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長沙市市長張劍飛:
不要一見到債務就害怕
周慧;周乾憲
見習記者 周慧 實習記者 周乾憲 北京報道
今年2月末,長江中游城市群四省會在武漢簽定《武漢共識》。在此次全國兩會上,長沙、武漢、南昌和合肥四省會城市市長再次集體發聲,并各自帶來《關于大力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議案》。
3月6日,張劍飛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建議盡快將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培育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同時,這位被媒體稱為“學者型官員”的市長,也暢談長沙的區域發展環境和定位,城市投資熱潮以及對地方政府債務的看法。
長江中游城市群
可成新型城鎮化突破口
《21世紀》:長江中游城市群目前處在一個什么階段?
張劍飛:在國家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中,長江中游城市群是重要的節點區域,承東啟西,接南轉北;在國家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中,長江中游城市群是重要載體。從湖北宜昌到安徽馬鞍山,長江中游地區涵蓋了37個地級以上城市,城鎮化水平較高,長沙、合肥、南昌、武漢四個城市的城鎮化率分別達到69.4%、66.4%、68.2%和72%。在東南沿海地區城鎮化已達到較高水平、西部地區承載力又有限的情況下,長江中游城市群可以成為新型城鎮化的重要突破口。
《21世紀》:目前長江中游城市群主要想獲得哪些政策支持?
張劍飛:我們建議,第一,將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納入國家正在制定的《全國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規劃》等相關規劃;二、加大城市群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力度,支持城市群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在長沙、合肥、南昌、武漢開展擴大內需長效機制試點,在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布局上向長江中游城市群傾斜。支持城市群吸引國際資本和承接產業轉移,比照西部大開發政策,實行15%的企業所得稅率。支持城市群完善區域創新體系,打造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最后希望將長江中游城市群確定為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不要一見到債務就害怕
《21世紀》:目前經濟下行的情況下,請結合長沙的情況來談下,地方政府 如何應對?
張劍飛:一方面,未來發展很重要的切入點,還是科技創新。投資仍然是我們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我們有這么多江河湖泊要治理,生態要修復,環保可以成為一個重要的投資領域。就說地鐵,歐洲幾十萬人口就有地鐵,我們兩三百萬人口的城市,才剛開始修地鐵。不要一談投資就色變,以后投資還是很重要的動力。從宏觀經濟形勢來看,現在發展外向型經濟,出口受影響;擴大投資,遇到融資瓶頸;擴大消費,群眾的消費能力有限;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切入點在哪里。我們也希望中央有更加明確、更加有針對性的措施。
《21世紀》:在擴大投資的思路下,政府如何控制政府的債務水平?
張劍飛:關于擴大投資,我想講一下。首先,不要一見到債務就害怕,歐洲、日本和美國債務都很高。不是說債務就是壞的。第二,任何重大基礎設施,都很難用當期財政收入來支撐。比如地鐵,如果地鐵要服務100年,用三年的財政收入來支撐100年也不公平,所以用未來的錢做既服務于當前,更服務于長遠的事,是完全可以的。中國2012年全年GDP是519322億,地方政府債務達十多萬億元。而日本債務幾近GDP的兩倍。所以,對待債務水 平,一方面要警覺,另一方面也不要因噎廢食。
《21世紀》:關于政府職能轉變,最迫切的是什么?
張劍飛:我認為,在競爭性領域政府制定規則,在社會事務領域政府應該介入更多一些。關于社會管理,一方面強調政府對社會的責任,同時也強調公民的社會責任。每一個公民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主體,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任何一個社會,公民都不能躺在政府身上,政府代表所有公民的利益,政府資源不會傾斜在某一個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