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二次新冠” 我們為何不用害怕?

面對“二次新冠” 我們為何不用害怕?
2023年05月29日 03:03 第一財經

  作者: 錢童心

  近期,世界衛生組織(WHO)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第76屆世界衛生大會,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強調,盡管新冠疫情已不再構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但病毒仍在不斷變異,應警惕下一次的全球大流行。

  此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專家幾乎都表達了一致的觀點,新冠病毒與人類長期共存已經成為既定的事實,不應對此過度關注,但仍然應該保護好脆弱人群,并繼續完善醫療系統和公共衛生的管理體系。

  新冠處置方式“流感化”

  近期,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應近期出現的“二陽”現象。他表示:“對于新冠的處置方式,將會越來越接近于流感的處置方式。我們的醫療資源和藥物儲備都是足夠的。”

  與上一波新冠高峰時大量人口集中感染、藥物資源無法跟上相比,近期的第二波疫情來臨之際,在線平臺和醫院的藥物儲備都已十分充分。

  記者在某互聯網購藥平臺上查詢發現,目前平臺上至少有6種新冠藥可供患者選擇購買。這些藥物覆蓋了輝瑞Paxlovid(瑞派樂)、眾生藥業的來瑞特韋片(樂睿靈)、先聲藥業的先諾欣、默沙東的莫諾拉韋膠囊(利卓瑞)、君實生物的民得維以及真實生物的阿茲夫定片(捷倍安)。這些藥物的價格從200多元至2000多元不等,中位數價格在725元左右,其中價格最高的是輝瑞的Paxlovid,某互聯網平臺上的價格為2170元。

  在嘗試購藥時記者發現,在上傳個人真實信息,并且由平臺發熱門診導診臺驗證符合適應證后,可通過在線平臺買藥。符合適應證的人群需要伴有進展為新冠重癥的高危因素之一,包括年齡65歲及以上、吸煙、BMI大于25、心血管疾病、慢性腎病、糖尿病、免疫抑制性疾病等。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盧洪洲告訴記者,目前深圳的醫療資源以及藥物儲備充分,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的新冠藥全面開放,門急診均可以配到。“一旦感染后,抗病毒治療藥物顯得尤其重要,要阻止病毒有機會在體內復制,以避免對人體造成損傷,避免患者發展為重癥,同時避免‘長新冠’的發生。”盧洪洲說。

  多名專家對重癥高風險人群進行了特別提醒。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表示,脆弱人群如65歲以上尤其是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高血壓、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肝腎疾病、糖尿病等基礎病患者,或者患有血液病、淋巴瘤等疾病的人群,容易二次感染,感染后容易重癥化。“對于這些人而言,應及時服用新冠抗病毒藥。”他表示,對于沒有肺炎的非高危的普通感染人群來說,主要使用感冒退熱藥這類對癥藥物就可以了。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則建議:“我們會建議老年人符合條件的都用上新冠抗病毒藥,即便是過了用藥的窗口期(一般來說是感染后5天內),但如果癥狀持續且仍然是陽性,那么也還是建議服用抗病毒藥。”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告訴記者:“目前到醫院發熱門診就診的患者,我們都會做抗原檢測,對于重癥高風險人群,我們也建議進行居家檢測,這樣一旦發現是新冠感染,可以盡早地使用抗病毒藥物,對高風險人群做好新冠監測還是很有必要的。”

  疫苗還有必要接種嗎

  人們關注的另一個問題是,面對可能到來的第二波高峰,是否還有必要盡快接種疫苗。對此,專家的一致觀點是,對于高危人群而言,接種疫苗仍然是提供保護的最有效方式。

  4月份,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應對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種工作方案》。方案稱,未感染的目標人群按照既定免疫程序及其時間間隔要求完成后續劑次疫苗接種。其中,完成基礎免疫的18歲以上人群,第一劑次加強免疫時間間隔調整為3個月以上。已感染且未完成基礎免疫的人群,可在感染3個月后接種1劑次疫苗。

  在5月8日我國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相關專家表示,在本土病例中,XBB系列變異株的占比到4月下旬已接近75%。5月18日,世衛組織咨詢小組對今年的新冠疫苗加強針更新作出建議,提出新的疫苗應主要針對目前占主導地位的變異株XBB。

