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瀟雨 北京報道
停航已近半個月的東星航空有限公司(下稱東星航空)未來的命運終于有了決定性的歸屬,在與中國航空集團公司(下稱中航集團)重組遇阻,而傳言中的新重組方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下稱東航武漢分公司)否認將與之合并之后,東星航空將正式進入破產清算階段。
東星破產清算內幕
據一位東星航空員工透露,3月25日,武漢市政府召開了東星航空員工大會,其間提出“由于無法聯系上蘭世立本人,因此只能進行破產程序”。
然而就在東星航空停航以來,記者不斷收到署名為“東星蘭世立”的郵件,而一個ID名為“蘭世立”的QQ號也于近日出現在民航業內媒體的QQ群中,稱要“揭露武漢市政府與中航集團在并購東星航空一事上的‘內幕’”。
就在3月25日,“東星蘭世立”再次發出內容為“蘭世立已于24日與律師見了面。身體狀況很不好,病得十分嚴重”的郵件,但記者隨后試圖聯系之前能夠與蘭世立接觸到的相關人士,卻已經無法聯系上。
“不管有沒有中航集團重組這件事,東星航空破產也是遲早的事。”武漢市交通委員會一位人士在接受《華夏時報》采訪時透露,“現在要做的就是要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尋找一個途徑來解決這個問題。”
而根據武漢市交通委員會人士介紹,蘭世立去年12月17日在與中航集團草簽合作協議的情況下突然拒絕收購的真實原因是,其在即將簽訂正式轉讓協議前“突然向武漢市政府提出四個無法操作的要求”,如“將龜山下洗馬長街交給東星開發,而且容積率在4以上”,但龜山風景區的規劃不允許建高密度建筑。又如蘭世立提出,“以20萬元/畝的低價,讓東星征地300畝進行房地產開發”等。
當這些要求被拒絕后,蘭世立3月13日晚單方面向社會發布“中止合作聲明”,3月14日上午欲從珠海出境,被有關部門攔截。蘭世立的這一系列舉動,導致中航集團與東星航空的重組出現僵局。
而根據武漢市政府提供的對東星航空財務狀況清理之后的數據顯示,目前東星航空已到賬和可收回的資金約320萬元,而當前急需開支2000多萬元。其中,包括4家航空公司代為東星執飛5天的成本費上千萬元;3月20日后停飛的航班旅客退票款510萬元;東星員工一個月工資476萬多元等,資金缺口約2000萬。
據前述接近武漢市政府的人士透露,在東星航空依法破產前的過渡期,武漢市政府可能會通過增加國航在武漢航空市場的份額,吸納更多東星航空的飛行、乘務、機務人員,先把停下來的飛機飛起來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東星航空停航帶來的影響,之后“再逐步解決其他問題”。
“東星航空的破產,也預示著東星集團苦心經營的航空-旅游-景區全產業鏈式的東星旅游‘帝國大廈’處在最終崩潰的邊緣。”
重組之路早已堵死
“這件事情完全沒有根據,”東航武漢分公司一位負責人3月26日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語氣顯得有些急躁,“我們和武漢市政府也根本沒有就這個事情做過溝通。”
該人士所說的正是近日傳出的東航武漢分公司可能將與東星航空重組的傳言。而在此之前,東航武漢分公司還傳出過將整體轉讓給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下稱南航武漢分公司)的消息。
據武漢航空業內人士介紹,東航武漢分公司前身為武漢航空公司,自東航接手以來經營業績始終沒有起色,在東航諸多分公司中一直是虧損比較多的,而東航目前正在推行的斷臂+止血政策影響下,“將武漢分公司拿掉也在情理之中”。
“東航武漢分公司與東星航空重組不可能,”一位供職于武漢某航空公司的人士表示,“可能性甚至小于與南航武漢分公司重組。”因為“一個巨虧的企業和一個將破產的企業重組,有什么意義么?”
而另一位接近武漢市政府的人士卻表示,“武漢市政府當年培植東星航空,就是為了加強對武漢地區航空市場的控制力,因為在武漢地區市場份額比較高的航企多為央企,并不受武漢市政府管轄”。
“但是東星航空現在搞成這個樣子,很不好收場。”該人士透露,“所以武漢市政府可能會有將同樣做得不好的東航武漢分公司與東星重組,仍然保留一家本土航空企業的想法。”
然而東航3月23日發布的澄清聲明中闡述的幾點意見表明,東航似乎并沒有放棄武漢分公司的想法。
而本應在此時著手開始中部樞紐構建工作的中航集團,卻因為東星航空的抗拒收購處在極為尷尬的境地。
“中航集團收購東星航空有什么意義?對其整體戰略作用并不大,所以連他們內部都一直在爭論這個事情。”前述武漢航空業內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然而一系列戲劇性的事件之后,中航集團卻因背上“與地方政府聯合打壓民營企業”的罵名而成為千夫所指的對象。
“這一系列因素都會使得中航集團重新考慮收購東星航空的交易是否還有進行下去的必要,”一位供職于武漢某航空公司的人士在與《華夏時報》記者交流時坦言,“國航在武漢建立一個分公司完全可行。”
而最新的消息表明,中航集團已經開始著手建立武漢分公司相關事宜。
“這個消息目前還無法證實。”中航集團新聞發言人季洪全3月26日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我們還是想推進與東星航空重組的進程,目前我們的工作組仍然在武漢沒有撤回來”,但是“這件事(收購東星航空)的主動權已經不在我們這邊了”。
東星航空也是國內民營航空企業中第一家宣布進入破產清算階段的企業。
自2004年民營資本被獲準進入航空業以來,國內先后成立了8家民營航空企業。而就在東星航空被停航之時,首家獲得民航運營牌照的民營航空鷹聯航空有限公司宣布將其大部分股份出售給四川航空有限公司,從而實現“去民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