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豐田事件凸顯大制造風險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7日 18:20  《新財經》

  文/本刊見習記者 覃怡敏

  速度與規模的雙重誘惑,膨脹了豐田的擴張野心,使得豐田汽車很快觸及到“大制造”的天花板。 各大汽車廠對問題車的大規模召回,會不會演變為一場全球汽車產業的“三聚氰胺”事件

  莫非這是全球汽車業的“老大魔咒”?繼通用汽車陷入破產困局后,豐田汽車也面臨一場“突如其來”的巨大災難。

  從2009年年底至2010年3月,自兩年前取代通用汽車成為全球第一汽車生產商的日本豐田公司,持續遭遇各類“召回門”事件,在世界汽車制造史上寫下了并不光彩的一筆。

  眼下,豐田汽車的召回,已從一般的產品質量事故,演化成波及多個國家的公共事件,且事態影響還在進一步擴大。短短數月,豐田在全球召回汽車高達800多萬輛,已超過了其2009年全年的全球總銷量——698萬輛。昔日的制造大王,淪為“召回大王”,成為媒體口誅筆伐的對象。在這場關乎企業命運的災難面前,豐田公司總裁豐田章男,似乎也亂了陣腳。

  越來越多的人談“召”色變。“召回本身是一件正常的事,但是被動召回、隱瞞召回卻不得人心,會引起麻煩。”著名汽車分析師賈新光接受《新財經》記者采訪時指出:“豐田現在已經有52起涉嫌導致死亡的案例,這已不再是單純的召回,而是真正的質量問題。”

  著名管理專家和并購專家王育琨認為:“隨著事件的發展,業界更相信這是一個歷史的宿命:豐田中了‘第一的魔咒’。”

  召回事件暴發,豐田陷入危機

  翻開豐田的成績單,創立于1933年的豐田汽車,早期旗下的豐田、皇冠、米冠、花冠牌汽車名噪一時,后期出廠的凌志、雷克薩斯等豪華車也極負盛名。作為亞洲最大的汽車公司,日本汽車制造商豐田成績突出,一度在全球汽車行業叱咤風云。

  2008年,豐田超越通用,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商。

  一切順理成章,可惜好景不長。豐田公司得以立身的“精益管理”模式,在快速擴張到全球后卻遭遇失控。從2009年年底開始,繼“腳墊門”、“踏板門”、“爬坡門”、“剎車門”之后,近期再次陷入“油管門”。從目前情況來看,豐田召回事件并沒有就此中止。好端端的一家企業,為什么會陷入難以自拔的“召回”怪圈?

  正略鈞策管理咨詢顧問周華告訴本刊記者:“豐田事件的持續發酵,固然與問題汽車的不斷涌現相關聯,還表現在豐田對危機事件的處理上。”他認為,此次豐田的危機處理是失敗的。無論是最開始豐田章男拒絕出席美國聽證會,還是豐田公司對問題汽車的辯解,都彰顯了豐田作為汽車全球霸主的傲慢。隨著事態逐漸惡化,豐田開始極力彌補,但誠意已大打折扣。并且,東方人特有的“家丑不可外揚”的觀念,更是引起了輿論的反感和猜疑。可以說,豐田的危機管理,從一開始就是被動的,甚至充斥著逃避嫌疑。也正是這一消極應對方式,導致了召回事件的持續惡化。

  賈新光表示:“問題開始并不大,但是他沒有重視并盡快解決,而是錯誤采取了隱瞞的辦法。危機出現后,企業也反應遲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車專家直言:如今,豐田問題的嚴重性,完全由于其“野心過大、急功近利、態度傲慢”所致。“想多贏反而輸。要抱有只想贏對手一點點的心態才對。他們太過神化自己,覺得自己是神,不想承受一些損失,結果就鬧大了。這就注定了,豐田最終要走下神壇。”

  據海外媒體報道,美國田納西州退休社工蘿妲·史密斯(Rhonda Smith)在2006年遭遇豐田事故,向豐田投訴長達四年之久,卻一直未果。

  面對突發事件,豐田公司要么態度傲慢,要么反應遲鈍,導致社會各界對豐田及其總裁豐田章男極為不滿。

  昔日光環加身的豐田,如今是重壓纏身,財務上出現巨額虧損;金字招牌面臨銷蝕;消費者長久以來對日本汽車品質的信任感,也開始動搖……當事件愈演愈烈之后,豐田章男背負的已不僅僅是企業的聲譽損失,也對國家形象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這杯苦酒的滋味如何,也只有豐田人自己去慢慢品嘗了。

