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與東風的重構猜想
時代周報記者 溫斯婷、倪佳 發自廣州
“歡迎大家來一汽看我,我永遠都是東風人。”5月6日,從未離開東風的徐平在位于武漢的東風汽車集團(以下簡稱“東風汽車”)總部大樓內作簡短的離別發言之后,踏上了前往長春的飛機。空懸近兩個月的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一汽集團”)董事長兼黨委書記正式落定。
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竺延風“空降”東風汽車現場“接棒”徐平,出任東風汽車董事長。
這場始于5月1日的“換帥事件”引發了業內外對這兩大國有汽車集團的合并猜想,資本市場更對此反應強烈。5月4日消息一經公布,東風汽車(600006)以及一汽轎車(000800)分別出現漲停。
針對合并的可能性,一汽集團新聞中心與東風汽車企業文化部,分別向時代周報記者予以否認。有一汽集團新聞中心內部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集團董事長的調任消息在內部已經有所耳聞,但關于合并方面則沒有相關準確的消息,“至少對于目前的一汽集團而言是不太現實的情況”。
盡管東風汽車和一汽轎車分別在5月5日和5月8日發布公告,表示“均未得到來自于任何政府部門有關上述(合并)傳聞的書面或口頭的信息,均未向任何部門表示過此類意向,集團董事會亦未研究相關合并事宜”,但圍繞兩者合并的可能性及徐平和竺延風“南征北戰”背后的發展思路的討論卻始終沒有停止。
“資本市場認為中央將徐平調任一汽的最主要目的,很有可能是看中其在東風汽車任職時成功將東風集團在港股上市的經驗,希望以此來幫助一汽集團的整體上市進程,而對于竺延風調任東風集團的做法,目前還沒有看出具體的意圖。”民族證券首席汽車行業分析師曹鶴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實際上,這樣的主帥換位情況在中國汽車工業逾30年的發展史上尚屬首次。在一汽集團和東風汽車接連遭遇“反腐沖擊波”之后,如何在體制上高效斬斷既有利益鏈條,自上而下重構內部新秩序,使這兩大企業重回正軌,進而推進自主品牌的建設,是橫亙在徐平和竺延風這兩名汽車老兵面前的共同命題。
反腐催生高管輪換
在過去的2014年,一汽集團和東風汽車相繼被卷入“反腐漩渦”。
作為“共和國長子”,一汽集團自2012年“靜國松案”起便一直被籠罩在腐敗丑聞的陰影下。今年3月,一汽集團原董事長徐建一的“落馬”更將一汽集團腐敗案推向最高潮。東風汽車方面,2014年中央巡視組進駐后,4次通報涉嫌違紀的高管名單,多位高管“落馬”,僅在2014年底的最后一個月里,東風汽車公司就有55人被公開通報并處理。
有不愿具名的業內分析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黨中央針對國企改革當中遇到的高管貪腐問題,應對方案很可能是啟動黨政要職輪換機制,而作為汽車行業的兩大央企,一汽集團和東風集團高管輪換只能是董事長互相調任,只不過一汽集團前董事長徐建一剛剛“落馬”,能夠勝任東風集團董事長位置的人選,除了前任董事長竺延風之外就沒有更合適的人選。
徐平和竺延風的“空降”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汽車企業以往“總經理接任董事長”的常規做法。東風在整改后,公司內部開始形成重點領域、重點崗位、重點人員的輪換機制,要求“領導班子成員分管工作滿兩個任期(6年)的,必須進行分管工作調整。”而一汽集團和東風汽車是否會因此成為汽車央企“換帥”路徑的試驗田,未來汽車央企“主帥”的突然對調又是否會成為常態?
