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在結構調整陣痛期、經濟增速換擋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疊加之際,全國經濟發展增速放緩。對此,企業家們怎么看?
10月14日,國家網信辦聯合多家媒體開展的“從企業看信心”經濟形勢主題采訪活動,第二站來到廣東,走進珠江鋼琴、格力集團、珠海長隆集團。
格力曾在2012年銷售收入破千億之際提出五年實現2000億的規劃。在被問及這一目標時,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表示,“我非常有信心。格力不要電費的家用空調已經研發出來了,我可以把空調發的電賣到城市電網去,可以收錢回來,所以,我認為這個行業沒有這個天花板,如果有天花板就是自己不敢挑戰自己。”
董明珠的信心同樣體現在對宏觀經濟環境的感知上:“我站在一個百姓的角度來看,老百姓的生活是不是變好了,環境是不是變的更加溫馨了,再加上制造業是不是進步了,制造業效益是不是提高了,技術含量是不是提高了,這些都是國家經濟發展形勢的標志,國家經濟有沒有希望?我認為有希望。”
而廣州市老牌國企珠江鋼琴正在經歷從鋼琴制造企業到綜合類文化企業的轉型。該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李建寧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當下,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中,主動地調結構、促升級。對于企業來講,同樣如此,結構調整非常重要,所以珠江鋼琴也要調整結構,走高端、個性化路線,發展以增強議價能力。”
當天下午,董明珠匆忙走進會議室,看到自己被安排在長條會議桌的正前方,說了句“為什么坐那里?把自己定位太高了不行吧”,邊說邊走到桌子一邊,坐了下來,開始了一個多小時的訪談。
訪談中,董明珠首次披露,繼2013年12月份格力宣布制造出了供公共場所使用的不用電費的空調后,目前格力已可生產供家庭使用的不用電費的空調。
此外,她對外界所稱的格力“國慶價格戰”、國企改革、空調行業發展等問題進行了回應,其中,“自主創新”和“技術研發”貫穿始終,成為訪談關鍵詞。本期摘錄部分觀點。
10月15日,采訪團將走進騰訊集團、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敬請關注。
格力國慶并非在打價格戰
記者:剛剛過去的國慶,格力一向不怎么出“價格戰”的牌,卻率先降價。你對于國慶格力價格戰的滿意是否滿意,分析認為格力有10%的增長是否屬實?另外格力對于整個行業的發展是一個風向標,且這一價格戰并未帶動全行業空調的銷量上升,有分析說這是不是價格對于空調行業的拉動已經疲軟了?
董明珠:第一,我認為我們不是價格戰,因為格力現在每年有200億增長,規模不斷變大。隨著規模變大,我認為單臺的利潤應該減少,我們追求的是規模效應,不需要以單臺的利潤來考量,把這部分讓利給市場是正常的,我們有能力,有理由讓市場來共同分享格力成果,這也很有必要。
第二,日本市場在1995年已經全部進入了變頻時代,而中國還沒有。我希望通過這樣的變化促進消費者了解什么真正的好空調,希望促進中國同樣進入變頻時代。我們應該推動行業進步。
所以我們不應該高高在上,因為技術比別人好,價格就比別人高,為什么不能以更低的價格來為消費者送去更高品質的產品呢?這是我們完全能夠做到的,也是我們的選擇。
另外談到說市場分析稱格力銷量增長了10%。從零售終端來說,應該是翻倍的增長。但是這并不是我唯一的目的,我不認為實現量的變化是成功,成功的目的是通過這樣的舉動讓老百姓認識到什么是變頻空調,什么是好空調,這才是最有意義的事情,否則純粹是量的增長我覺得沒有什么意義。格力并不存在消化庫存的問題。
回應格力與小米的“打賭”:行業不同沒有可比性
董明珠:首先,大家都認為空調是一個傳統產業,但是我個人認為,無論是什么產業,都有創新的地方,有技術含量的地方,因為只有一個企業有創新力,有技術突破,這個企業才會是一個有競爭力的企業,所以我不認為我們是一個所謂的傳統產業。
至于打賭,實際上雷軍[微博]跟我不在一個行業內,那比什么。我認為我跟他之間,并不是互聯網跟傳統產業之間的較量。
從我對企業的理解來講,格力是按照百年企業的思路去做的,而不是我今年能夠賺多少錢。我覺得格力最成功的是在自主創新上做文章,格力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這就是它的競爭力,而且格力先進技術都是我們80后研發成果,我認為他們就是競爭力,也是我們跟很多企業不同的地方。
空調行業永遠沒有天花板
記者:現在有一些分析說空調行業的天花板已經臨近了,你如何回應這種說法?
