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國內財經 > 成品油價年內第三次上調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8月9日消息,發改委將于10日零時上調成品油價格,上調幅度為汽油390元/噸,柴油370元/噸,這一幅度低于此前多家咨詢機構的預測,按照上調之后的批發價格測算,北方煉廠將繼續處于虧損狀態,南方煉廠則能實現盈利。
此次發改委在達到調價機制條件后迅速上調油價,不過幅度比機構預測值稍低。此前卓創資訊、隆眾資訊、金銀島等多家大宗商品資訊中心監測到的三地變化率均在7%左右,預測上調幅度約為400元/噸。
隆眾資訊分析師王釗認為,按照發改委公布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 當國際原油價格低于每桶80美元時,按正常加工利潤率計算成品油價格。高于每桶80美元時,開始扣減加工利潤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潤計算成品油價格。這意味著當國際油價高于80美元時,國內成品油價格的上調幅度通常將小于國際油價的上漲幅度。目前WTI已達93.35,國際油價處于相對較高水準,按照管理辦法收窄上調幅度也在情理之中。
油價上調之前,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曾在報告中指出,自去年8月以來,煉油業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今年1-5月,累計虧損超過166億元,且呈逐步擴大趨勢,被認為是在為漲價造勢。
不過,根據卓創資訊的監測數據,今年上半年煉廠的確多數處于虧損狀態。對于中石油、中石化等主營煉油廠而言,卓創資訊模型顯示,若此次發改委上調370-390元/噸,其相應的汽柴出廠價均會同幅度上調400元/噸,屆時將減少主營的煉油利潤虧損,北方煉廠的虧損額度將從調價前每噸305元減少至每噸113元,南方煉廠將扭虧為盈。
不過,對于主營煉廠的虧損,山東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方煉廠負責人認為,這和原油進口價格較高有關,由于原油進口大權牢牢把握在少數央企手中,即便是民營企業家在海外找到了較為便宜的油源,也無法將之進口到中國,價格高昂的進口原油使得煉油廠成本居高不下,利潤大幅壓縮。
國內民營企業呼吁開放原油進口資質已經多年,但6月份多部委密集頒發的鼓勵民資進軍能源領域的意見中,對該問題未著一字,原油進口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將繼續由少數企業壟斷。(淑靜 發自北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