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保護主義的幽靈自打有了國際間貿易活動以后就從未消失過,老牌的貿易保護主義使用關稅,貿易壁壘等手段,新的貿易保護主義者為自己裝飾上綠色環保、知識產權等等漂亮的外衣,但是無論新舊,貿易保護主義的核心思想都是一樣的,都希望自己能夠在全球貿易中獲得利益的同時卻不用經受競爭的壓力。怎么才能化解這副毒藥,讓世界經濟重新回到公平競爭的環境呢?
貿易保護主義幽靈籠罩著在危急中苦苦掙扎的全球經濟,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拉米一直致力于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2001年11月發起的多哈回合談判確定了8個談判領域,分別是:農業、非農產品市場準入、服務、知識產權、規則、爭端解決、貿易與環境以及貿易和發展問題,是目前為止目標最宏偉、參與方最多的一輪多邊貿易談判。這場談判進行了7年之久,卻不斷地不歡而散。2009年,在金融危機的陰霾下,多哈回合談判更是荊棘叢生。不過盡管艱難,各國都明白自由貿易是經濟走向繁榮的陽關大道。因此,盡管7年沒有結果,卻從未放棄談判,大家期待著多哈談判能夠最終引領全球的經濟體走出貿易保護的陰霾,走進自由貿易的陽光地帶。
亞當斯:“世界銀行對多哈會談的失敗感到非常失望,我們認為貿易改革最行之有效的辦法是,改進國際貿易環境和完善國際規范,(這里所說的國際規范)不是那種個別國家之間簽訂的雙邊條約,實話實話,我覺得在談判初始階段,我們還沒覺得(貿易保護主義)危機會帶來什么問題,但從中期階段來看,具體來說就是18個月中的第12個月,談判中還是出現了一些機會讓我們看出并且談論貿易保護主義所帶來的風險,這才把多哈談判拉回到了應有的狀態。”
在各個國際組織為了抵制貿易保護主義主義大聲疾呼的時候,中國以實際行動,表現出了大國應有的風范,采取了與其它發達國家截然相反的做法。
梅新育:“中國并沒有顯著提高一些關稅,也沒有專門通過購買中國貨這樣的條款,不僅如此,中國不但沒有對進口商品實施新的大幅度的規則性的限制,相反還派出了龐大的采購團,到歐洲去開展采購。”
正是基于中國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時的出色表現,在即將召開的二十國集團峰會上,來自中國的聲音和信心成為了一種期待。
劉軍紅:“在G20峰會上,我覺得中國就要站在政治高度,站在戰略的這個層面發出聲音,呼吁全球,一是抵制貿易保護,另一個是積極推進國際金融貨幣體制改革,朝一種比較公正、合理這樣的一個方向去改,去深化改革。”
張漢林:“危機中,恰恰可能是大國重新崛起的開始,或者脫胎換骨所謂的內盤的一種開始,從痛苦中真正走向成熟。”
半小時觀察:貿易保護主義是條死胡同
貿易保護主義不僅傷害了自由貿易的國際準則,對實施保護的國家來說最終也得不償失。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道格拉斯·歐文曾經舉過一個例子,上世紀90年代舊金山市重修奧克蘭灣大橋的時候,加利福尼亞州政府規定只能使用美國產鋼鐵,最終讓一家美國企業中標。結果這個選擇卻使得加州的納稅人多支付了4億美元,而本來這筆錢可以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創造更多的GDP。
貿易保護主義已經被無數事實證明只是一條死胡同,但作為一種應對經濟危機的工具,它經常被一些政治人物拿來用做吸引公眾眼球,爭取選票的獨門武器。盡管他們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非常清楚地懂得貿易保護主義會給全球經濟帶來巨大的危害,但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這些人仍然會做出不負責任的決定。
雖然,眼下這場金融危機似乎又給貿易保護主義找到了市場,但從這場危機迅速席卷全球的速度看,它恰恰在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證明一個論斷,世界是平的,互聯網、物流和全球化大市場把各個國家的經濟血脈緊緊相連,誰都不可能輕易從這場危機中抽身而退。
現在對世界各國來說,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聯手對國際金融體系和世界經濟秩序進行手術,只有切除那些不合理制度留下的病根,全球經濟才能真正有康復的希望。倫敦金融峰會尋求危機的應對之策,在協調宏觀政策,改革國際金融體系的同時,也應該對防止保護主義拿出實質性的計劃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