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匯并購美國“豬王”的喧鬧,可能掩蓋了中國養豬業“大轉型”的真正變局
眾石
雙匯董事長萬隆有可能創造全球肉業的奇跡。他旗下的公司正花費71億美元,收購美國最大的肉類生產商史密斯菲爾德公司,有人稱該公司為美國“豬王”。
針對這樁中美企業之間標的最大的并購案,媒體一片喧鬧,贊揚和質疑之聲此起彼伏。有人對比,當年聯想并購IBM[微博]的個人電腦,才花了17億美元,如今“中國最大的屠夫”一出手,數字就掉了個個兒,足見傳統產業的潛力之大。萬隆深居簡出,這位低調的企業家只是輕描淡寫地回應稱,這樁買賣一旦達成,將是“全球最大豬肉消費市場同全球最大的豬肉生產企業的合作”。
此言不虛。中國是傳統豬肉消費大國,2012年生產豬肉5000萬噸,超過全球產量一半。而且這個巨大的產量幾乎都被國內市場消費了。豬肉生產量排名二、三的歐盟和美國,都把中國市場看作未來最重要的增長之源。從消費量看,中國去年人均豬肉消費量約39公斤,比10年前增加28%,比人均消費20公斤的1990年,則幾乎翻了一番。
然而,相對中國龐大的肉食消費市場而言,中國生豬養殖業一直沒有擺脫“小農經濟”的魔咒。目前中國的生豬需求量大概每年6億多頭,其中40%為“散戶養殖”。即便這些年規模化養豬份額比例上升,但養殖場多為數百頭到上千頭的小規模;年出欄達萬頭豬的“大企業”只占7%~8%的比例。廣東溫氏集團是中國最大的養豬企業,每年產豬650萬頭,僅占全國產量的1%。
小農式的養豬使得豬肉市場價格傳導機制遲滯不靈,養豬戶往往會經歷“一年賺、一年平、一年虧”的“豬周期”,這種市場的不確定性加劇了養豬市場的風險,也限制了小養殖場擴大規模。
正是看到了這里蘊藏的商機,這兩年,中糧集團、新希望集團,以及海外產業投資者,不論央企、民企、外資,都在“大手筆”殺入生豬養殖業,加上雙匯、雨潤等傳統肉食加工企業“向上游進軍”,曾有評論說,中國養豬業會從“爬蟲時代”步入“恐龍時代”。
萬隆發起的跨國并購,顯然寄望在規模化、集約式的“工業化養豬”之路上再邁出一大步。只要看一組對比數據,就能明白雙匯吃掉美國“豬王”的價值:史密斯菲爾德養殖規模達到1700萬頭,而雙匯2012年出欄生豬僅31萬頭,其余要從外部收購;美國豬飼料價格低,史密斯菲爾德的養豬成本為每公斤1.37美元,在中國高達2.1美元;美國豬育種優良,母豬平均年產22頭仔豬,而中國僅14頭。
有點像當年吉利汽車[微博]收購沃爾沃一樣,“農村青年娶了世界名模”,雙匯這個中國市場的“老大”,如能通過并購,娶了史密斯菲爾德這個“洋媳婦”,學會從育種、飼料、養殖到屠宰、深加工、品牌肉食這種“全產業鏈”運作模式,大概才是萬隆最大的愿景。同時也能一舉鞏固雙匯在中國市場頭把交椅的地位,在難堪的瘦肉精事件后,借助把美國“豬王”收入囊中這一舉措,獲得足夠高的品牌溢價。
不過,專注于“縱向一體化”整合戰略,并一心一意“向美國看齊”的萬隆有可能忽略了中國養豬業的另一種動向。
最近,一度以“北大才子賣豬肉”把自己炒熱的主人公陳生,他的“壹號土豬”公司發展迅速。到今年,他已在廣州開了230家連鎖店,在珠三角有550家連鎖店。最關鍵的是,陳生不但打造了“壹號土豬”這個高端豬肉品牌,還借此改變了整個廣州豬肉市場的格局——之前土豬肉只占豬肉市場1%,這兩年已經上升到10%。
據稱,“壹號土豬”更大的想象空間還在于,陳生有可能把土雞、土牛等“土”字號的食品,都裝進他未來的“壹號廚房”,進而在未來健康生態飲食的潛在大市場中搶占主動權。畢竟,消費者這些年早已對工業化養殖的肉禽有了深刻體會——它們看上去是肉,吃上去壓根兒沒肉味!
“土雞”、“土豬”的回潮,以及所謂綠色、生態餐飲的流行,早就預示著飲食市場“大轉型”的信號。對生豬養殖行業而言,那種從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工業豬”(生長期只有5個月),怎么能與在山間地頭放養、出欄期足足達到10個月的“農業豬”一個價格呢?
