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位于北京通州西大街的國美電器新店開張,促銷宣傳很有效,收款臺前排起了長隊。收銀員小吳顧不上擦臉上的汗,快速核對金額、單據。
“對我來說,黃光裕還是陳曉執掌國美并不重要。我只想努力工作,能拿到工資就好。”她說。
國美控制權之爭已持續了5個多月,這場大戰正在白熱化。9月28日,國美將召開特別股東大會,大股東黃光裕希望以投票的方式,罷免陳曉的執行董事及董事局主席職務,并重組董事會。陳曉方面自然竭力抵抗。為此,雙方使出了渾身解數。
9月5日,終審獲刑14年的黃光裕發表公開信,向社會認罪,以“情感牌”爭取輿論。同時,黃家繼續動用7億港幣增持股份,把持股總量增至35.98%,坐實第一大股東地位。
陳曉為核心的管理層則遠赴美國爭取機構支持,同時宣布啟動龐大的開店計劃。僅9月份,國美在全國將有160家門店開張。此外,宣布簽署300億元訂單利好。陳曉團隊希望其他股東能看到并相信其業績與能力。
幾年前,黃陳聯手時,黃光裕高調稱,“高興的是,不是國美與永樂的合并,而是國美找到了合適的職業經理人(指陳曉,永樂創始人)。”那時候,人們不僅看到了兩人的親密無間,還看到了強大而令同行害怕的新國美,直到黃光裕事發入獄。黃光裕獲刑后,杜鵑(黃光裕之妻)、黃光裕先后辭去董事職務,陳曉被委任為國美集團代理主席,并擔任國美行政總裁。
2010年5月11日,國美召開年度股東大會,黃陳之間的沖突被公開。據稱,黃光裕多次投出反對票,否決外資股東貝恩資本的三名代表進入董事會,以及其他事務。
黃陳反目的過程很復雜,背后的真相更是撲朔迷離。但雙方沖突的焦點卻越來越清晰:國美或者國美董事會的控制權。
2009年5月初,黃光裕從羈押地發回兩封信,公司缺錢,可降低股權,但不能放棄控制權。陳曉的意圖是,“將大股東案件對公司正常運營的影響降到最低”,同時解決國美資金鏈不斷惡化的當務之急,引入戰略投資者或者增發是最好的選擇。而貝恩注資的條件是改組董事會。
其實,黃陳沖突的真正原因,只能是國美的控制權。貝恩投資、國美增發、股權激勵等方案得以推進,最初一定得到了黃光裕的支持,由此導致的黃家股權被稀釋也是黃所認可的。后來,貝恩與管理層的默契合作令黃光裕開始警覺,直到貝恩資本3名代表要進入董事會,他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黃家在董事會將失去控制權。今年5月11日,雙方開始口水戰,控制權之爭逐步升級。
2010年8月18日,黃光裕發出公開信,認定陳曉預謀篡權。陳曉方面回應,國美作為上市公司,管理層要對全體股東負責,而不是僅對大股東一人負有“信托義務”。
“陳曉是職業經理人,對大股東背信棄義”、“引入戰略投資者貝恩,會危及中國家電產業”,以及“國美‘去黃化’是從家族企業向現代管理體制轉變的必然過程”,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并沒有讓黃陳之爭的真相大白于天下,而只是令這場戲劇性的爭執更加八卦。因為,到目前,誰也不知道事件的真相,當事人各說各有理,旁觀者都只是基于所謂的真相在猜測或者臆斷。
有一點幾乎可以肯定,無論9月28日國美特別股東大會投票的結果如何,都不會終結這場曠日持久、愈加撲朔迷離的控制權之爭。
“無論結果如何,兩人都不會贏,輸的只能是國美,贏得只能是基金,而我們則會更慎重的供貨。”一位家電供應商在給記者的短信中這樣說。 (中工網北京9月12日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