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國內財經 > 2012年三季度經濟數據 > 正文
【財經網專稿】記者 鮑喆 10月10日,《證券市場周刊》對26家機構進行的預測調查顯示,10月份CPI、PPI同比增長預測均值分別為2.1%、-2.9%。較8月真實值(CPI 2%、PPI -3.5%)有所回升,機構認為短期通脹走勢溫和,CPI或在11、12月出現一定回升。
按國家統計局日程,9月份真實數據將于本月15日發布。
數據顯示,10月CPI同比增速預期的最大值為2.4%,最小值為1.7%,中值為2.1%;PPI同比增速最大值為-1.9%,最小值為-3.9,中值-2.8%。
CPI方面,超半數機構認為10月的CPI同比增速將超過8月的真實值2%,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市場認為四季度CPI會出現明顯反彈。機構認為,短期內CPI不會出現明顯波動,季節性因素干擾下,CPI將緩慢回升,通脹壓力并不大。
國泰君安宏觀研究員汪進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未來通脹壓力并不會很大,CPI同比增速將維持緩慢回升的過程,這種走勢主要是受到季節性因素等各方面干擾。
接受記者采訪的分析師均認為,相較于往年,對CPI影響最大的食品價格近期并沒有出現顯著上漲,這也是10月CPI不會出現明顯上漲的主要原因。
對于食品價格中影響最大的豬肉價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鄧郁松告訴記者,從目前生豬存欄量的情況來看,豬肉價格還不存在大幅上漲的條件;而從貨幣因素、需求因素來判斷,它們對通脹也還是抑制作用,所以短期CPI主要還是窄幅波動。
對未來通脹走勢更為樂觀的東北證券(000686.SZ)宏觀分析師王國兵在接受記者書面采訪時也表示,預計10月農產品價格繼續下行,而豬肉價格也不會明顯上漲,因此,10月CPI的環比要小于7-9月,甚至不排除為零。
那么歐元區、美國貨幣寬松政策在9月下旬的相繼推出是否會對國內的通脹水平產生顯著影響?機構的答案是否定的。
王國兵認為,短期內,國際寬松的貨幣環境對國內通脹影響有限,他分析了三方面原因,一是從QE2和扭曲操作看,目前的寬松對資產價格和大宗商品的推動小于QE1;二是中國自身因素,需求和經濟復蘇都僅是溫和復蘇,對原材料和大宗商品的拉動有限;三是國內貨幣政策雖然總體寬松,但不像上一輪寬松,貨幣對物價的推動也在減弱。
汪進也表示,歐美寬松政策可能會導致PPI出現持續回升,但是從PPI到CPI的傳導速度還是比較緩慢的。預計8、9、10月份CPI仍將維持偏低走勢,到四季度會有個反彈。到12月CPI同比增速可能會回升至2.4%,3季度CPI同比增速或為2.3%;鄧郁松預計全年CPI同比增速大概在2.8%左右。
PPI方面,僅2家機構認為10月的PPI同比增速會較8月3.5%繼續惡化。
王國兵表示,PPI增速將在9月企穩,10月出現明顯回升,而在去庫存接近尾聲情況下,企業降價動能不足,當前鋼材、動力煤、有色等都以及國內出現企穩或者回升。因此,預計10月份PPI環比接近0-0.1,同比將明顯回升,另一個因素則是翹尾因素,到10月將比9月收斂0.7%。
對于未來的貨幣政策,王國兵認為,雖然年底可能進入新一輪的物價回升,但這一輪將是溫和通脹,政策空間很大,四季度仍可能1次降準或降息,而東北證券更傾向于降息1次。
參與本次《證券市場周刊》“遠見杯”預測調查的機構包括中國銀行(601988.SH/3988.HK)、工商銀行(601398.SH/1398.HK)、中國農業銀行(601288.SH/1288.HK)、安信證券、高盛高華、中金公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信息中心、中信證券(600030.SH)、申銀萬國(微博)(0218.HK)、招商證券(微博)(600999.SH)、海通證券(600837.SH)、國泰君安、光大證券(601788.SH)、銀河證券、中銀國際、領先國際、宏源證券(000562.SZ)、東北證券、民生證券、湘財證券、平安證券(微博)、中信建投、聯辦旗星、陽光保險。
(證券市場周刊供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