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降回7字頭:新算法沖擊“快漲慢跌、漲多降少”格局
新機制從移動平均轉為算數平均,此前調價周期較長,價格信號難以靈敏反映國際市場油價變化
何清;王秀強
26日傍晚,國家發改委宣布從次日零時起,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汽油下調310元/噸,柴油下調300元/噸,這是2013年以來國內首次降價。
此次降價后,北京、上海、廣州等部分重點城市,93#汽油零售價格將全面回落至7元時代,調整后大概價位區間:北京地區(京五)7.83元/升,上海(滬四)7.77元/升,廣州地區(粵四)7.89元/升。其他地市汽油零售價或將處于7.3-7.4元/升。
當天,國家發改委還同時公布了調整后的成品油定價機制,除將調價周期改為10個工作日,并取消4%變化幅度要求,還將價格計算方式由移動平均改為算數平均,改進掛靠油種。新機制除了縮短調價周期,取消4%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將過去掛鉤國際油品的變化由移動平均變為了算數平均。
本報記者獲悉,舉例來說,假如第一天油價每單位為1美元。第二天油價為2美元,第三天油價為3美元,那根據移動平均法,即為1美元加2美元再平均,前兩天平均價格為1.5美元,然后1.5美元加3美元,則前兩天與第三天的平均價格為2.25美元。若按算數平均法,1美元加2美元加3美元,這三天的平均油價即為2美元。
新機制起底
此前機制調價邊界條件較高、調價周期較長
按照新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國內汽、柴油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同時將計價辦法由原來的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改為10個工作日的平均價格。調價生效時間為調價發布日24時。
國家發改委負責人的解釋是:“成品油價格每10個工作日都會調整一次,該降就降,該升就升。”
新機制同時規定:當調價幅度低于每噸50元(折合每升調價金額不足5分錢)時,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當國內價格總水平出現顯著上漲或發生重大突發事件,以及國際市場油價短時內出現劇烈上漲等特殊情形需要對成品油價格進行調控時,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報請國務院同意后,可以暫停、延遲調價,或縮小調價幅度。
2008年底,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確立“22天+4%”的價格機制。國家對成品油價格進行了10降15升共25次調整。
業內專家評估,機制運行總體順暢。同時,其自身缺陷也顯現出來。主要集中在:調價邊界條件較高、調價周期較長,價格信號難以靈敏反映國際市場油價變化,容易產生投機套利行為,存在快漲慢跌、漲多降少現象。
基于上述問題,完善成品油定價機制的建議從未間斷。國研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鄧郁松評價稱:“機制完善后成品油調價頻率加快,調價時間節點透明度增強,掛靠油種變化更合理可以反映上游成本,油價能夠更加靈活地反映國際市場油價變化。”
“但是,必須看到調價期限縮短到10個工作日,調價滯后性還沒有完全解決。”鄧郁松說。
在此次改革中,發改委仍對價格實施管制并掌握價格發布權。鄧郁松認為,定價權下發企業時機并不成熟。“我國石油價格改革走的是逐步市場化的道路。從長遠看,成品油價格改革最終目標是放開價格,由市場競爭形成。但目前成品油市場競爭不充分,不能交給企業。接下來需要創造市場定價條件,推動石油產業各環節競爭性,推進石油流通體制改革。”
市場反應
“經營者和消費者因此可以很直觀地判斷國內油價的未來走勢”
易貿研究中心數據顯示,自2月中旬進行下行通道后,國際油價至3月25日已跌至-5%附近,突破了原有定價機制的下調紅線;而當天也距離上次調價已有22個工作日,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的兩個基本條件均已滿足。于是,國家發改委于27日正式下調國油價。
早在上周,一些社會成品油就已經開始下調其成品油零售價,搶在國家發改委調價前清庫存,其促銷力度甚至已超過此次國家發改委的降價幅度。“晚降不如早降”,有上海當地成品油零售商說:“新定價機制要來了,誰知道市場怎樣?”
“之前,國際油價的變化因為移動平均不能及時傳導到國內,造成消費者常常抱怨國際油價已經降了10美元/桶以上,國內油價卻還沒有絲毫波動”,有中石化銷售系統人士表示。據他介紹,每一天的國際油價波動幅度不一,因此移動平均計算得出的數據是一條線;“相反,算數平均是將過去22個工作日的油價數值加總直接除以22天,得出的一個數值,只要這個數值與上次調價有了一定價差,就會調價”。“2008年國際油價暴跌,短短半年內Nymex油價從147美元/桶驟降至33美元/桶,可國內油價卻僅僅下調了一次,其中有很大原因就是國家發改委實施的是移動平均。”
他指出,調整后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實施后,10個工作日一到,比照國際油價波動幅度,該升就升,該降就降,“經營者和消費者因此可以很直觀地判斷國內油價的未來走勢”。
此次成品油定價機制調整內容還包含掛鉤國際油品種類的變更,但目前國家發改委并未透露變更的油種。現行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的國際市場布倫特、迪拜、辛塔三種原油現貨價格,有消息稱,可能調整為美國WTI原油、英國布倫特原油和阿聯酋迪拜商品交易所的阿曼(Oman)原油期貨,三者按照一定權重作為國內油價參考。
從企業層面看,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專家龔金雙認為:“如果國內油價按時調整,不會存在價格不到位情況,有利于石油企業利益,煉油板塊虧損也可以得到改善。此外,成品油投機操作的空間被壓縮,貿易商的無風險套利將得到抑制。”
也有觀點認為,一旦國際游資鎖定國內掛鉤的油品品種,并對其價格在期貨、現貨市場上進行炒作,難免對中國經濟產生影響。“盡早推出國內原油期貨,增強我國對國際石油定價的話語權已成為當務之急。”有中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高層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