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
中鋼改革進行時:精簡架構與人員優化并進
本報記者 靳穎姝 北京報道
受需求市場與信貸環境雙重惡化等影響,中鋼集團于10月初啟動了一場“脫胎換骨”式的全方位改革。
記者11月29日從中鋼方面獲得了一份內部文件,這份11月26日印發的《關于調整集團(股份)總部組織機構的通知》(下簡稱《通知》)顯示,中鋼集團正對其龐大的組織架構進行深度調整。
《通知》稱,根據《中鋼集團內部變革框架方案》等原則,集團按照戰略管控要求優化調整集團(股份)總部組織機構。調整后,總部機構由9個部室及3個中心組成。
9個部室分別是辦公室(董事會辦公室)、人力資源部(黨委組織部)、資產財務部、企業發展部(科技管理部)、運營管理部(安全環保部)、法律與風險管理部、審計部、紀律監察部、黨群工作部。
3個中心則分別為,信息管理中心、離退休服務中心及行政事務管理中心。對比此前的機構結構,21世紀經濟報道發現,一級機構由原來的12個減少為9個。原先的科技與安全環保部2個部門被拆分。科技處并入企業發展部,而安全環保部與此前的運營改革部合并到新的運營管理部中。
人員優化方案準備啟動
在重塑架構的同時,中鋼也同步在大刀闊斧進行著“分流減員”。記者22日起先后收到部分中鋼內部員工打來的電話稱,“即日起,集團要求所有聘用制的員工離職。”據一位目前已經離職的前中鋼集團高管透露,全中鋼集團旗下聘任員工人數占總數三分之一左右。
對此,中鋼官方回應,“聘任制員工開始分流”這個說法不準確,中鋼絕對沒有要求所有聘用制員工離職,而是統一籌劃人員配置。
中鋼方面相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稱,“目前進行的改革都在上一次與媒體溝通的框架范圍內,沒有新的進展。”中鋼集團10月24日曾主動邀請媒體溝通改革相關事宜。當時據中鋼集團董秘李可杰介紹,中鋼集團正在進行的改革屬于主動適應市場的收縮戰略。
而改革與機構精簡業務重塑,勢必會帶來陣痛和阻力。為了爭取更多的員工支持這次改革,中鋼集團在內網中發布了《中鋼集團內部改革問與答(一)》及《(二)》兩篇問答文章。
對廣大職工最為關注的“機構調整中人員配置的問題”,中鋼解釋,將按照人事相宜、人崗匹配的原則和要求,按照“三定”原則,結合既往考核情況,采取組織考察任命、崗位競聘和雙向選擇等方式,有序推進機構調整和人員到崗。對因業務調整和機構改革未能再上崗的員工,公司統一制定相關政策并妥善安排。
對在業務梳理最后未能上崗的員工,中鋼將采取多種渠道安置:包括按雙向選擇的原則,充實各業務板塊實體化平臺;設立專項支持計劃和資金,鼓勵員工創業;自謀職業的員工將得到經濟補償、設立內部待崗平臺、符合政策的可提前退休等措施妥善安置。
中鋼官方回應稱,上述兩篇問答文章都是屬于改革吹風文章,讓內部員工提前了解改革,更好地參與改革,很多方案實際仍然在探討中。
中鋼自救依然充滿挑戰
中鋼集團的命運將會怎樣?是否會像有媒體傳言的最后破產或被其他央企如五礦等并購?北京金杜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鄭志斌認為,中鋼集團暫時還沒到破產清算被并購的階段。
鄭志斌擁有豐富的破產管理人經驗,曾參與無錫尚德等多起上市公司破產重整案件。
他對21世紀經濟報道解釋,不管是國企還是民營企業,當遇到資金、債務等危機時,都要進行一系列資產、債務的重組。在未進入司法程序之前,銀行等債權人可與相關公司進行庭外的協商重組。這個重組是市場化的,企業擁有自主權,但結果可能很慢,很難達成一致協議。
而進入法律程序的破產重組,則是在多方協商失敗之后,由法院制定破產管理人,對債務、資產進行重組,法院可以強制對債務、資產進行打折并批準通過破產預案。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底,中鋼集團資產總計1101億元人民幣,負債總計1033.5億元,資產負債率93.87%。
鄭志斌認為,中鋼集團目前遠未到破產清算的境地,但其自救將面臨巨大的挑戰。“超1000億的債務本金部分,在企業重組自救的過程中,銀行是不會打折的。這個包袱可不輕。”
鄭志斌稱,任何有意參與投資的第三方都不希望接盤一個負債累累的企業。在精簡機構、業務重塑之后,中鋼還將面臨一個很嚴峻的挑戰,“那就是如何讓企業重新獲得造血盈利的能力,外界的輸血只能是暫時的,不可能左邊輸,右邊漏。”
中鋼集團是否能夠順利走出泥潭,目前還是一個未知數。按照上述《中鋼集團內部改革問與答》中的改革思路,此次改革要通過業務梳理,保留發展優勢業務,培育未來盈利增長點,為中鋼長遠發展打下生存基礎。未來,中鋼集團還將通過1-2年轉型調整,2-3年的深化改革,3-4年的管理提升,達成最終目標。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