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崔曉紅
面對數據引發的爭議,國家相關部門大可不必掩飾什么,也沒有必要牽強地進行解釋,更不應該限制數據的出口,相反,應該鼓勵不同的部門出數據,不能因噎廢食
在全球經濟仍在谷底徘徊之時,中國統計局公布了一季度經濟數據。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1%。盡管6.1%的增長率,為十九年以來最低,但仍然可以欣慰,因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的這個數字幾乎都是負數,中國是正數。雖然比8%的年度確保數值還是低,但眾人皆負我獨正,還是不錯。然而,這一讓不少人樂觀的數字卻引發了海外媒體及部分機構的質疑。《華爾街日報》援引國際能源署的分析,對中國經濟數據的可信度提出質疑。報道說:中國官方公布的經濟增長數據過于樂觀,中國官方公布一季度GDP較上年同期增長6.1%,但這一數據與中國當季石油需求下降3.5%的情況不符,與異常疲軟的電力需求也不相吻合。
經濟數據不吻合的現象還表現在工業增加值和全社會用電量上。今年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為同比下降4.02%,但同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卻增長5.1%。4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降幅為3.63%,而4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仍同比增7.3%。5月份工業增加值增長8.9%,發電量下降了3.55%。
同是對經濟狀態的反映,兩個數據卻一升一降,一邊報喜,一邊報憂。面對這兩個有些矛盾的統計數據,許多經濟學家表示難以置信。
國家發改委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近日在清華大學經濟形勢討論會上語出驚人:“我對國內5月份8.9%的工業增速表示懷疑,實際增速可能只有5%。我們的統計數據有很大問題,在蕭條時期,地方就用統計作貢獻,不是真正有增長。”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也認為,國家統計局關于經濟增長和電力消耗的數據一定有偏離,“若5月電力增長是-3.55%,5月工業增長應該是零左右。”
對國內外的質疑,國家統計局相當重視,在不同的場合、以不同的方式,予以解釋說明。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解釋說,導致中國經濟正增長而社會用電量卻負增長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一季度產業結構變化大,用電量相對較少的第三產業增長較快;此外,高能耗行業及用電量增長放緩,而用電量相對較少的高新技術產業增長較快。
那么,中國經濟數據可不可信?統計局的解釋合不合理?經濟數據出現背離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產業結構調整并不明顯
針對統計局的解釋,不少分析人士表示,導致兩數據趨勢背離的原因十分復雜,經濟結構變化是其中一個原因,但僅憑經濟結構變化并不能完全解釋兩個數據的大幅度背離。
中國三星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牧群博士在接受《新財經》記者專訪時,首先否定了國家相關統計部門故意作假的可能性,“很多人認為,政府為了提振人心,出假數據。這種說法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但我覺得可能性不大。”
但是,對于統計局給出的解釋理由,他并不完全認同。
數據公布后,中國三星經濟研究院也進行了研究。李牧群告訴記者,根據目前三個產業的用電量和產值比情況,結合歷史數據,他們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如果GDP增長6%左右,實際用電量應相應地增長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點幾,而不應該是百分四點幾的負增長。
對于高能耗產業萎縮導致用電量下降幅度較大的說法,李牧群表示:解釋方向可能是對的,但與實際情況仍有出入,仍不能完全解釋GDP增長6%以上,而用電量下降4%。
李牧群給記者提供了一張表格,高能耗行業增長及電耗產能比(參見右表)。記者看到,一季度有六大行業增長為負,其中下降最大的是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下降幅度為-5.4%。李牧群解釋說,下降的六個行業占社會用電總量的百分比是非常低的,最大的也就百分之一點幾,占GDP的比值也很小。問題是:“下降比例這么小,能不能造成整體用電量下滑那么大?”
事實上,產業結構調整早已不是新概念,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中國一直在進行著產業結構調整。但是,“速度會不會這么快?能不能從2007年、2008年那么一個高能耗的狀況,一下子就調到現在這個程度?”李牧群認為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不太現實。
與國外情況不具可比性
為了證明經濟增速與用電量增速不一致的現象并非中國獨有,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還列舉了國外的例子。比如,美國2001年電力消費下降3.6%,而國內生產總值增長0.8%;1991年電力消費增長5%,但GDP下降0.2%。日本2003年電力消費下降1.3%,而GDP增長1.8%,在1980年、1982年和2001年也曾出現電力消費下降而GDP增長的情況,在1998和1999年則出現電力消費增長而GDP下降的情況。韓國1980年電力消費增長5.4%,而GDP下降1.5%。
對此,李牧群表示,簡單的對比,意義不大,說服能力也不強。盡管美、日、韓等國家都曾出現過類似情況,但也是個別現象,差異幅度不像中國這么大。更為重要的是,它們的經濟發展階段、產業結構與中國不一樣。比如美國,第三產業占GDP比重非常大,工業占比要比中國小得多,而且高能耗產業相對來講也比較少,日本、韓國也是如此。因此,工業用電量對整個社會用電量的影響要小得多,對GDP的左右能力也沒有中國強。也就是說,如果把GDP比作大盤的話,在上述提到的美、日、韓等國家,第三產業才是類似中石油這樣的“大盤股”,而第二產業對大盤的左右能力相對較弱。
“不能說國外存在類似現象,中國有這樣的現象就非常正常。這就好比兩個人,在做不同的事情,只拿出結果進行比較,可能能說明一定的問題,但忽視了事情本質的區別,可比性并不是很強。”李牧群說。
作假可能性不大,
統計方式導致偏差
既非人為刻意作假,統計局的解釋又不具說服力,那么,中國經濟數據出現背離的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外界普遍認為,用電量是比較準確的,因為那是電表上實實在在存在的數字,操縱的可能性很小。由此看來,問題主要出在工業增加值(或者GDP)的數據上。李牧群認為,之所以出現這么大的差距,和統計方式有很大關系。“在數據采集過程中,會出現一些非故意人為的、但客觀確實存在的一些問題,造成了水分摻雜其中。”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工業增加值的計算方法,二是數據來源。
國泰君安的策略分析師王成也認為,工業增加值的計算方法可能導致在經濟下行期工業增加值被夸大,從而使工業增加值速度虛高。
以工業增加值為例,根據《國家統計局關于印發工業發展速度計算方案的通知》,從2004年開始,國家統計局按照價格縮減法來計算工業增加值率。即先用報告期現行價格工業總產值乘以工業增加值率得到現行價格工業增加值,再除以報告期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以剔除價格變動因素,得到可比價格工業增加值,并據以計算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
這種方法的計算誤差集中于價格指數和工業增加值率上,特別是計算時所需的工業增加值率直接由上年分行業的工業增加值率代替,沒有考慮到當期產品生產結構、產品消耗結構等涉及到增加值計算因素的變化,增加值率的微小變化可能引起工業增加值速度的較大變動。
王成認為,作為一種效益指標,經濟下滑階段產能利用率下降,由于產能利用率下降,只有部分資產參與生產導致實際折舊降低,相應使得實際增加值率降低,但此時若仍采用固定的增加值率計算工業增加值,結果就造成了工業增加值的虛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