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證券:貸存比20年歷史終結 銀行放貸能力獲釋放
金融改革再下一城
安信證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 袁志輝
6月24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商業銀行法修正案(草案)》,刪除了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例不得超過75%的規定,將貸存比由法定監管指標轉為流動性監測指標。這意味著商業銀行的放貸能力得到徹底釋放,貸存比約束下的金融扭曲得到一定矯正,金融改革的進程得到快速推進。
早在1995年,為了限制商業銀行信貸投放規模,控制經營風險,《商業銀行法》規定其貸存比不得超過75%的監管紅線。在實際執行中,雖然也有銀行偶爾突破這一限定,但需要縮減后期的信貸規模,整體商業銀行體系被迫在貸存比紅線內進行資本中介服務。在市場信貸需求旺盛期,為了利潤最大化且不突破75%的貸存比規定,商業銀行不得不在負債端想方設法吸收存款規模,正常的經營行為受到抑制。
此外,2011年以來利率市場化飛速推進,商業銀行存款流失較為嚴重,一般存款轉為銀行理財、同業負債等其他的負債形式,商業銀行總負債多元化的同時規模仍強勁增長。近幾年貿易盈余萎縮,外匯占款流入放緩背景下,商業銀行派生存款能力急速下降。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使得商業銀行規避存貸比監管的成本不斷提高。
貸存比的硬性規定日益無法適應經濟新常態下的金融系統發展需求,適時廢除順應了金融改革和經濟轉型的宏觀戰略要求。
首先,釋放信貸投放規模,助力穩增長。二季度宏觀經濟增速仍面臨壓力,并且實體經濟投資意愿持續低迷,經濟面臨慣性下跌壓力。廢除貸存比紅線,有利于商業銀行擴大信貸投放。雖然截至一季度,銀監會口徑的商業銀行貸存比為65.7%,距離上限還有9.3%的空間,但是結構上看由于經營業務的差異,股份制商業銀行尤其是城商行等中小銀行的貸存比約束仍很強。從一季報來看,上市銀行中有10家銀行存貸比超70%,招商、中信等銀行的貸存比短期突破75%。解除貸存比限制后,商業銀行新增信貸投放規模理論上大幅增長。
其次,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2013年以來,降低融資成本被作為金融業重任,但是兩年過去了,融資成本降低幅度極為有限,以一般貸款加權利率為例,僅從2013年初的7.22%下行到今年一季度的6.78%,且與實體經濟投資回報率形成倒掛。廢除貸存比后,商業銀行信貸供給增加,將對貸款利率產生下移作用。更重要的是,沒有為了滿足貸存比規定而季末高息攬儲的必要后,商業銀行的負債成本勢必下行,逐步傳導至資產端貸款利率的下降。
最后,消除商業銀行扭曲經營,并穩定市場利率預期。由于存貸比及貸款規模約束,在利潤考核壓力下,商業銀行借道信托、券商資管等資產負債表外方式完成傳統的資本中介服務,但是這既不利于銀監會的監管,也不利于央行[微博]貨幣政策的順利傳導,且對金融市場產生扭曲,機構的杠桿套利、期限錯配等行為極大加劇了整個市場的系統性風險。市場利率將在央行引導下自由定價,但是穩定性極大提高。
目前我國的融資結構仍然以信貸等間接融資為主,商業銀行是經濟金融系統中最重要的資本中介。取消貸存比約束,商業銀行的業務重點由高息攬儲、表外投放信貸活動轉向資產端的管理,這也是國際化銀行的運營模式。
存續了二十年的貸存比監管被終結,在穩定經濟增長、推進金融改革方面可謂一石二鳥。而且在信貸資產偏向買方市場的情況下,出臺該項政策,對市場沖擊能達到最小化,但是效用最大化。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