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達爾:“雙反”國企業受益有限
中國有些企業的光伏產品質量很好,但也有的質量很差,因為有一些企業可能只瞄準短期收益
⊙記者 陳其玨 ○編輯 毛明江
很多人并不知道,位居世界前五大石油公司之列的油氣大亨道達爾集團,其實也是全球第二大光伏生產商。2011年,道達爾在評估了200多家光伏企業后最終收購了一家名為SunPower的美國公司。過去4個月中,這家其持股66%的美國公司股價大漲了4倍,并受到股神巴菲特的垂青。近日,道達爾集團營銷與服務部兼新能源部總裁博書(Philippe Boisseau)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達了他對“雙反”案及中國光伏市場的看法。
記者:您對美國和歐盟先后向中國光伏產品發起“雙反”調查一事怎么看?
博書:從公司立場出發,我們認為“雙反”案件并非企業行為,而是國家行為。我們不會就“雙反”案做任何事情,主要觀望事態的發展。我們在美國的業務占比很大,但在歐盟的規模很小。無論最終裁定的稅率多少,我們不會改變什么。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希望通過合作來發展中國的業務,而且已經開始行動。
記者:據我所知,道達爾旗下Sun Power公司是一家美國太陽能企業。在美國對華光伏“雙反”立案之前,公司是否感受到來自中國光伏企業的沖擊;在終裁后,業務是否受益?
博書:無論沖擊,還是受益,都非常有限。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確保自身的長遠發展目標和競爭力。
記者:在您看來,中國光伏行業近幾年接連遭遇海外貿易制裁的原因是什么?您對中國光伏企業有怎樣的建議和經驗分享?
博書:中國有些企業的光伏產品質量很好,但也有的質量很差,另一些企業可能只瞄準短期收益。和他們的做法不一樣,我們對光伏行業的投入不是短期行為,而是一個長期過程。同時,SunPower最大的優勢來自技術價值。我們的光伏電池轉換率在24%,而全球平均水平僅為17%。這可以讓整個光伏系統的成本降低。
記者:中國政府可以怎樣處理光伏市場當前這樣的局面?
博書:全球的光伏行業都處在產能過剩,一些質量較低的企業產能會慢慢被淘汰。中國政府應當確保好的光伏產品和好的制造商在市場上生存下來,為此需要聘請中立的第三方機構來對太陽能電池板的壽命進行評估。同時,中國也要有透明的政策和制度,使得競爭力不僅表現在成本節約上,更能體現在質量、使用壽命上。我們也在觀望中國針對光伏的政策環境是否會進一步改善。
歐洲專家:貿易問題不宜政治化
最近歐盟的確針對中國的不少出口產品,提出了一系列貿易威脅。這些行為是不符合事實的不正當之舉
⊙記者 朱周良 ○編輯 秦風 毛明江
針對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中歐光伏及電信設備反傾銷案,上證報記者在第一時間采訪了兩位頗具話語權的歐洲資深人士,分別是英國上議院議員鐘斯勛爵和歐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爾·格洛斯。
記者:您認為,為什么歐盟委員會會在這個時候提出針對中國的貿易制裁措施?背后的真實目的到底何在?
鐘斯勛爵:最近歐盟委員會的確針對中國的不少出口產品,提出了一系列貿易威脅。在我個人看來,這些行為是不符合事實的不正當之舉。
格洛斯:由于歐盟之前收到了業界的抱怨,認為中國的光伏和電信設備生產企業有傾銷嫌疑,為此必須要對這些申訴啟動調查。但事實上,歐盟委員會尚未真正對中國采取實際的貿易行動。
記者:我們注意到,即便在歐盟內部,許多成員國也反對向中國光伏企業征收懲罰性的關稅。您認為,這些措施最終生效的可能性有多大?
鐘斯勛爵:我很高興地看到,德國已經很清楚地表明了其立場,支持自由貿易,并且堅定地表示了對類似貿易保護主義的抵制和反對。英國也做出了同樣的表態。
格洛斯:原則上,歐盟委員會應該出于完全客觀的角度來做出貿易決定。但事實上,在類似的重大事項決定時,歐盟成員國總是試圖影響歐盟委員會的決定。不過我認為,這樣的壓力要對歐盟委員會產生有效的影響,前提條件是反對意見要多來自大型成員國,并且被申訴的事實并不是那么百分百確鑿。我個人還無法判斷傾銷是否成立。
記者:那么,一旦這種嚴厲的懲罰措施最終生效,會對中歐經濟和貿易關系帶來什么樣的后果?
格洛斯:我認為,不管是歐盟還是中國,都無意將這一局部問題升級為全面的摩擦。
記者:您認為歐盟如果對中國采取這些懲罰措施是否正當合理?為什么?
