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的時間,從一個小酒坊發展成為了今天的酒業巨頭,國酒茅臺的成長歷程一直被業內所津津樂道。近日,茅臺集團名譽董事長季克良老先生在一次公開課上詳細講述了茅臺60多年來的發展歷程及成功要素,向外界展示白酒巨頭是怎樣煉成的。
眾所周知,今日風光無限的茅臺也曾經歷困境。季克良在介紹茅臺的發展歷程時,也客觀地介紹了當時茅臺所面臨的困難環境,如地理位置不便、當時稅負普遍偏重、生產工藝難度大、醬香型白酒投資成本高等因素。
不過,面對困難茅臺人從未放棄,并積極找尋解決之道。終于,到1978年,省政府調整了茅臺酒廠的領導班子,在新領導班子的帶領下,茅臺產量從750噸增加到1000噸。也是從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進行改革開始,茅臺酒廠開始進入比較好的發展時期。產能不斷大增,銷量也隨之水漲船高。從1977年年銷售300多噸到1978年年銷售800多噸,僅用一年時間就實現了扭虧為盈。1992年到1998年茅臺進入了快速發展期。1995年,茅臺產量將近4000噸,翻了一番,銷售收入、利潤、利稅也都在上升。
不可否認的是,外界的壓力給茅臺的高速發展提供了前進的推動力,但在季克良看來,這與茅臺人的精神和努力密不可分。季克良認為,首先要具有艱苦奮斗的精神,無論在怎樣的逆境下都能扛得住。并且在技術創新、科技進步的條件下,運用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保證質量的領先,要在創新中傳承,在傳承中發展。季克良還強調了消費者的作用,立足于企業實際情況,堅持發展個性,努力提高品牌的形象。
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國酒茅臺的發展經驗,對我國白酒業在行業調整期間的發展,提供了啟示和借鑒。
據了解,茅臺集團已擁有全資子公司、控股公司、參股公司33家,涉足產業領域包括白酒、啤酒、葡萄酒、證劵、銀行、保險、物業、科研、旅游、房地產開發等。公司是全國唯一集國家一級企業、特大型企業、國家優秀企業(金馬獎)、全國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于一身的白酒生產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不利的社會經濟大背景下,茅臺集團依然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績。據茅臺集團透露,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402.85億元,同比增長14.01%,利稅同比增長10.64%,上交稅金同比增長21.81%,企業總資產達716億元。公司主導產品的銷售量、利稅總額、利潤、稅金、人均創利稅、人均上交稅金、股票總市值、品牌價值等高居中國白酒行業榜首,進一步有效地鞏固和提升了國酒茅臺“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