“壹號土豬”在廣州上市時,陳生讓員工們牽著一頭頭戴大紅花、渾身漆黑、重達270斤的大土豬在菜市場里“游街”,讓城里人真正見識了“土生土長的豬是什么模樣”。他還開辦了“土豬研究所”,專門研究土豬育種,要建立國內最大的地方豬種基因庫。因此,即便陳生的土豬價格比瘦肉型豬貴50%以上,卻能夠靠“肉的香味”拉住消費者。
去年豬肉價格猛跌時,全行業虧損,陳生的公司卻賺了錢,因為他的豬肉不降價。“你見過奔馳降價嗎?”這大概就是“土豬”們的底氣。當巨型肉食企業向著更大規模的工業化方向狂奔時,他們回歸自然,去認真挖掘傳統養殖方式的潛力和溢價空間,從而發現了一片藍海。
養豬業大變局的關鍵時刻也許還未到來。不過,大范圍的市場預期改變,往往不會發生在劃時代產品出現之前。早就有人預計觸摸屏手機會改變人的生活,但總是要等iphone出現之后,消費預期才徹底被改變。同樣,“土豬”流行也僅僅是個開始。
曾經吆喝著要以互聯網精神重塑養豬業的丁磊,3年過去了,還沒養出他的第一頭豬。有傳言說,網易公司內部人士吃到了丁氏豬的“測試版”。到今年年底,網易農業事業部將會推出“丁氏豬1.0版本”,經過一段時間磨合調整,再推2.0版本。
丁磊曾預言,相對傳統的散戶養殖以及工業化養殖,中國這個養豬的傳統大國要實驗“第三代養豬模式”。他沒有具體描述這種“三代豬”的特點,但目標是明確的:既幫助農民致富,又拯救城市餐桌。
既然是以顛覆式創新的身份重塑行業,那么可以預計,丁磊養的豬也會少不了“土豬”的基因,綠色、生態、環保等高科技概念,有可能成為丁氏豬的包裝符號。但同時,丁氏豬更需要從育種、養殖、營銷等多個層面,來全面應用互聯網的創新營銷模式。
比如,要實現“透明化養殖”,應該建立一個丁氏豬的網站或手機檢測系統,對養殖場的各項指標及豬的生活,進行全時監控和報告;要嘗試“個性化定制養殖”,從選種、選飼料到選擇豬的生活空間,都要分級、分層,并實現差別定價,想吃好豬肉先從養好豬開始;也可推行“社區化養殖”,在目前中國流行的“公司+農戶”的主流養豬模式中,讓消費者參與到養殖過程中來,構建由育種公司、飼料研發公司、養殖農戶、消費者一起參與的“養豬社區”,在社區中組對、交流、分享甚至議價,讓“養豬”變成一款供需多方參與的“虛擬現實游戲”。
恐怕要通過這些聽上去“想當然”的外行的嘗試,丁磊才能實現他的目標——不僅僅為養育一頭大肥豬,而是為了摸索到一條安全可控的“養豬路線”,形成一套新的“養豬業標準”,方便人們在各地復制,在當地養豬。的確,實現這個目標,3年時間可不算長。
豬為六畜之首。按考古發現,中國人養豬的歷史保守地說有9000年。豬不但給中國人提供了優質蛋白質,更重要的是,豬糞作為有機肥料是保持地力的關鍵,在傳統農業中的作用舉足輕重。正如學者游修齡所稱,中國以占世界耕地的7%,養活世界人口的20%,其間隱藏著“豬的功勞”。
一種傾向掩蓋著另一種傾向。今天,圍繞養豬展開的產業變局才剛剛開始,萬隆很執著,一輩子“就干這一件事”,他不惜重金,甚至不惜背負沉重的財務負擔,去收購美國“豬王”,這無可厚非。然而,不論怎么說,這仍然只是在傳統養殖業的紅海中搏殺而已。
史密斯菲爾德在養殖業“縱向一體化”的整合已經做到了極致。今年該公司的利潤率下滑,低于預期,顯露出少有的疲態。如果不是有中國買家的叫價,其股價很難維持。
當然,在萬隆的視野里,大概只有史密斯菲爾德這種龐然大物才有親近感。“它既是殺豬的,又是全球最大的,技術和產品跟我們幾乎一樣。”對他而言,“壹號土豬”太小了,“丁氏豬”大概只是講故事。
從44歲當選漯河肉聯廠廠長,30年來殺豬賣肉就成了萬隆生活的全部。他把雙匯一手做大,完成這次并購,雙匯就可能從“中國第一”變成“全球第一”。這是一次“登頂之戰”,在巨大的榮譽感誘惑下,萬隆這些年積累的經驗和定力,反而可能變成包袱。
不要忘記,往往是內行坐吃山空、外行創造歷史。作為行業的領軍人物,如果沒有顛覆和超越既定游戲規則的勇氣,引領行業突破式的發展,這個“老大”早晚落得徒有其名。當萬隆忽略那些“未來之星”以及他們的新思維時,雙匯任何了不起的成就,都可能即刻化為過眼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