  5月2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表示:“我國能覆蓋XBB變異株的疫苗有2個已經初步被批準,很快能面世,還有三四種很快能被批準。”他表示,研發針對XBB變異株有更好保護能力的疫苗非常重要。

  目前,威斯克生物和川大華西醫院已經表示,針對最新流行的XBB等新冠變異株研發的兩個產品已獲得臨床批件,分別為重組雙價新冠病毒蛋白疫苗(Sf9細胞)與重組三價新冠病毒三聚體蛋白疫苗(Sf9細胞),即將開展相關的臨床試驗研究,驗證針對當前XBB等變異株新冠病毒的感染預防,并稱該疫苗為“全球首個”。

  XBB是新冠奧密克戎的一個亞型分支。在國內已經批準的新冠疫苗中,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有效的疫苗主要是神州細胞的4價S三聚體蛋白疫苗和石藥集團的mRNA疫苗。神州細胞的4價疫苗涵蓋奧密克戎BA.1和BA.5變異株;石藥集團的mRNA疫苗涵蓋了奧密克戎的BA.5變異株。

  國內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疫苗已在加速普及。記者從上海一些社區醫院了解到,他們正在引進包括神州細胞在內的一些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有效的新型新冠疫苗,符合接種條件的成年人可能很快就能接種這些疫苗。

  不過記者注意到,目前各地對于符合接種新型疫苗的人群作出了嚴格限制:在未感染新冠的成年人中,對于已經接種了兩針完成基礎免疫的人,第一劑次加強免疫時間間隔3個月及以上,對于已經接種了第一劑加強的人,第二劑加強免疫與第一劑加強免疫應間隔6個月及以上;在已感染新冠的成年人中,只有未完成兩針接種基礎免疫的人,可在感染3個月后接種1劑次疫苗。

  疫情未來走向能否預測?

  全球的流行病學專家都傾向于認為,雖然新冠最高級別警報已經解除,這會使得對于病毒的追蹤相對過去大幅減少,但對于新冠的警惕不可放松。

  “這就好像是我們雖然沒有辦法去數每一片雪花,但仍然能夠判斷出正在下雪。”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官員Nirav Shah博士表示。

  目前各方也高度關注由XBB主導的這輪新冠疫情下一階段的走勢如何,以及是否會進化出新的變異株?

  鐘南山5月22日表示,模型預測顯示,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將發生在6月底,每周感染人數約為6500萬。

  對此,重慶醫科大學校長黃愛龍認為,要預測下一階段新冠疫情的發展,首先要了解影響疫情發展的關鍵因素,這些因素包括:兼具逃避免疫和傳播適應性的突變病毒流行,有足夠多的可被感染的人群,感染后排毒達到一定的載量。他表示,現有研究發現,通過疫苗接種以及感染新冠奧密克戎病毒,主要產生針對保守抗原表位的記憶性B細胞,產生的針對奧密克戎的特異性記憶B細胞較少。

  “這說明借助免疫印跡效應,大部分的抗體反應都集中到保守的表位,對突變株特異性中和表位的抗體反應多樣性下降,這部分解釋了發生二次感染的原因。”黃愛龍表示,當前流行的突變株XBB.1.9.1可能對奧密克戎感染康復者的體液免疫逃逸程度,與奧密克戎對新冠原始毒株感染后康復者的體液免疫逃逸程度類似。

  已有研究表明,既往感染后,對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的保護率隨時間推移下降,1個月后保護率下降至80%左右,10個月后降至40%左右。

  “基于這些現有認知可以推測,一年內很可能會發生新一輪的新冠突變株流行。”黃愛龍表示,“但由于不同人群免疫背景的差別,疊加感染時間差別,導致人群免疫背景與免疫狀態更加多樣化,因此易感人群被分割得更加碎片化,病毒將不再暴發式流行,更趨于流感化。”

