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4月5日訊(記者 木 易) 塞浦路斯對存款征稅和申請救助,引發新一輪歐債問題,成為全球焦點。對此,商務部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亞洲各經濟體在合作方面應該充分考慮其中的潛在風險,最重要的是增強亞洲各國內部的相互合作。可以預見,在即將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上,如何建立亞洲各國之間的預警機制,或將成為探討的重點。
亞洲新興經濟一體化進程加速 歐債危機沖擊經濟增長
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將于4月6日至8日在海南博鰲召開,主題為“革新、責任、合作:亞洲尋求共同發展”。論壇前夕的通氣會透露的信息稱,亞洲各國家和地區需要把注意力聚焦到共同發展上來,拿出革新的勇氣,共同行動,實現合作共贏。
論壇前夕,博鰲亞洲研究院連續發布三份報告,對后金融危機時代,新興經濟體和亞洲國家的發展狀況及面臨的問題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其中一份報告顯示,亞洲貿易依存度總體已處于較高水平,仍有發展空間;與此同時,正在進行的幾個重要的自貿區談判,這將使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明顯加速。
不過,現實的挑戰也日漸清晰。作為博鰲亞洲論壇的秘書長,周文重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亞洲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正面臨日益復雜的挑戰。
一方面,發達經濟體短期內難以全面復蘇,對外依存度較高的亞洲經濟體,將面臨海外市場的常態化疲軟;而另一方面,亞洲各經濟體在經歷了較長時期的高增長后,自身結構性矛盾與制約日益突出,必須進行結構調整,開發新的經濟增長點,必須盡快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
確實,2012年歐債危機持續蔓延以及美國經濟復蘇乏力,已經開始給亞洲國家帶來沖擊。不僅中國、印度的經濟增長大幅放緩,歐債危機的影響也在向其他的亞洲國家擴散。
全球經濟復蘇至今已達3年,但復蘇步伐依然沉重,經濟增長速度仍顯低迷。2012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IMF)預測數據顯示,2012年世界經濟增速為3.3%,比2011年下降0.5個百分點。其中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速為1.3%,比2011年下降0.3個百分點;新興市場與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增速為5.3%,比2011年下降0.9個百分點。
對此,不久前發布的《亞太藍皮書:亞太地區發展報告(2013)》認為,2012年亞洲新興經濟體普遍經歷了增長率放慢的過程,其原因主要是歐債危機沖擊。今年,亞洲新興經濟體增速預計只是略有回升,其原因是歐元區擺脫主權債務危機將是一個長期過程。中期內即便亞洲新興經濟體還能繼續領先于全球經濟,也難以恢復到國際金融危機前10年的高速增長狀態。
藍皮書還認為,亞洲新興經濟體要維持高速可持續增長顯然不能再依賴于原有增長模式。過去4年的經濟走勢證明,如果不進行經濟改革與經濟結構調整,國際金融危機的后遺癥將成為亞洲新興經濟體未來發展的最大障礙。
吸取歐債危機教訓 專家稱應充分考慮風險
塞浦路斯對存款征稅和申請救助,引發新一輪歐債問題,塞浦路斯的舉動已經成為全球的焦點!督洕鷧⒖紙蟆废⒃饨绶治稣J為,雖然塞浦路斯日前已經與歐盟其他成員國達成了新的救援協議,但這并不能讓市場徹底放松。深層次制度問題,使得市場對于歐元區的擔憂與日俱增。
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前主席邁克爾•博斯金在出席日前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間隙接受上述媒體采訪時坦言,歐債危機真正的結束必須要等到歐洲的領導人決定由誰最終來為這過去十年產生的債務埋單,也要找到讓高債務國家降低債務水平但同時又不會摧毀其經濟的方法。歐債危機的解決還在半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五年內不會有結果。
“任何一件事,都可以看做為雙刃劍,在看到建立一體化帶來的紅利時,應該更加重視它帶來的負效應”,商務部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白明在接受中國網財經頻道采訪時表示,亞洲經濟體應該在合作方面應該充分考慮其中的潛在風險。
白明認為,目前包括東盟在內的合作組織都在謀求各自對發展的拉動作用,初期的便利,并不能掩蓋其中的問題,并有可能喪失已經獲得的利益,尤其是出口導向型為主的國家,“現在最重要的是增強亞洲各國內部的相互合作,建立亞洲各國之間的預警機制”,白明說。
盡管只有兩個國家處于亞洲,但對于亞洲新興經濟體,如果建立預警機制以對應潛在風險,在近期舉行的金磚國家峰會上,建立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和開發銀行的可行性,為此提出了更多新思路。
媒體分析認為,金磚開發銀行將不僅能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提供更為充足靈活的資源,也會提高金磚五國在現有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中的影響力。此外,這個新興的金融機構亦能幫助規避來自發達國家的經濟波動和貨幣貶值風險。
同時,對于高速發展的新興經濟體來說,建立應急儲備基金,還有著特殊的意義。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院長李向陽看來,目前全球發達國家面臨的風險,主要來自財政領域;而新興經濟體主要面臨的風險,則來則金融領域。因此,應急儲備基金的建立,可以說在推動金磚國家金融領域合作方面,能夠找到各國利益的一個交集。
中國對亞洲經濟增長貢獻率過半
亞洲開發銀行日前公布的最新一期《亞洲經濟一體化監測》報告稱,在貿易和旅游業不斷發展的帶動下,該地區最近克服了全球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影響,亞洲國家和地區的一體化程度在不斷加深。除了區域內貿易和旅游業一體化的發展之外,亞洲資本市場也更加緊密相連。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中國對亞洲經濟發展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50%”,中國前任外交部長楊潔篪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表示,2012年,中國與周邊國家貿易額達到1.2萬億美元,超過了中國與歐洲、美國的貿易之和。
楊潔篪表示,在區域合作方面,中國和東盟國家建立了發展中國家之間最大的自貿區,上合組織制定了首個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中日韓自貿區、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談判均已正式啟動。
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執行院長姚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粗略統計,全世界自貿區的協定有數百個。這么多自貿協定只是不同的模式與方式,關鍵問題不在數量的增減,而是實施情況的好壞,它們都代表了建設自貿區來推進區域一體化建設的潮流。
對此,白明認為,中國將在應對外部經濟風險中起到主導作用。在他看來,很多亞洲國家過分依賴歐美市場,在目前的情形下挑戰越來越多。在未來的經濟全球化中,中國既要加強自身作用,又要增強自主性,不被別人牽著走,這樣才有能力對應挑戰。(中國網財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