  事實上,早在豐田超越通用成為全球汽車業老大的2008年,業內就有分析指出,豐田在北美的市場已經過度膨脹,形勢一片嚴峻;豐田內部,也有不同的聲音對此提出警示。然而,在各方利益的制衡下,豐田卻越走越遠。

  如今,豐田的噩夢已經開始。據日前美國各主要汽車商公布的2010年2月汽車銷售數據來看,豐田在美國的銷售同比下降了8.7%。受這一事件拖累,豐田的股票市值已蒸發掉300億美元。“召回門”事件,讓豐田公司陷入四面楚歌。

  大公司患大病,失足全球化

  公開資料顯示,從2005年到2009年,豐田的汽車銷量幾乎增加了50%。這或許從另一個層面預示了“水滿則溢”的中國古訓。企業全球化的生產銷售形態,導致企業產業平臺太大,內部質量控制體系一旦出現盲點和斷層,注定要發生難以預測的巨大危機。

  “在過去幾十年中,豐田一直以通用為榜樣,這條路被證明是錯的。”某汽車周刊主編高斌對本刊記者指出。

  如果把通用與豐田做個比較,二者都倒在了產銷量1000萬輛的門檻之前。業內專家分析認為,1000萬輛的產能,在現階段已經成為汽車制造規模的極限。由于二者在市場競爭中的心理優勢和競爭優勢作怪,都在過分追求速度和效益。到頂了,環境令他們滅亡。

  企業在全球化急劇擴張之時,伴隨的是過度膨脹的海外建廠。一旦跨國公司的質量控制體系顯弱,就容易導致問題出現。“當企業做到一定規模后,其管理跨度變大,內部龐雜,就會出現一系列大公司病。例如層次多、官僚主義嚴重、反應遲緩、缺乏創新動力、暮氣沉沉、傲慢,等等。”賈新光指出,“為了速度與規模,所有的市場都要重視,但要在所有的市場上都做得很好,是不可能的。競爭對手往往要來找空子。”

  在這一系列問題接踵而至之時,大公司面臨“大制造”的天花板,這在企業全球化進程中是無法回避的。在世界汽車工業規模競爭的博弈中,無論是通用,還是豐田,都不能獨善其身。后來者一旦規模做大,都會面臨全球化過程中產生的各類“天花板難題”。

  欲速則不達。賈新光對全球汽車制造業作出了這樣的分析:“眼下,對當老大野心勃勃的車企不在少數:大眾——已經明確表示;現代——沒有明說;雷諾-日產——可能;菲亞特——有心無力;比亞迪——已經明確表示,但是誰也不敢相信。”搶占世界汽車制造業第一的寶座,已成為全球各大車企下意識的戰略取向。一旦企業理智被無法克制的戰略沖動所淹沒,正常的經營節奏被不斷加速,流程中的差錯就會被視而不見。在強大的規模擴張態勢下,質量控制的精髓,恐怕只能退居次席了。

  要速度還是要質量?要規模還是要效率?商業帝國如何制衡各方利益?這在全球化的今天,已顯得尤為重要。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在市場不景氣、產能過剩的背景下追求規模擴張,通過并購重組和直接投資,形成大規模全系列產品生產能力,搶奪全球市場份額,一直是纏繞在各汽車工業巨頭身上的魔咒。王育琨告訴本刊記者,豐田章男曾表示,豐田過去十年致力于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制造商的戰略有誤。

  當然,與通用相比,豐田的震蕩更多來自于其全球化擴張的野心。“它不是被別人打倒的,而是自己摔一跤。其危機與災難,不關乎外部因素,是自身造成。”周華指出,在新世紀、新環境下,豐田選擇了規模擴張,選擇了全球化,選擇了效益至上,而忽視了促使整個日本工業崛起的TQM實踐,忽視了豐田獨特的JIT思想。支撐發展的文明之基,是必須堅守的。

  無論是通用的破產窘境,還是豐田的召回災難,似乎都在說明一點:無節制的現代化大工業生產,在掠奪性透支市場消費資源的同時,難以成為讓消費者放心的國家經濟“支柱產業”。當某一產業制造規模達到極限,全球化的生產模式也就走到了盡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此次的召回危機,并非是豐田公司一家的危機。