格洛斯:從經濟角度而言,即便存在傾銷行為,也沒有理由采取懲罰性的報復措施。但是,在世貿組織規則下,如果貿易伙伴存在傾銷行為,成員經濟體是可被允許采取相應懲罰性措施的。
記者:您對于中歐這次的貿易紛爭有何建議?除了硬碰硬,雙方還有什么方式來解決分歧?
鐘斯勛爵:在我看來,如果歐盟委員會能與中國開展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會比簡單地發出貿易制裁的威脅要富成效得多。我希望,已經感受到民意強大力量的歐盟委員會,應該積極推動與中國的協商和對話,通過更加開放和誠實的態度,來找到更為友好的雙贏解決方案。
格洛斯:我認為,解決貿易糾紛的最佳途徑是不要將問題政治化,而是遵循正常的世貿組織程序,訴諸一個中立的專門委員會。假定歐盟方面最終真的對中國產品征收高額關稅,中國也應該將歐盟告到世貿組織的專門委員會,等待世貿組織的裁決。
我也說
梅新育:歐盟對華光伏“雙反”失策
歐盟貿易機構的所作所為讓觀察者們得不出一個合乎邏輯的明確結論,讓市場參與者們無法形成穩定的預期
⊙商務部研究員 梅新育
歐盟對華光伏“雙反”,是基于錯誤假設前提和曲解作出的注定要遭到失敗的決策,此案的發起和推進,再次充分暴露了這個區域經濟組織深刻的內在缺陷,也讓人們無法對該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景過分樂觀。
在光伏產業發展及對華光伏“雙反”案上,歐盟內部指導思想的紊亂一目了然:這個組織所要追求的究竟是什么?是一個能與替代產業競爭、而且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興產業,還是一個效率低下、既無法與替代產業競爭又無力與海外競爭者同場角逐、只能托庇于貿易保護并持續吞噬巨額補貼的無底洞?對華光伏“雙反”是著眼于光伏市場本身,還是企圖以此為籌碼逼迫中國在其他方面讓步?歐盟貿易機構的所作所為讓觀察者們得不出一個合乎邏輯的明確結論,讓市場參與者們無法形成穩定的預期。
多年來的表現及其機構運行實際績效表明,歐盟并不是一個能夠及時迅速做出重大和著眼長遠的決策并迅速落實的機構,更多顯示出來的是拖沓、扯皮,容易被政治游說左右擺布,以及容易被局部和短期效益綁架。這樣的機構即使企圖制定實施含有深意的政策,只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對華光伏“雙反”案再次顯示了這一點。
歐盟對華光伏“雙反”的前提假設更難以成立。中國光伏產業能夠在5年時間里成長到占據世界光伏市場60%以上份額,靠的并不是各國光伏產業都接受到的這樣那樣的補貼,而是效率;而且他們發起的這場“太陽能戰爭”本身就會壓縮光伏市場的成長前景,進而損害他們意欲拯救的國內光伏產業。
貿易報復毫無疑問是最近在咫尺的應對手段。盡管對美、韓、歐多晶硅反傾銷案涉案金額不能與歐盟對華光伏“雙反”金額相提并論,但深陷主權債務危機的歐盟經濟有求于中國進口、投資之處甚多,我們的貿易報復也未必就一定要采取反傾銷、反補貼之類限制對方商品進口的傳統手段,主動取消對方的訂單、限制向對方國內的投資等等,都是可供選擇的措施?紤]到贊成歐盟“雙反”的法國、意大利、立陶宛、葡萄牙4國危機程度甚深,對中國需求更深,更給我們區別對待、實施精確打擊創造了條件。如果再把眼光放寬一些,在不少政治問題上,歐洲國家也不是沒有有求于中國之處。
當然,單純依靠貿易報復措施并不能直接幫助國內光伏產業走出困境,為此,我們還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首要任務無疑是啟動和擴大國內市場,幫助國內產業度過產業寒冬。只要成功啟動國內市場,美歐的“雙反”就不可能打垮、消滅中國光伏產業這個競爭對手。
其次是開辟歐美之外的出口市場,而新興市場光伏產品潛在和現實需求的增長為這項策略創造了實施條件。
第三項策略是走出去,在歐美和其他國家市場直接投資建設光伏電站,帶動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在這方面,一些企業已經開創了比較成功的榜樣。
第四是熬過市場寒冬、耐心等待不符合經濟規律的歐美雙反措施到期后難以為繼。傳統化石能源行情下跌是對光伏產業的最大威脅,高效率、低成本的中國光伏企業很多能夠在傳統化石能源行情下跌的競爭中生存下來,歐美光伏企業的低生產效率和高成本則決定了它們絕大多數在未來幾年傳統化石能源行情下跌的環境下難以為繼。即使歐盟最終對我們實施雙反,傳統化石能源下跌的熊市也可望在“雙反”期間替我們淘汰很大一批歐美競爭對手,這不僅僅意味著競爭對手減少,而且意味著未來“雙反”期滿后鼓噪延續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的呼聲削弱,對于熬過市場寒冬的中國企業在“雙反”期滿后大展宏圖是有利的。(編輯 秦風 毛明江)
對華光伏“雙反”不會有贏家
考慮到光伏“雙反”案所涉及的規模和范圍太大,如果歐盟堅持征收懲罰性關稅,必然導致中歐出現貿易戰,這樣的結果“雙方都承受不起”
⊙記者 朱周良 ○編輯 秦風
在搜索引擎里鍵入“歐盟”,下拉提示框中出現最多的是兩個字——光伏。不管從涉案規模還是產業影響等各方面來看,此次歐盟對中國的光伏和電信設備產品發起的“雙反”調查都堪稱空前。
“這是一個艱難的問題,其結果對雙方都利害攸關。歐洲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但歐洲也需要中國低成本的技術來重拾競爭力!闭劦阶罱闹袣W光伏“雙反”案,知名經濟學家、耶魯大學教授史蒂芬·羅奇對上證報記者說。
作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歐盟為何欲下此狠手?美歐等西方經濟體相繼對中國光伏產業“開刀”,是巧合還是有其他因素使然?身處險境的中國光伏產業該如何接招?中國的經濟管理者們又該從中吸取什么教訓?