董明珠:“天花板”一說并不是今天才講,格力只要進步了就有人來講,如果我沒有記錯,天花板的問題應該已經講了10年了。
格力今年的目標是1400億,大家又講因為要完成這個1400億,所以要打價格戰。這些聲音來自不同方面,有不同的目的。但對于我來講,我相信自己,別人怎么說不重要,關鍵是你怎么做。
我認為永遠沒有天花板,在行業里面只要保持你的技術領先,保持不斷地創新,給消費者帶來生活的改變,你就沒有天花板。所以我認為,天花板就是不敢挑戰自己,否則沒有天花板。
格力提出的五年規劃做2000億,我非常有信心。如果我現在的空調全部不要電費了,哪個消費者不要我的產品?格力不要電費的家用空調已經研發出來了,我可以把空調發的電賣到城市電網去,可以收錢回來,開玩笑地說,如果我的空調做大一點,我就可以不上班了,因為我可以發電了。
所以在我來講,我認為沒有這個天花板,如果有天花板就是自己不敢挑戰自己。
企業面臨最大問題是不公平競爭環境
記者:在今年的總理座談會上,你曾表示“不要國家的產業政策支持,只要公平競爭的環境”,現在這一情況得到讓你欣慰的改變了嗎啊?
董明珠:座談會上,確實大家談到缺的最多的就是錢。
我當時提出來,不要求政府給錢,如果政府能夠營造很好的環境,讓企業自己生存下來,保證產品品質和有創新和突破。這些企業才是政府應該真正支持,而支持不僅僅是給錢。
對于產品質量不好的劣質企業也支持的話,會形成不公平的環境,優質企業得不到公平的待遇。
最近網上都在講,家電政策取消以后很多家電企業生存就很艱難,那我就要思考這家企業是因為靠政府扶持活下來,還是靠自己的產品質量活下來?生死自然,要想不被淘汰,就要靠強壯自己的身體,而不是靠別人給你打針,就像你得了癌癥靠別人給你化療,你也未必成為一個健康的人,未必能挽救你的生命,唯一的辦法就是要堅持自己鍛煉。
因此,我覺得企業需要的不是要政策,而是環境。企業要把自己和國家的命運結合起來,這是企業的責任。
國企改革不會影響格力的發展
提問:大家都知道格力在家電領域是領軍企業,同時格力也是國有控股的企業,現在國企改革備受關注,請問格力在這方面是否有思路?
董明珠:首先,我想問,是不是國企改革了,企業就搞好了?體制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但是短期內企業搞得好或不好,和國企、民企的屬性沒有關系。企業經營者的思想起決定作用,而非體制決定。
在家電這一完全競爭的行業里,格力電器是100%國有控股企業,但是我們在家電行業是最好的企業。企業搞得好不好跟經營者有絕對的關系,你有多大的心胸你就做多大的事業。
現在,我只關心我的企業能不能發展,企業發展有沒有瓶頸,企業未來的思路在哪里。這是我最關心的,別人說什么不重要。
格力現在一線工人也逐步實現一人一居室,格力要對消費者負責,也要對員工負責。我們更多的是給他平臺,給他機會,培養他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是我們的企業文化、也是我們的社會責任。
我兒子講“媽媽從零開始,我也會從零開始”
記者:很多網友關注王健林的兒子、馬云[微博]的兒子,您的兒子也是一名80后,那您對他今后的發展有規劃嗎?
董明珠:我覺得對孩子的教育,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少財富孩子來繼承,而是應該讓孩子獨立思考。
我兒子曾經講過一句話,“媽媽從零開始,我也會從零開始。”這句話對我挺有安慰的。對我們的下一代,不需要我們準備好所有的物質條件給他,更多的讓他從零開始。
(編輯:李燕華)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