實際上,央企高管互換是中組部領導干部異地任職思路的體現。據媒體報道,十八大以后,26個省份常委調整:其中異地任職、空降占2/3,黨建專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官員在一地任職過久,自然會形成自己的小圈子,很容易產生腐敗。現有的腐敗案,不少就是官員在長期任職地形成的窩案,異地任職則有助于切斷領導干部的裙帶關系,避免幫派主義和‘小山頭’的產生”。
不過,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產業研究部主任王冀則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一汽集團與東風汽車各自出現的貪腐事件,并不是單靠更換一個董事長就可以從根源上杜絕的問題。無論是優化企業治理結構,還是實現反腐縱深化,一汽與東風的換帥都是有益的嘗試,但是最終能否達到反腐的目的,我個人對此存疑。”
按照王冀的說法,到了新環境的徐平與竺延風,正因為沒有利益上的糾葛而可以放手糾正內部的問題,從而建立新的秩序。“目的和初衷是很好的,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并不認為能夠達到這樣的預期效果。原因很簡單,他們并不熟悉新的環境。”
另一方面,對于徐平和竺延風而言,孤身前往雖然沒有利益的束縛,但是沒有幫手也將導致工作難以開展。如果未來從原集團選擇老部下以組建新團隊,那原本不存在利益束縛的初衷便失去了意義。在這樣的基礎上,徐平和竺延風彼此的意志能否順利地實現貫徹,也將成為兩人工作能力的重大考驗。
構建新秩序
“一把手”的人事變動往往是窺探一個行業或企業下一步發展戰略的“風向標”。在正常情況下,很少會出現互為競爭對手的兩大集團掌門人互換的情況,當此類情況出現時,一般存在兩種可能性,一是該行業內部將出現重大變革,二是兩家企業未來有可能兼并重組。
對于如今完全實現市場化競爭的汽車行業來說,出現重大變革的可能性并不高。而對于一汽集團和東風汽車來說,反腐正在將原有的利益鏈條打破,其更核心的問題在于,未來如何構建新秩序,形成良性機制。
眼下,兩大汽車集團內部人心惶惶,高管離職出走頻發。“自去年巡視組調查東風汽車以來,內部部分工作一度陷入停滯,一些離職和被拘高管留下的工作無人處理,沒有問題的高管也因為原有運行規則被洗牌,而不知該如何做事。”東風汽車內部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現在集團新董事長到任,希望新的秩序能夠得到建立,這樣才能正常地開展工作。”
徐平和竺延風的到來更像是一顆“定心丸”。
現年54歲的竺延風被視為中國汽車業的交易撮合者。在擔任一汽集團董事長期間,他曾領導該集團在1998年兼并海南汽車制造廠,2002年收購天津汽車。除此之外,其任內曾極力推動紅旗復興,但最終失利。
業內認為,竺延風調任東風汽車,短期內的目標主要是守成與維穩。畢竟其離開汽車行業已有8年時間,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去適應新崗位和新環境。
而土生土長的“老東風人”徐平,則在2010年出任東風汽車董事長之后,用5年時間為東風解決了三件事情:一是在接任后第二年提出的“大自主、大協同”發展思路,主導“大自主”戰略,嘗試整合東風旗下自主品牌力量、資源都很分散的問題,提出“和”文化;二是聯盟PSA,中國汽車央企實現走出去第一步;三是引進來,實現商用車和沃爾沃的合資。
按照規定,掌舵央企的副部級高層的退休年齡為63歲。這意味著,現年58歲的徐平還有5年的工作時間,掌舵一汽很有可能是其個人職業生涯的最后一站。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分析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一汽集團和東風汽車均屬于看資歷、講政治的老國企,沒有深厚的背景與實力根本無法勝任集團董事長的職位。“徐平是眼下汽車行業內能夠鎮得住一汽集團內部各方利益關系的人選,有望從內部破冰,開啟一汽集團整體上市的新格局。相比之下,竺延風所面對的問題要比徐平溫和許多。”
自主軟肋
“中國汽車集團”一詞頻繁出現在這一輪的合并猜想中。盡管“中國汽車集團”能否出現在中國汽車工業的歷史上仍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要打造中國汽車業的“航空母艦”,根本前提是一汽集團和東風汽車必須在自主品牌方面取得質的飛躍。
從銷量數據來看,2014年,東風汽車累計售出380.3萬輛,一汽集團累計銷售汽車308.6萬輛,分別位列中國第二和第三大汽車制造商。兩者共售出近700萬輛汽車,這個數字比排名第一的上汽集團的558.4萬輛高出23%。而這一總銷量數字放在全球范圍,它將位居豐田、大眾、通用、現代-起亞和雷諾-日產之后,躋身全球第六的位置。
但是,這近700萬輛的銷售額主要是由兩者旗下的合資企業貢獻。盡管東風汽車目前已經形成了東風風神、東風風行、鄭州日產(東風風度)和東風小康的東風四大自主板塊,但2014年銷量卻不足70萬輛。一汽集團方面,由一汽轎車、一汽夏利和一汽吉林構成的一汽三大自主板塊,總銷量更不足30萬輛。
曹鶴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自主品牌的羸弱是兩大汽車集團目前不需要合并的根本原因。與南北車需要合并之后槍口一致對外不同,一汽集團與東風汽車在自主品牌領域主要面臨的是來自國內市場的競爭,而兩家自主品牌較弱的汽車集團合并對于國家自主品牌的發展沒有多少實際意義。
相比兩者的合并猜想,徐平和竺延風顯然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著手實現。成功建立東風“大自主、大協同”自主模式的徐平,搭檔“實干派”一汽集團總經理許憲平將帶給一汽自主怎樣的變化?曾經在一汽集團任內主導自主復興卻敗走麥城的竺延風,又將如何在東風汽車完成夙愿?
時間會給出答案。
(來源:時代周報)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魏欽濤 SF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