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是其他國家和地區重新開采資源的好時機;建立稀土產業的國際競爭機制,而非中國一家獨大,才能更有利于新能源技術的長久發展
財經國家周刊報道 自中國宣布減少稀土資源出口至今,國際上要求中國擴大出口、尋找替代資源之聲不絕于耳,美國也欲在WTO指控中國囤積稀土。
在國外輿論的責難聲中,中國稀土行業整頓面臨怎樣的困難?國外紛紛尋找替代資源,對中國的稀土市場有怎樣的影響?為此,《財經國家周刊》采訪了中國稀土學會秘書長林東魯、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宏前。
稀土整頓旨在保護資源
《財經國家周刊》:有國外媒體認為,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將給歐美國家綠色產業發展帶來直接影響。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些輿論?
林東魯:與稀土相關的綠色產業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和照明顯示領域,大多使用稀土永磁材料和發光材料等,對于這些材料中國沒有任何出口限制,國外企業可以直接從中國進口這些材料,也可以在中國投資以稀土為原料的深加工產業來滿足本國綠色產業的需求。
我們控制稀土出口,旨在保護資源與環境,有利于世界綠色產業的長期發展。中國稀土資源僅占世界稀土資源的30%,若不加控制,資源枯竭之時才是對世界綠色資源的重大打擊。現在正是其他國家和地區重新開采資源的好時機,建立稀土產業的國際競爭機制,而非中國一家獨大,才能更有利于新能源技術的長久發展。
《財經國家周刊》:據外媒報道,美國欲搜集證據,向WTO指控中國囤積稀土,中國對此有什么應對措施?
林東魯:指控中國的目的是為了爭奪中國的稀有金屬。WTO的貿易規則主要是反對限制進口、封閉市場的行為,沒有規定不能采取限制本國產品出口的措施。中國并沒有囤積稀土,此次對稀土生產和銷售方式的調整,是考慮到因多年無序競爭導致了稀土企業散、亂、小的局面,生產和市場很不穩定,目的在于合理利用與開發稀土資源。
“高科技產業轉移”之憂
《財經國家周刊》:一方面,西方國家抱怨中國采用出口配額,是為了引外企將高科技工廠設在中國;另一方面,國內又擔憂外國企業在稀土分離和應用技術上給中國制造壁壘,將引發貿易戰。應該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王宏前:我們的產品出口有配額,但是外國公司在中國國土上設立的企業卻不受配額限制。現在配額雖然沒有增加,但稀土仍能從很多別的途徑流入國外市場,這樣通過國內、國外兩種方式滿足了外國公司對稀土的需求。
外企不會將高科技企業設在中國,他們只是將需求通過某種方式轉移到中國國內來。實際上中國很多稀土相關技術已經達到高標準,所以壁壘不會形成。我們國家的稀土民用產業是走在前面的,高性能磁性材料、發光材料和動力電池這三方面的研究和應用并不落后。
林東魯:西方真正擔心的是中國控制稀土出口之后,相關高科技產業向中國轉移。但任何一個國家在資源開采的同時都伴隨著積極發展高新技術,這是必然趨勢。
在技術方面,中國稀土分離冶煉技術國際領先,是世界上唯一能大量提供各種品級規格稀土產品的國家。中國又在“十二五”規劃中將開發稀土材料高效清潔和循環利用技術列為重點項目之一。
就產業鏈來講,處于中游產業的發光、永磁、儲氫和催化材料等已有很大進步。目前我們下游產業發展受到諸多限制,除核心技術外,還受到先進制造技術和系統集成技術的限制。這種情況在各產業都是一樣的,國家整體工業和科技標準化還有待提升。
大企業兼并整合模式
《財經國家周刊》:國家在整合稀土行業方面具體措施是什么?有哪些困難?對業已形成的產業鏈有什么影響?
王宏前:稀土產業的整合最終需通過國務院確定。這次將對輕稀土產業和中重稀土產業分開整頓。國家需要國有企業或者國有控股企業來領頭開發資源,用先進的開采、冶煉技術保護資源,并有足夠雄厚的實力進行未來應用領域的研究。
林東魯:稀土行業整合受到各種利益、民營與國企、地區和部門之間多方牽扯和限制,所以這個過程不會一帆風順。這時候就需要政府政策推動,以大企業、大資本進行兼并整合的模式是可以推廣的。
雖然整合行業能穩定市場,有利于下游產業健康發展,但是國家政策上也要防止壟斷的形成,防止稀土產品價格過高對下游產業造成壓力。
《財經國家周刊》:中國在確定稀土定價權中,除了發布統一的定價制度以外,還有哪些措施?制定定價權還會遇到哪些困難?
林東魯:一是企業太散,二是雖然意識到這個問題,但需要有策略的推進。我們可以從鐵礦石中得到借鑒,資源集中在兩三家大公司,建立聯盟,或者歐佩克這樣的組織。對外應注重以企業為主體,而不是政府。比如美國向WTO指控中國,那是指控中國政府,如果指控企業,那么政府作為第三方就可以化解矛盾。所以說要解決矛盾,不是成為矛盾的當事雙方,而是站在第三方的位置上。
國外開采影響不大
《財經國家周刊》:國外正在積極地尋找替代資源,并預備重新開采稀土礦,這對中國的稀土行業有什么影響?
王宏前:國外能開采最好,除了價格可能會受到影響外,對國內企業沒有什么影響。
林東魯:若說影響,可能對中國輕稀土的需求會減少,對于中重稀土企業沒有太大影響,因為輕稀土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目前中國倒是應該注意控制稀土冶煉分離技術和人才外流現象。同時也可以考慮投資境外稀土資源,擴大資源占有率。(記者 馬若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