  近期,《自然》雜志也發文稱,新冠病毒即便有了復蘇之勢,但是再次出現讓醫院不堪重負的井噴式疫情的可能性不大。各國現在經歷的是頻率高但致死率更低的感染潮,特征為相對高比例的輕癥感染。文章認為,新冠病毒的快速變異和匆匆消失的人體免疫可能導致新冠病毒難以形成季節性傳播。一些國家現在每年大概會出現三到四次感染高峰,主要緣于新冠病毒持續不斷且極快的變異速度。

  德國華裔病毒學家、埃森大學醫學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陸蒙吉介紹稱,全球許多國家在第一輪疫情后,都出現了連續的感染波峰,一部分人的二次感染或不可避免,感染人群也會增加,但是沖擊力會小得多。他還強調,隨著病毒演化,毒株種類和毒性已經不再是主要關注點,人群的免疫程度有多高才是重點。對于一般人來說,病毒并不會帶來太大的傷害。

  “二次感染”更易得“長新冠”嗎?

  從最近各地醫院發熱門診的情況來看,盡管新冠陽性病例增多,但專家普遍反映,病例的年齡以中青年為主,癥狀更輕,病程也更短。

  在5月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王貴強說道,無論是二次感染還是新變異株導致的感染,臨床表現目前看都是類似的,主要表現在上呼吸道,重癥的病例很少,主要是無癥狀或輕型病例。

  深圳衛健委日前發布消息稱,通過對今年5月以來報告的新冠病毒感染個案分析,以輕型為主,占比98%,未見重型與危重型。盧洪洲告訴記者,近期來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就診的新冠陽性患者大多出現發熱、咽痛及呼吸道癥狀。其中“二陽”患者癥狀較輕,主要表現為輕微咽痛、低熱,呼吸道癥狀較輕,病程較“首陽”更短。

  張文宏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次波幅更低、癥狀更輕,尤其是已經感染過的人群,病程更短。”

  在首次感染新冠后,有不少人反映“長新冠”的問題,他們在感染新冠后很長時間內仍會出現一些癥狀,尤其是初次感染后癥狀較為嚴重的患者,往往需要耗費更長的時間才能恢復體能。這些癥狀也被視為新冠后遺癥。人們擔心,重復感染新冠病毒,是否會加重“長新冠”的癥狀?

  就在5月25日,《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發表了一項來自美國的關于新冠后遺癥的大型研究,研究首次系統性地基于癥狀提出了“長新冠”的定義,將12種癥狀列入,這些最突出的癥狀包括嗅覺和味覺喪失、勞累后不適、慢性咳嗽、腦霧、口渴、心悸、胸痛、疲勞、頭暈、胃腸道問題、異常的動作和脫發。

  這項研究發現,與感染一次新冠的患者相比,在奧密克戎流行期間再次感染新冠的患者發展為“長新冠”的可能性更大。在感染30天后入組的重復感染患者中,“長新冠”的比例為21%;而首次感染奧密克戎發展為“長新冠”的患者比例為17%。

  值得關注的是,接種全程疫苗的人無論感染何種變異株,感染幾次,發展為“長新冠”的可能性都較未接種疫苗的人小。奧密克戎流行期間,接種疫苗的感染者患“長新冠”的比例為16%,沒有接種疫苗的患者中有22%的人發展為“長新冠”。

  專家還呼吁持續關注新冠引發的包括心肌炎等后遺癥。此前全球發表的多篇研究論文都揭示了新冠感染后對于心臟的長期影響。今年1月中旬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發布的一份《新冠病毒感染與心血管疾病診療中國專家共識(2023)》(下稱“專家共識”)中,將新冠病毒感染后存在的一系列癥狀稱為新冠病毒感染后遺癥(PASC),“專家共識”認為,這種癥狀通常持續4至12周或更長時間。

  “專家共識”的通信作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教授表示:“真正的‘陽康’如何去定義,我們在醫學上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新冠感染后我們發現有人出現心血管癥狀,比如心悸、胸痛,甚至引起了暴發性心肌炎,因此新冠患者康復后的診療以及如何恢復運動都應該引起重視。”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李桐

新冠肺炎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5-31 南王科技 301355 --
  • 05-31 阿特斯 688472 --
  • 05-30 豪江智能 301320 13.06
  • 05-29 雙元科技 688623 125.88
  • 05-29 天鍵股份 301383 46.16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