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成中國領導人“推銷”新項目
6月1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英次日,中英在倫敦簽署并發表民用核能合作聯合聲明。在這份聲明中,英方表示歡迎中方積極投資參與建設英國新核電項目,愿共同努力確保英國欣克利角核電項目盡快取得成功。
南都記者了解到,這座造價達160億英鎊的核電站位于英格蘭西南部薩默賽特郡欣克利角,是日本福島核災爆發至今歐洲興建的首座核電站,也是英國首次接納外資興建民用核電站。
該項目也成為中國核電“走出去”的一個標志性事件。
英國是世界上最先開展民用核電的國家,而中國是世界上民用核電發展最快的國家,兩個核電國家的合作與中國領導人的大力“推銷”有著密切關系。
自去年底以來,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多次在與外國領導人的會晤中力推中國核電,促成中國核電企業相繼在英國、羅馬尼亞、巴基斯坦、阿根廷等國獲得了項目機會。核電,成為繼高鐵之后中國基礎設施建設“走出去”的新品牌項目,“核電外交”也正逐漸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新亮點。
領導人強力推銷,為核電走出去鋪平道路
中英核能合作始于2013年。當年10月,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在廣東臺山核電站表示,英方歡迎中國公司投資英國下一代核電建設。
半個月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英國首相卡梅倫談到合作領域時,第一點就是大力推銷中國的核電等基礎設施,他說:“中國在核電、高鐵領域擁有安全的技術和較高的性價比,兩國加強合作前景廣闊,并可共同開發第三方市場!笨穫悇t表示,英國政府歡迎中國企業投資英國核電建設。這為中法英三方合作修建欣克利角核電項目鋪平了道路。
今年3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法期間,中廣核與法國電力公司簽署了關于英國新建核電項目相關協議。
但英國欣克利角核電項目并不是中國領導人首次向國際社會“推銷”中國核電。官方報道顯示,李克強在去年的多次外事訪問中大力推介中國核電。去年11月李克強訪問羅馬尼亞期間,簽署了關于建設羅馬尼亞切爾納沃德核電站3、4號機組的合作意向書。同年11月26日,李克強在布加勒斯特表示,中國政府支持本國企業積極參與中東歐國家核電等電力項目建設。
中國與最大的核電國家美國也進行了合作。去年10月,美國能源部長莫尼茲訪華時確認了中國企業將向美國位于佐治亞州和南加州的核電站提供零部件的貿易合作,并表示美中企業有望聯合投標海外核電項目。
“核電外交”正逐漸成為中國促進對外貿易發展的新亮點。
全球核電蛋糕足夠大,核電走出去進入“窗口期”
核電緣何能夠和高鐵并駕齊驅,成為國家領導人當下的推銷重點?
近日,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董事長王炳華到外交部做專題報告時說,未來5-10年是全球核電發展的一波高潮,也是我國核電走出去的“窗口期”。
在此背景下,去年10月,國家能源局在《服務核電企業科學發展協調工作機制實施方案》中,首次提出核電“走出去”戰略:對核電企業“走出去”給予方向性指引,并推動將核電“走出去”作為我國與潛在核電輸入國雙邊政治、經濟交往的重要議題。
至此,中國核電“走出去”正式升格為國家戰略。
此后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和李克強都提到要把核電和高鐵作為重要出口項目加以推動落實。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明確提出“推動高鐵、核電等技術裝備走出國門”。
另一方面,中國核電發展至今也在國際上具有了一定的優勢:安全性能高和資金流穩定!爸袊穗姲l展三十年無事故”,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微博]向南都記者表示。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客座教授鐘賜賢說,盡管中國在建的仍是第二、三代核電技術,但事實上,第四代高溫智能堆技術已經自主開發出來,其安全性較此前大大增強。
此外,中國核電的建設工期短、效率高也在業界有口皆碑。鐘賜賢說,以輕水反應堆為例,我國一般5年即可建成,而國外大多需要8-10年。建設速度,直接影響到產業成本。多一天建設,成本就高出100萬美金。
中國核電的資金優勢更為明顯。在全球經濟仍低迷不前的情況下,中國企業所擁有的雄厚財力成為有效競爭力之一。
南都記者了解到,此次中英簽訂協議的欣克利角核電項目原本由英國本土企業森特理克集團與法國電力公司合資建設,2013年年初,森特理克宣布無力承擔巨額投資而退出,中國核電企業趁勢補上,“拿下”此項目。
防止產能過剩,則是中國核電“走出去”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中國核電機組的在建規模為世界第一,同時也是世界上民用核電發展最快的國家。
中國一家核電企業工作人員向南都記者坦言:“國內產能已經上來了,再不尋求海外市場,就會造成產能過剩”。
同時,全球關于核電的供需關系也的確尚未飽和,國際市場潛力巨大。據國際原子能機構預測,未來10年,除中國外,全球約有60至70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開工建設。盡管有美、俄、法、日、韓等核電大國作為先行者,但一名中國核電企業員工告知南都記者,即便最大核電輸出大國俄羅斯,也經常拿下了項目卻沒足夠的人手或設備,最后不得不外包給他國。
中國核電走出去起步晚事出有因
實際上,早在10年前,中國核電企業已經開始尋覓海外市場,只是跨出國門的進展并不如人意。
南都記者了解到,技術瓶頸是中國核電“走出去”最大的壁壘。中國的核電技術雖起源于國外的技術轉移,目前則實現了自主研發。比如第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就是中國唯一具有完整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品牌。目前,“華龍一號”的目標廠址在國內國外都有,現正處于施工設計階段,只要開工,將在60個月內完成并投用。資深核電專家溫鴻鈞曾對媒體表示,此前,中廣核和中核在海外推銷自主品牌三代核電技術時,對方就會反問:“中國正在使用從別國引進的核電技術,可為何向我們推銷這些連你們自己都不使用的本國技術呢?”
“之前,我們不是不想走出去,而是火候未到”,上述核電企業工作人員向南都記者坦言。這也是中國領導人不同于其他核電大國的領導人從多年前就開始在出訪時大力“推銷”核電的根本原因。
這一情況從2013年起發生了轉折。中國出口巴基斯坦的兩臺百萬千瓦核電機組開工建設,與羅馬尼亞達成合作開發切爾納沃德核電3、4號機組意向,此外,與法國電力公司合資,參股英國欣克利角核電項目。
“我去年訪問中東歐的時候,曾經跟他們的領導人說,如果你要建高鐵、核電,在同等質量下,用中國的裝備可能是建設最快、成本最低的,我有這個底氣!苯衲耆珖鴥蓵希羁藦娙缡钦f。
南都記者 葛倩 發自北京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