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國內財經 > 聚焦中央部門三公經費公開 > 正文
據新華社電 隨著中國地震局19日零時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了2011年決算書,備受關注的新一輪中央部門“三公經費”公開正式拉開大幕。這是繼去年之后,中央部門第二次向社會公開“三公經費”等信息。截至19日下午19時,已有92家部委在其官方網站上公開了部門決算及“三公經費”等情況。
數據顯示,2011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支出93.64億元。其中,因公出國(境)費19.77億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59.15億元、公務接待費14.72億元。2011年中央行政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履行行政管理職責、維持機關運行開支的行政經費,合計899.7億元,比上年增長1.42%。
2012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79.84億元。其中,因公出國(境)費21.45億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43.48億元、公務接待費14.91億元。
國家稅務總局去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213834.9萬元,全年支出決算203842.15萬元。數據顯示,2011年國家稅務總局“三公經費”中占大頭的是因公出國(境)支出決算1130.34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決算137078.69萬元;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65633.12萬元。
■亮點
截至19日下午19時,92家中央部委在其網站上公開了2011年度部門決算及“三公經費”等情況。這是中央部門繼去年首度向社會公開“三公經費”之后,第二次向社會公開“三公經費”預決算情況,并首次分部門公開行政經費。與去年相比,今年公開有哪些亮點?記者在追蹤各中央部門公開內容的同時,采訪了業內權威專家。
公開更加迅速集中
與去年中央部門首次公開“三公經費”持續時間較長不同,今年各中央部門在19日當天“爆發式”集中亮相。
按照有關規定,今年6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查批準2011年中央決算后,財政部要在20日內批復中央部門決算,中央部門收到財政部批復后陸續向社會公開決算。
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對記者說,“同時同步集中公開,并且大部分出現在部門網站的顯著位置,中央部門今年公開的態度更值得肯定,更顯規范與及時,有助于公眾更好了解情況。”
“三公經費”亮“細賬”
查看已經公開“三公經費”的部門網站,一系列細化公開的舉措引發關注。
“與上半年公開部門預算一樣,此次各部門決算公開不僅統一了格式,而且內容更加細化,普遍增加了部門職能、機構組成等說明性材料,有的還提供了一年來的事業成效,更方便公眾對比了解情況。”白景明說。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在“三公經費”細化上亦有突破,比如詳細說明了與“三公經費”支出相關的車輛購置數及保有量、因公出國(境)團組數及人數和公務接待等情況。
此外,今年相關部門在決算公開的文字說明中增加了名詞解釋,對預決算、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方面的專業名詞進行了說明,對“三公經費”、行政經費的概念進行了解釋。
記者與去年對比發現,今年中央部門公開的決算內容更加豐富,決算表格由2張增加到6張,并對各項收支數據作出詳細解釋,此外還增加了大量圖表便于公眾理解。
部門行政經費首亮相
與去年相比,今年中央部門決算公開一大亮點是各行政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的行政經費首次向社會公開。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僅在公布2010年中央決算時向社會公布了中央行政經費的總數,今年在繼續公布總數的同時,首次公開了各行政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的行政經費支出情況。
不過,記者仔細梳理各中央部門網站發現,在公開部門決算的部門中,并非所有部門都公開了行政經費。對此,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指出,這是因為行政經費專指行政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履行行政管理職責、維持機關運行開支的費用。因此,不屬于行政經費統計范圍的部門和單位,就沒有行政經費的公開內容。
■案例
海關公車支出超4億
財政部出國費用占三公支出近六成
財政部決算顯示,2011全年“三公經費”支出決算4620.77萬元,其中,因公出國(境)費用最多,占56.09%,公車花費占36.36%,公務接待費占7.55%。今年財政部公開“三公經費”重點在細化上下功夫。
再比如2011年海關系統“三公經費”預算共51218.43萬元,支出50242.82萬元,對于公車支出超4億元,海關總署稱,海關實行垂直管理,下轄機構多,監管區域大,大多機構設在沿海、沿邊等邊境地區,點多、線長、面廣。同時,海關承擔著國家賦予的稅收征管、貿易監管、打擊走私、維護國家政治經濟安全任務。鐘和
■釋疑
不足百萬到超20億
部門差異為何這么大
目前各部門“曬”出的“三公經費”賬單,從不足百萬到超過20億元,不同部門間差異很大。
“部門職責不同,‘三公經費’會存在差異,這是正常現象。”白景明說,有的部門職能特殊,用車較多,如公安部,執法用車很多;有的代表政府外交活動很多,如商務部,出國費用會相對多一些,因此不宜直接就數字簡單作比較。
此外,不同部門人員數量不一,也導致“三公經費”產生差異,特別是實行垂直管理的單位,由于財政供養人員較多,其“三公經費”相對較高。
白景明指出,“有的部門是中央垂直管理單位,支出規模是由幾千個單位匯總而成,支出金額較大是一種客觀事實。”白景明表示,部門支出是否正當、合理,要結合部門工作職能、承擔的任務、機構設置和人員數量等實際情況綜合分析判斷。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更是新舉一例說明:比較總數很不科學。去年國家稅務總局公布三公經費是就曾經因為數額的龐大而受到質疑。這其實與它垂直管理的組織機構有關系。欣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