根源:經濟低迷加重保護主義
相比以往的案例,此次歐盟對中國產品的“雙反”調查具有很多新的特點。首先,從產品類型看,不管是光伏還是電信設備,都是高技術產品,而在以前,中歐間貿易摩擦很多時候是集中在鋼鐵等技術含量低的產業和產品;另一方面,規模也是一個關注焦點,此次歐盟針對中國產品涉及的范圍、力度都非常大,堪稱空前。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院長李向陽在接受上證報采訪時表示,以前中國與歐洲等發達國家在國際市場競爭,更多是靠低技術產品,而隨著中國制造業的升級,現在中國越來越多進入高技術行列。“但這也注定會威脅到歐洲原有的優勢行業。”
就光伏本身而言,也存在一些特殊性,并為貿易摩擦的發生埋下了伏筆。
首先是產能過剩。李向陽分析說,在金融危機后,全球各國在清潔能源上的投資都大幅增長,客觀上導致全球產能過剩。有行業機構曾預計,2013年到2015年,全球光伏產品年均的供應過剩量可能高達3500萬千瓦。
其次,美歐對華大打貿易保護主義牌也受本國經濟低迷影響。“歐洲當地經濟低迷、就業形勢嚴峻、許多骨干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失利,這些都是原因!鄙虅詹垦芯繂T梅新育對上證報記者說。而深陷衰退難自拔的歐洲,顯然是當前全球復蘇鏈條中最薄弱的一環。
挑戰:中國轉型崛起成長之痛
在這種情況下,梅新育指出,歐盟一些決策者希望通過對華“雙反”,來提高市場價格和保住市場,幫助處境艱難的歐洲企業度過難關,并企圖借此逼迫中國以更優惠條件對其產業開放市場。
不過,也有資深觀察人士認為,中國頻遭貿易壁壘,某種程度上也在情理之中,是中國在大國崛起時代所必然經歷的階段,屬于“成長的煩惱”。
總體上,部分專家仍對中歐這場貿易爭端的前景感到樂觀。一直密切關注中國經濟發展的羅奇表示,“我仍然預計,雙方能在最后時刻達成某種協議,避免貿易摩擦的嚴重升級。”
李向陽則稱,考慮到光伏“雙反”案所涉及的規模和范圍太大,如果歐盟堅持征收懲罰性關稅,必然導致中歐出現貿易戰,這樣的結果“雙方都承受不起”,為此雙方需要妥協。“中國和歐美有利益一致的一面,有可能達成妥協。”
反思:企業應更具全球視野
在通過常規雙邊和多邊貿易渠道與歐盟溝通的同時,專家表示,中國企業和政府也要從類似案例中吸取教訓,多從自身找原因。
專家表示,中國今后應加強以自貿區為核心的區域經濟合作,在加大與新興市場合作的同時,也積極探索與發達國家之前的區域經濟合作,甚至是與歐盟建立自貿區的可行性。這也是從制度上緩解貿易環境惡化的一種有效途徑。
而從自身來看,中國今后要更多注重進口,尋求貿易平衡。通過增大進口,一方面可降低貿易盈余,減少外部壓力;同時,也可為今后的貿易摩擦增添談判砝碼。
至于接連遭受美歐“雙反”打擊的中國企業也應深刻反思。很多時候,企業忽視WTO規則,不顧成本一味大打價格戰,最終只會傷及自身。
“根本上,要避免類似慘痛教訓重演,我們的企業還應該提升自身的‘全球視野’!崩钕蜿栔赋,特別當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后,越來越多中國企業的產品從以往單純針對國內市場,轉為著眼全球市場。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生產和經營就更需要站在全球市場的高度,以避免不顧市場需求一味“閉門造車”,到頭來招致貿易“雙反”的不利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