價因素也因此比6月份增加了0.1個百分點。由于新漲價因素增加部分與翹尾因素減少部分相互抵消的緣故,所以7月份CPI同比漲幅與6月份相同。”余秋梅表示。
調控政策“不出手”
不過,盡管7月物價好于預期,但經濟學家對第四季度CPI仍然持保留意見。
8月9日,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發布的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顯示,在百位經濟學家的問卷調查中,認為物價將持續溫和上漲的人占了大多數。
“7月份CPI主要由蔬菜價格上漲驅動,所以通脹壓力并不大。但受政府提高糧食收購價格,以及國際油價上漲等因素疊加影響,下半年食品價格上漲有望加快,通脹壓力將大于上半年,CPI漲幅可能達到3%以上。”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副主任呂隨啟表示,在美元升值導致的輸入性通脹壓力減輕的前提下,未來通脹壓力仍然不容忽視。
“如果CPI到3%以上,所有的基本面利好可能都會被掩蓋,通脹擔憂將會極大地增加風險溢價。”郭磊表示。
8月1日,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在國新辦就當前經濟形勢與前景情況吹風會上表示,今年全年物價不會有大幅抬升,總體來看翹尾因素是減弱的,新漲價的因素也比去年要低,預計全年物價水平或將在2.4%-3%的區間內,不會超出年初設定的3.5%的上限。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微博]則認為,今年下半年CPI雖然會略有上升,但仍將處在3%以下,由于通脹壓力不大,下半年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不會出現大的調整。
“預計下半年經濟增長不會明顯回升,出現回落的可能性也不大,而通脹水平下半年相較上半年略高,經濟基本面不支持加息也不支持降息。”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表示。
市場分析師判斷,總體上,預計政府在各方面政策制定上會繼續以“穩健”為主。
不過,也有不同觀點。長城基金宏觀策略研究總監向威達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由于宏觀經濟尚未好轉,中小企業仍面臨各種問題,央行應該對貨幣政策進行更加靈活的調整,比如降低基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將貨幣政策的穩定性和適應性結合起來,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財政政策方面,應該進一步研究減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