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上海6月9日專電
東航與上航重組的公報發布后,立即受到市場廣泛關注。若重組順利推進,“新東航”在上海航空市場的份額將由 31.4%增加到50%左右,成為上海航空市場的主導力量。這將給上海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帶來怎樣的契機?業內分析認為,兩航空公司重組將為上海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帶來三大利好。
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中信證券研究部總監、交通行業分析師馬曉立認為,重組之后,新東航可通過統一協調,減少競爭,同時加大票價的控制力度。
利好
1
新東航將成“領頭羊”,中轉量會增加
目前,在上海虹橋和浦東兩大機場,東航所占市場份額近32%,上航為17%,國航和南航分別占10%左右。以上四家規模較大的航空公司在上海的市場份額總計不超過70%,余下的被地方航空、民營航空以及外籍航空等數十家航空公司“分割”。
據了解,國際航空樞紐港的基地航空公司模式各有不同。有的樞紐港只有一個特大型基地航空公司,比如法蘭克福機場,占統治地位的是漢莎航空公司;戴高樂機場主要是法國航空公司;新加坡樟宜機場主要是新加坡航空公司。同時,“一家獨大”也不是建設航空樞紐的惟一模式,比如日本,全日空和日航勢均力敵;在美國,美聯航、美西北、大陸航空等的市場份額也相當。
但無論如何,有一家基地航空公司能夠充當“領頭羊”,這對航空樞紐建設無疑具有重要作用。而對于“領頭羊”航空公司的界定,國際公認的標準是其市場份額占該樞紐港吞吐量的50%左右。
例如,在北京首都機場,國航有超過45%的市場份額;廣州白云機場,南航占50%左右的市場份額。兩地的航空樞紐建設已經初見成效。
據了解,東航擁有220余架飛機,而上航擁有66架飛機,兩家航空公司重組后,新公司的機隊規模增加1/4。除機隊規模擴大之外,重組給東航“注入”了更多的航線資源和營銷渠道。新東航在上海的市場份額也將由31.4%上升至50%左右。
馬曉立認為,在上海,東航與上航的重組成就了市場份額超過50%的主體基地航空公司,從而有利于整合航線資源,形成密切銜接的航線網絡,提高空港中轉量。
利好
2
新東航扎根上海,將能形成航班波
一般而言,航空樞紐港主體基地航空公司的作用主要是形成航班波,其他航空公司與其配合,這樣有利于形成2小時之內的高效中轉,這是樞紐港建設的題中之意。
業內人士認為:“市場份額的分散使得空港難以形成密集的航班波,自然影響到中轉質量。因此,東航和上航兩大基地航空公司的資源整合,對于樞紐港建設是有利的。”
同時,東航明確未來發展的主要任務是:核心市場把握住、重要市場控制住,一般市場大家參與競爭。為此,東航制定計劃將東航建設成規模網絡型航空公司,重點搞好上海中心樞紐、西安中部區域樞紐和昆明區域樞紐。其中,上海中心樞紐建設處于首要位置。
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副教授鄒建軍分析,從長遠來看,“東上聯姻”直接消除了兩家航空公司在上海市場的競爭,能夠優化資源配置,有利于新東航“扎根”上海,在上海市場做深做細,并借助上海航空樞紐建設進一步向日本、韓國等亞太主要航空市場拓展。
利好
3
資源豐富,上海有望沖擊國際航空樞紐
“上海空港的確是個‘好碼頭’。”一位民航業內人士如是說。上海憑借其占優勢的地理位置和廣闊的經濟腹地,掌握了航線網絡的優質資源和客貨源的有利支撐。作為中國重要的“門戶港”之一,上海打造亞太、甚至國際航空樞紐港具有廣闊的前景。
記者從上海機場集團了解到,上海位于亞洲——歐洲——北美大三角航線的亞洲端點,飛往歐洲、北美西海岸的航行時間約為10小時,飛往亞洲主要城市的時間在2至5小時內。
同時,上海虹橋、浦東兩大機場兩小時飛行圈的航空資源十分豐富。中國80%的排名在前100位的大城市、54%的國土資源和90%的人口、93%的GDP產出地,以及日本、韓國的大部分地區都位于上海機場的兩小時飛行圈內。
另外,上海背靠的經濟腹地——長三角地區也為其客貨運提供了強大支撐。
長三角地區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全球500強企業中已有400多家企業在長三角地區投資,醫藥、汽車、紡織、高科技電子業等相關產業的航空關聯度高。上海兩大機場半徑300公里的飛行圈覆蓋了長三角地區的8個主要工業和科技園區。這為上海航空樞紐建設準備了必要條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