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付常銀
深陷經營不善中的超日太陽能公司攀上了國有企業。
1月31日,超日太陽發出公告,控股股東倪開祿及女兒倪娜于1月15日,與有青海國資背景的青海省木里煤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關于轉讓公司股權的意向書,木里煤業將成為超日的第一大股東。
此次意向書的簽訂被超日太陽方面解釋為“不得已”的舉措。此前,倪開祿和倪娜直接持有超日43.89%的股權。
從2012年底,貸款逾期、企業裁員、年度巨虧等不利消息早已將超日太陽的經營困境暴露無疑。 2月1日,停牌一個多月的超日太陽復牌后變身為“ST超日”。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超日太陽營收狀況不甚理想,股票市場已經變身成為ST,資金鏈面臨斷裂的危機,償債能力大幅下降。國企入主超日符合行業整合的基本態勢。 ”
但負債沉重的超日太陽已然成為一個“大包袱”,什么樣的木里煤業敢去做它的“救世主”?
依據資料,木里煤業是經青海省政府批準,由青海省國有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獨資組建的有限責任公司。截至2012年6月30日,青海國投注冊資本金40億元。
但《21世紀經濟報道》指出,從2010年注冊到現在,木里煤業似乎并未著急進行生產經營,仍然在進行木里煤礦的礦區整合工作,且定性為木里礦區總體規劃范圍內唯一開發主體的煤礦整合平臺企業。
相關人士分析,木里煤業目前尚不具備收購能力,仍待大股東青海國投支援。
遠水能不能解近渴?結果依舊撲朔迷離。
但國資入注光伏等新能源企業,卻已經不是新鮮事。 2012年10月,中國光伏集團東營光伏有限責任公司率先完成 “國有化”,有國資背景的江西恒瑞新能源有限公司收購賽維LDK太陽能有限公司股權。
天華陽光董事長蘇維利說:“到目前為止,我認為中國無論從制造到應用再到投資都體現了一個未來的國進民退的大方向,國進民退是必然的趨勢。從2013年開始,國企、央企進入光伏等新能源企業或許會多起來。 ”
蕭函認為,“國進民退”的風潮極有可能再度出現,國企接盤并非最佳方案,卻也是無奈之舉。
他說:“光伏行業整體生存環境惡化嚴重,光伏企業難有實質性突圍之策,唯有限量減產、尋求國企援助才能勉強維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