  從目前汽車行業的消費能量來看,全球已經步入“定量市場”。為掠奪市場份額,搶占霸主之位,眾汽車制造商都在不斷加大已經過剩的產能。于是市場就出現了這樣的狀況:一方面是產業全球化下的產能過剩,一方面是消費資源的枯竭。兩相矛盾,如果不從根本上去協調和解決,企業將無法獲得長期生存的土壤。豐田事件的出現,或許僅僅只是冰山一角。

  縱觀全球,一線車企幾乎全軍覆沒。豐田大規模的問題車召回,會不會演變為一場全球汽車產業的“三聚氰胺”事件?

  2月24日,亞洲另一汽車巨頭韓國現代汽車公司宣布,因汽車門鎖存在問題,將在美國和韓國本土市場召回新款索納塔;美國當地時間3月1日,因轉向助力電動機存在缺陷,通用宣布,將從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市場上召回130萬輛小型汽車。

  一時間,全球汽車市場風聲鶴唳。

  豐田是標桿,更是教訓

  當然,消費者們更關心的不是豐田以及各車企如何自我救贖,而是豐田如何彌補過錯。

  誰將是下一個豐田?企業家如何從豐田事件中接受教訓?在我國汽車企業加速做強做大之時,豐田事件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警醒和教訓標桿。

  受豐田事件的警示,各車企紛紛表示會汲取教訓,在擴張的同時,更要嚴把質量關。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開幕之后,面對中外媒體的圍堵,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回應說,快和慢都是相對而言,能快就快,但是不能為快而拼命追求速度,否則風險比較大,吉利會吸取豐田事件的教訓。

  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新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全球化肯定會面臨規模效應,當它走向世界拓展市場的時候,必然要考慮其在當地與本國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方針的一致性。對于企業來講,面臨的問題很多,從國產自主品牌來講,應該從豐田事件中得到教訓,首先在本土站穩腳跟,然后在國外市場進一步去擴展。作為汽車生產商來講,自己的產品不僅能提供給消費者愉悅的駕乘感受,更重要的是保證消費者的駕乘安全,質量必須是第一位的。他們在汲取經驗教訓的同時,會完善公司在全球化過程中的一些舉措。

  當前,我國車企正處于急劇擴張階段,沒有哪家企業具有長達七十年的生產歷史積淀,卻時時面臨重重誘惑。因此,發生豐田危機的可能性很大,經驗不足的國內車企更需謹慎和警惕。

  “快了無法控制局面,就會翻車。”王育琨告訴《新財經》記者,豐田事件讓正在忙著全球汽車并購的我國汽車人警醒:公司的生命力與公司規模沒有什么關系。公司的規模,只是公司的光環,絲毫不代表公司的生命力有多強。公司的真正生命力,不在于公司的規模,而在于一個個業務現場,還有沒有突破能力,能否給公司帶來豐厚的利潤。這些說起來很容易,但是真正能夠看到他們之間的區別,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國家信息中心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指出,國內車企技術沒有豐田先進,銷量增速還這么快,出現問題的概率應高于豐田。“我國汽車召回少,并非因為我們的產品質量好,而是對問題車的要求比較松。”

  如果因為要求松就放松警惕,最終將自食其果。

  當然,對還遠不能和豐田相提并論的國內車企來說,當前最關鍵的是:靜下心,沉住氣,以如履薄冰的心態,把好質量戰略的每一個環節。國內車企需先做強,再做大。寧可犧牲速度,也要確保質量。

  從更深的角度看,豐田“召回門”也讓我國汽車業看到了未來發展的“危”與“機”。縱覽世界汽車制造史,汽車企業不僅要面對競爭對手,還會遭遇金融戰爭、貿易戰爭等各種戰爭。如何控制好擴張的步伐和力度,車企需要在追求規模、成本控制和產品質量三者之間找到合理的平衡點,需要協調和解決好產能過剩與消費定量之間的矛盾。

  2010年,豐田在北美丟失的市場份額將很快由福特、通用等補上,后者極有可能借前者的失足,實現再次上位。當新一輪的競爭拉鋸戰出現之時,誰能沖破大制造的天花板,誰能解決產能過剩與需求定量的矛盾,或許才能笑到最后。

轉發此文至微博 我要評論

> 相關專題: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登錄名: 密碼: 快速注冊新用戶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電話:95105670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